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是当今物探技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的处理方法就是实现高分辨率勘探的技术之一。首先对噪声记录作了不同频段的滤波与分析,在掌握了噪声的动态变化性、全频性和同相性的基础上,进而阐明了地震勘探中常见的高频背景噪声、低频面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的实质。文中对于如何压制上述各种干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套以信噪分离、分时静校正、相关排序及分频去噪叠加等技术为特点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苏北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盆地火成岩的侵入造成屏蔽效应,所产生的多次波给下伏深层弱反射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地震勘探分辨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分析了该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和处理的技术难点,给出了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组合多次波衰减、叠前串联反褶积、精细速度分析与多次剩余静校正及叠后子波处理等处理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成果剖面上,各反射层位的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与老剖面相比,利用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在分辨率、信噪比、波形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反演解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水平叠加的作用是压制随机噪声和消除多次波,但伴随的缺点是降低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且模糊了振幅特征。为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振幅保真,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然而,这些拟合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如在提高信噪比方面的能力较弱等。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讨论了时频域零炮检距拟合方法的特点及在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叠前消除各种线性干扰和多次波的必要性。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只要在叠前做好去噪工作,应用时频域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有利于改善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振幅保真。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影响高分辨率处理的主要环节的基础上,探讨了高分辨率处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振幅恢复、组合反褶积和多次剩余静校正等处理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成果剖面上,各反射层位的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与老剖面相比,利用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在分辨率、信噪比、波形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表明这套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匹配滤波法在大炮检距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邬达理 《石油物探》2004,43(6):599-601
在进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时.长排列资料往往会出现大炮检距的波组低频化现象.使得地震剂面的分辨率降低。提高分辨率是目前高分辨率处理中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提出了匹配滤波法处理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主要处理步骤,并利用数学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了匹配滤波法处理和常规处理的对比.处理结果表明.匹配滤渡法有效地提高了分辨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F—K滤波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手段,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7.
去噪技术在新疆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 ,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 ,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ZMU L T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 ,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阶段 ,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 ,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 ,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8.
叠前干扰分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虽然叠后去噪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人们把研究重点转向叠前去噪。目前噪前去噪技术方法不少,而最实用的仍然是单道滤波。本文提出的干扰分流技术,能实现面波,声波,不正常道,野值等干扰的理想分流,保护了低频有效成分,改善了其它频率成分的信噪比,而且计算量小,与单道滤波相当。  相似文献   

9.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油田勘探储层解释对地震资料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手段已难以适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需要。为此,针对原始资料的特点,探讨了高分辨率处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研究出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振幅保真、反褶积和剩余静校正处理等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大庆油田三维地震区块的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成果剖面中各反射层位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断层走向清晰,断点干脆,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该实验区的解释成果也表明,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流程设计正确、合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 ,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 ,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F -K滤波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 ,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手段 ,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 ,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 ,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深海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琼东南深海三维地震资料为例,全面分析深海地震资料特点,深入分析深海干扰波的类型和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波,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开展针对深海地震资料叠前去噪处理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深海地震多次波压制、水鸟干扰压制、涌浪干扰和异常振幅压制等处理方法,总结出针对深海地震资料的叠前去噪技术,为今后的深海地震资料处理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舞阳凹陷原始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出一套适合特点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了叠前地震资料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处理,压缩子波展宽有效波频谱,高精度同相叠加,叠后f-x域信号方向约束去噪等处理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处理及地质效果,最终处理结果有较好的波组特征,继面清楚,断点可靠,在地震解释构造图上,继层的分辨率增高,继裂展布更符合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13.
徐颖  刘晨  吕秋玲  邵文潮  徐春梅  穆洁 《石油物探》2015,(2):172-179,196
塔中地区主要目的层是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地表沙丘起伏大、沙层松散,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干扰波复杂,导致目的层地震资料信噪比非常低。沙丘所产生的噪声不仅使有效波特征受到影响,而且使面波等相干噪声的规律性遭到破坏,从而增加了去噪处理的难度。为了在保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压制干扰波、提高塔中奥陶系目的层资料信噪比,基于多年沙漠区地震资料处理所取得的经验与认识,通过对塔中地区地震资料干扰波成因、类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根据噪声类型、能量强弱、频带范围及其在不同域中所表现的特征,分类、分步、分频、分域、分时窗、分区的六分法多域组合去噪技术思路与处理流程。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多域组合去噪技术能明显提高奥陶系内幕反射的信噪比以及小断点、碳酸盐岩内部异常或"串珠"状反射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14.
在地震数据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处理中,高信噪比是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前提。因此,选择有效的去噪方法是提高资料品质的关键。以松南东岭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为基础,主要采用CGGVeritas5000处理软件中的FDNAT模块分频压制高能噪音,TDNFK模块压制低频面波,RAMUR模块压制多次折射波。通过去噪处理,资料信噪比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刘麟 《江汉石油科技》2007,17(2):16-19,30
江汉盆地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复杂,导致在地震资料上出现各种噪音干扰。通过对江汉ZJ地区二雏原始地震资料噪声特点的分析,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工业干扰等噪声,利用GRISYS系统去噪方法,对叠前和叠后资料进行处理,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阶段,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当参数选择不恰当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几种叠前去噪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叠前去噪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重要步骤。由于各种规划干扰或同噪声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必须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西方综合利用f-x域最小拟合法,波场延拓法,分频定向滤波法及CT变换等叠前去噪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折射波,直达波,面波和声波等随机干扰及规则干扰,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形方法的地震子波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常规自相关子波求取方法假设反射系数功率谱为白噪谱,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的地震子波功率谱估计方法,可突破反射系数功率谱为白噪的假设约束,适应反射系数序列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地震资料处理。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分形技术应用于复赛谱求解地震子波的方法中,可适应非白噪随机反射系数序列地震记录的子波求取。用基于分形技术的复赛谱法求取的子波对地震记录进行反褶积处理,分辨率明显高于自相关子波求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油气勘探中,接收到的地震信号包含有效信号和噪声干扰,即要求从强噪声背景中提取出微弱有效信号,去除干扰信号.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具有多分辨和适应时变信号处理的特性,能将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各尺度上分解所得的小波变换系数代表原信号在不同分辨率上的信息,根据时频分析结果进行去噪处理,试验显示局部特征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于是针对地震数据及其噪声干扰的特点,利用二维小波变换技术易于分离有效信号和噪声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对消除面波干扰及其他规则干扰效果很明显,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有效改善了地震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小波包分析与奇异值分解(SVD)叠前去噪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小波分析多用于去除面波,奇异值分解多用于去除相干干扰,而对于强相干干扰和面波共存的地震记录,仅使用单一去噪方法难以奏效。为此本文将小波包分析与奇异值分解结合起来,就可以解决单一去噪方法难以解决的去噪问题。此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进行分频处理,然后在分频的记录中,用自动追踪同相轴的方法找出相干干扰和面波同相轴的方向,再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恢复相干干扰和面波的波场,最后将其从原始地震记录中减去,即可获得去噪后的地震记录。通过对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该计算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大部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浅、中、深层资料信噪比极低,面波、脉冲等干扰严重,在记录上几乎看不到有效反射信息,猝发脉冲噪声现象严重,三维地震资料束线多、变观现象严重。另外,地震资料多次波不发育,给处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采用FOCUS及GRISYS两套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进行叠前去噪、DMO叠加去噪、叠前F-X域预滤波、反褶积试验、三维RNA技术提高剖面信噪比以及PR分裂一步法偏移等处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