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针对某企业产生的生物柴油加工废水,对比国内外同类废水处理工程经验,本污水处理工程采用"ASBR+SBR+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处理。经调试完成后本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COD、BOD5、NH3-N、TP、SS、油类等各类污染物指标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9%、99%、88%、95%、97%、83%。本污水处理工程处理水量为5 m~3/d,直接运行成本为41. 48元/m~3,可以为同类废水处理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邱迪  陈卓  李茜  范加良 《净水技术》2023,(1):107-114+145
针对综合产业园废水处理项目进水水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特点,以潜江某综合产业园废水处理项目为例,介绍了该工程的废水特性、废水处理工艺、主要设计参数和运行效果,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污水处理运行费用。污水经“水解酸化+AAO+混凝沉淀+臭氧-BAF”工艺处理后,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投资为4 826元/m3,设计工况下运行费用为1.399元/m3,实际低进水水质工况下的运行费用为0.755元/m3。相关经验可为排水企业种类较多、具有相似水质特征的综合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合流污水引起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对污水厂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为适应极端水体处理要求,采用絮凝-粉末活性炭-滤膜联用处理城镇合流制污水,考察该工艺对SS、COD、色度、NH3-N、TN、TP等处理效果及出水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絮凝-粉末活性炭-滤膜组合工艺系统对污水中SS、COD、NH3-N、TN、TP有较强的处理能力,SS、色度、COD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97.59%、70.5%、81.82%;NH3-N、TN平均去除率90%以上;TP平均去除率85%以上,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 3838-2002地表Ⅳ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地表III类水标准。此外,该系统对进水端污染物浓度出现较大波动变化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适应性,可在进水水质恶劣的情况下达标运行,处理范围广。该系统污水处理运行费用为0.906元/t,对于处理城镇合流制溢流污水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在风景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海水 《广东化工》2012,39(13):93-94
膜生物反应器(MBR)目前作为新型和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已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文章阐述了MBR工艺在庐山风景区老干所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合理地结构设计及运行参数设计,该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在风景区实现污水零排放,为风景区节能减排提供了可参考的工艺参数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福建福清市某施工临建区日排水量1500 m3/d,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1500 m3/d,深度处理水量290 m3/d。污水处理站二级处理采用A/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砂滤工艺。本文介绍了工程的特点、设计思路、设计参数及调试运行情况。一年的实际运行表明,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经济开发区综合废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预处理-气浮-水解酸化-A/A/O/A/O-磁混凝高效沉淀池-臭氧氧化-反硝化深床滤池为主体的组合工艺,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高效、稳定,出水CODCr、BOD5、NH3-N、TN、SS、TP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7%、93.3%、90.7%、82.1%、98.4%、95%,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农村污水乱排和污水水质难以达标的问题,采用两级A2/O+磁混凝工艺处理安徽省某村50t/d的生活污水。介绍了工程背景、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设备运行效果、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运行结果表明,进水量平均达到46.1 t/d,出水COD、氨氮、TN、TP、SS分别降低至36.8、4.2、12.5、0.21、3.3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8.6%、86.1%、71%、95.9%、97.9%,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总建设费用为154.9万元,运行成本为1.196元/m3。临近节假日会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变多、水质变差,但该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其中对TP和SS的去除效果尤为显著,并且出水保持相对稳定达标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CAST工艺的运行原理及对不同水量和水质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惠阳污水厂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可行,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COD、BOD5、TP去除率分别达到86%、93%、85%.  相似文献   

9.
以辽宁某氟化工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污水水质、水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物化预处理采用"粗格栅+调节池+细格栅+反应池+斜管初沉池"工艺,生化段处理采用"厌氧水解池+A/O池+平流二沉池"工艺,生化深度处理采用"生物滤池+臭氧消毒"工艺。对主要单元工艺进行了参数设计、工程特点及运行效果分析。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BOD_5、COD、SS、TN、TP、F~-含量满足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及GB 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去除率分别达到96%、92.9%、95%、52.0%、90%、96.7%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污水处理站为一体化地埋式钢砼结构,采用"AO+消毒"工艺,并配有低温等离子除臭系统,对住院病床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量9 m3/h。介绍了污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参数,分析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及运行成本,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对COD、BOD5、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80%、75%以上,出水水质达到GB 18466-2005中预处理标准及DB 31/425-2009要求;吨水电费为0.42元/m3,药剂费为0.15元/m3;该系统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吴翔  李岚 《贵州化工》2012,37(2):33-35
介绍了用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乙二醇生产废水的工程实例,综述了废水的来源及其水质、工程特点、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调试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废水处理效果好,COD、SS、NH,-N去除率分别达到93.1%、88.7%、98.4%。工程具有投资省,能耗低,工艺稳定、设备便于操作管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促使环保投资的增大,压缩了炼油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环保设施的节能降耗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某炼油厂采用"干化-焚烧"工艺处理含油污泥,该工艺成熟稳定,适合长周期运行,最大程度地实现减量和无害化,同时回收部分焚烧的热量作为干化单元的热源。结合该处理流程对设施能耗进行分析,提出两个节能降耗的措施。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设施单位能耗为14 180.67 MJ/t污泥(含水率80%),通过调整操作控制含油污泥的含水率,可以将单位能耗降低4.7个百分点;在长周期运行条件及环保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改造或停用烟气再热器(GGH),可以将单位能耗降低3.1个百分点;若两种方法相结合,理论上单位能耗可以降低至13 070.03 MJ/t污泥,减少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张春燕 《广东化工》2012,39(11):152-152,116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能源短缺日趋严重,作为高能耗产业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实施节能降耗已迫在眉睫。文章对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耗能点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从降低药耗,降低电耗,资源再利用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宏  杨思宇 《化工学报》2017,68(10):3860-3869
传统的煤制甲醇过程所需合成气的氢碳比为2.1左右,而煤气化粗合成气氢碳比仅为0.7左右,因此需要将部分合成气进行变换来调节氢碳比。然而,变换气与未变换气混合后使得CO2浓度降低,从而导致CO2捕集能耗增加。提出了一种低能耗捕集CO2煤基甲醇和电力联产过程。新联产过程中部分粗合成气首先经过变换,将CO转变为H2和CO2,CO2浓度提高,在此时进行CO2捕集可实现捕集能耗的降低。经CO2捕集后,得到富H2气体,富H2气体分流后与另一部分煤气化粗合成气混合调节甲醇合成的氢碳比。对新的过程进行了建模、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带CO2捕集的煤制甲醇和IGCC发电过程,新的联产过程的能量节约率可达到16.5%,CO2捕集能耗下降30.3%。  相似文献   

15.
水厂深度处理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能耗和运行成本可进一步降低。结合某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投加的臭氧发生浓度为6%~12%,预臭氧投加量为0.6 mg/L,后臭氧投加量为0.8 mg/L,水体余臭氧浓度小于0.2 mg/L,分析臭氧发生器的最佳经济运行工况点。结果表明,不同臭氧发生浓度,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在64%~70%。当臭氧发生浓度为9%时,液氧消耗和电能消耗之和最低,运行成本为11.31×10-3元/m3。对比最低臭氧浓度6%投加,运行年费用可节约29.89万元。对比实际生产投加臭氧浓度7%,运行年费可节约5.85万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煤矸石替代部分泥岩在带余热发电回转窑上煅烧水泥熟料的应用情况,及其煅烧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用煤矸石替代50%泥岩配料时,可以煅烧出优质水泥熟料;煤矸石含有一定热量,煅烧熟料时得到利用,从而降低了熟料煤耗3~4kg/t,提高余热发电量1kWh/t,实现了节能降本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醇胺法捕集CO2技术是一种较成熟的CO2捕集技术,具有吸收速度快、脱除效果好等显著优点,但其操作费用高、解吸能耗大。本文以降低醇胺法捕集烟气中CO2系统再生能耗为出发点,对常规醇胺法捕集CO2工艺统进行了节能优化研究。在常规工艺流程基础上引入压缩式热泵节能技术,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基于压缩式热泵技术的CO2捕集工艺流程模型。研究了压缩式热泵与机械蒸汽压缩回收(MVR)热泵、分流解吸、分布式换热、级间冷却4种节能工艺耦合,通过模拟计算与优化,结果说明了最佳节能工艺组合为“解吸塔压缩式热泵+贫液MVR热泵+分流解吸+级间冷却”耦合的CO2捕集工艺流程,当解吸塔顶气体分流比为0.25∶0.75、冷富液分流比为0.05∶0.95、级间冷却器位于吸收塔17块塔板位置、吸收塔输入冷量为-3.0GJ/h时,系统再生能耗最低,为2.533 GJ/tCO2,相比常规有机胺工艺(再生能耗4.204GJ/tCO2)节能率39.748%。  相似文献   

18.
余海静  康海彦  吴俊峰 《水处理技术》2012,38(8):122-123,127
某污水处理厂在节能降耗和精细化管理方面努力探索,并进行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实现了既保证达标满负荷安全进行,同时很大程度地减小了用电量,实现了污水处理的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1500 t/a环氧丙烷中试装置的能量利用水平,在建立了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PRO/II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的溶剂回收塔进行计算,并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再沸器加热蒸汽消耗量的影响。经中试装置验证,采用优化操作条件后实际蒸汽耗量可从10 t/tPO下降到9.4 t/tPO,降幅为6%。鉴于单塔节能的挖潜效果欠佳,本文设计了溶剂回收的双效精馏流程。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可使蒸汽消耗量从单塔优化后的9.27 t/tPO下降到5.68 t/tPO,节能率达到38.6%,为万吨级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中小型海水淡化系统节能降耗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斜盘柱塞式能量回收装置,并基于AMESim仿真分析软件构建了斜盘柱塞式能量回收装置的液压仿真模型及与之配套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流体计算模型,对斜盘柱塞式能量回收装置在海水淡化系统中的耦合运行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 表明:在装置高压进流压力为6.0 MPa,设计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