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以河68断块为例,通过采用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技术,为识别低级序断层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利用多井精细对比技术,确定了低级序断层断点;应用全三维解释技术,识别和组合了低级序断层;运用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确定了低级序断层的空间组合及走向;最后综合动态分析技术,进一步验证了低级序断层的合理性,从而实现了河68断块低级序断层的精确描述,并指导了剩余油分布研究。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河68断块沙二段细分层系井网调整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注采对应率及水驱控制程度大幅提高,采收率提高了1 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低序级断层在复杂断块中对油气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开发阶段搞清低序级断层对于完善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钻录测井、井间地震、三维地震及动静态等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进行低序级断层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探讨了适用于低序级断层的识别与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临盘地区复杂断块低序级断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临盘地区低序级断层的形成、分级以及剖面和平面上的形态入手,对该区低序级断层识别与描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力得指导了该区滚动勘探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文南油田近年来新增储量区块具有规模趋小、丰度趋低、油层趋深的明显态势,开展了复杂断块精细刻画研究,通过对文南油田低级序复杂断块精细描述研究,在理清文南油田二级断裂系统平面及剖面分布发育的基础上,研究文南油田低级序断层的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精细刻画低级序断层,搞清低级序复杂断块的油藏分布规律,指导低级序复杂断块油藏勘探开发工作,实现储量的增加和难动用储量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进入到后期,低序级断层的描述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低序级断层的主要存在着断层对比识别难度大、地震描述难度大、井斜数据存在问题、精细修正难度大等问题,致使复杂断裂系统的描述精度较低,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结合濮城油田濮45块沙三中油藏的特点,通过研究低序级断层形成机制,运用地震识别技术、井斜资料的甄别与校正技术及精细对比等技术,重构断裂系统,指导了油藏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N油田低级序断层对开发影响的研究,表明低级序断层对油井的产油能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此断块全封闭断层较为发育。对注水有明显的分割作用,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进而确定了剩余油挖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该项研究以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开发理论为指导,以低序级断层多属性体识别与组合技术、多靶定向井钻探技术等为支撑,以构造精细解释及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为主线,从分析断裂带特征、成藏机制和低序级断层识别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入手,针对复杂断鼻构造油藏开展油藏精细评价及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
纯化油田构造位置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纯化-草桥断鼻带西端,油田被一条近北西-南东方向的断层切割为纯东区和纯西区两部分。纯6块位于纯化油田纯东区的南部,沙四上段为主要含油层系,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的滩坝砂砂泥岩及碳酸盐岩沉积,是一套砂、泥、灰岩间互沉积的复杂地层,为构造-岩性油藏。通过井震结合和物探技术解释编绘出沙四上顶面构造新图,与原图相比断裂系统组合更合理。受大断层应力影响,区块内易形成次一级或低序级断层,区块原油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油藏内部的低序级断层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油气水的分布,在某些注水开发油藏中后期,低序级断层成为控制剩余油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低序级断层刻画不准确将严重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改善。本着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本文结合现场实践,从生产动态资料、地震资料及测压资料等介绍井间低序级断层的快速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腹部地区主要发育低序级断层,其解释一直是工作难点,在地震解释过程中如何识别低序级断层,由于不同的解释人员、地震资料及解释软件等因素,历来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利用相干等技术虽然提高了断层识别的精度,但解释效果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在本文中,我们运用并检验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断层自动追踪技术。我们用实际地震数据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的影响,并提高地震相干体中断层的连续性。本文研究表明,蚂蚁追踪技术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对断层识别的影响,有效提高断层解释的精度和完善细节。  相似文献   

11.
q10井区断裂复杂,多为低序级断层,常规断层解释技术识别难度大,在开发中,由于低序级断层识别、解释不准确造成开发的油水矛盾比较突出。蚂蚁体追踪技术可较好地识别描述该类低序级断块,主要包括地震资料预处理、边缘检测、边缘增强、断层提取4个过程。在q10井区,应用蚂蚁体追踪技术选取了合适的计算参数,得到了断层痕迹清晰的蚂蚁追踪属性体,有效地指导了该区低序级断层的平面及剖面解释。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序级断层下的地震资料品质下降、分辨率低、信噪比低等特点,本文展开对分频蚂蚁追踪技术在低序级断层中的应用研究。在常规蚂蚁追踪的原理基础上,借助反褶积广义S变换与小波变换分析技术,提出了基于反褶积广义S的分频蚂蚁追踪断裂系统解释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分频地震数据的分析、处理,单频蚂蚁体的提取、解释,分频蚂蚁追踪数据的融合与解释。利用此技术对X25地区低序级裂缝进行了检测。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反褶积广义S变换的分频融合蚂蚁数据体比起常规蚂蚁属性体,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与假裂缝信息的影响,提高了裂缝检测的清晰度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低序级断层分割了含油断块并使含油断块的油水关系复杂化,因此对其准确地识别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低序级断层和高序级断层之间成因关系和断裂展布模式,建立了相应的预测地质模型,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干技术和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分频段识别各序级断裂格架,并结合地震反射特征,最终精确识别低序级断层.为解决前期开发疑难问题和下步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明确地指导.  相似文献   

14.
ZW油田微构造特征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ZW油田主力油层微构造研究,总结含油目的层微构造特征及其主要类型,在区域构造控制下,受沉积环境、差异压实作用、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正向(小高点、小鼻状等)、负向(低点、凹槽等)、斜面微构造特征。利用地震精细解释及低序级小断层的识别技术研究目的层存在的微构造高点,利用微构造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低序级小断层对微构造形成的重要影响,为高含水油田后期挖潜剩余油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调研,阐述了断层封闭性的概念,总结了岩性封闭、物性封闭、成岩封闭、压力封闭四种断层封闭机理;断层的埋深、断层的力学性质、产状、构造应力大小和方向、断层带内充填物质、断层组合形式、断面应力、断层带内部结构、异常高压、断层活动性、断层活动时间与油气充注时间、岩性配置等1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勘探的不断深入,准确识别低序级断层对于提高老油田滚动勘探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包括水平切片分析、相干分析、常规地震剖面叠合处理等技术,为老油田高效滚动勘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地震资料在油田开发地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尤其是落实开发区块构造特征。高精度小面元三维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剖面上断点清晰,低序级断层、微幅度构造等反射特征清楚。与开发区块内完钻井资料及动态生产资料结合,能更好的反映区块低序级断层及微幅度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8.
无碱二元驱在J16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跟踪调控研究过程中,试验区主体部位存在受效不均情况,一些井点甚至难以见到化学剂,直接影响二元驱整体开发效果,精细地质体刻画是二元驱取得明显效果的重要保证。针对该块多期砂体叠置、砂体间连通关系复杂、井间低级序小断层发育的状况,亟需基于目标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VSP测试,开展多期叠置砂体地震地质一体化精细描述,有效识别低级序小断层的空间展布情况,精细落实井间砂体连通关系,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个别不见效井组二元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南阳凹陷魏岗周缘断裂系统复杂,构造破碎,低序级断层识别难度大,断层组合具有多解性,导致构造圈闭难以落实。笔者在地震解释过程中不断学习并总结出来一套实用的断层解释技术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于研究区复杂圈闭的识别进行精细地震解释。利用该方法在魏岗周缘识别的圈闭中优选了3个有利圈闭进行钻探,均取得较好的钻探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卫古构造结合部由于伴生小断层及其发育,断层切割关系复杂,造成对微构造识别上的困难,正确识别低序级断层及正向微构造对于该区复杂断块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RFT、HDT等资料的综合应用,在构造结合部精确识别了影响油气聚集的小断层和正向微构造。在卫城-古云集环洼带沙一下识别了一个低幅度构造,富集油气,油气饱和度高,为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利用构造精细研究刻画了潜在的小断层,并结合动态资料证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