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负荷建模中的负荷调查统计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梅  杨少兵 《电网技术》2007,31(4):65-68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介绍了对变电站-负荷节点的模糊分类(分组)过程。首先选取反映负荷特征的定类指标并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数据的来源及调查对象,然后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最后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利用调查统计结果对变电站-负荷节点进行分类。将调查数据应用于区域电网负荷建模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华北电网综合负荷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华北全网220kV变电站进行了负荷特性普查和分类,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变电站进行了详细的负荷调查,采用统计综合法建立了考虑配电网络的各典型变电站的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将建模结果推广应用到华北全网,并对采用统计综合法建立的SLM对华北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东北电网负荷模型的分类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为了建立东北电网负荷模型参数库,须选择有代表性的负荷节点布设负荷特性测量装置。文中采用模糊聚类的数学方法,对变电站(负荷节点)分类,最终将东北电网中234个变电站分为7类,在每一类中选择一个变电站安装负荷特性测量装置,由测量数据得到相应的负荷模型,并对同类未布测点的变电站采用相同的负荷模型,从而解决了大电网中负荷节点数目巨大、难以逐一测辨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陕西电网负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陕西电网负荷特性的调研收集资料方案.依照该方案对陕西电网330 kV变电站供电负荷的大小、类别及各类负荷的构成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统计和分析.由此确定各类供电负荷的典型330 kV变电站并对其进行负荷构成的定性分析,得出陕西电网负荷的基本特性,并对陕西电网计算用负荷模型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中,综合负荷模型的感应电动机和恒定阻抗的比例对仿真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统计综合法负荷建模的思路,对湖南电网负荷特性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统计,在负荷特性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处理的方法得出了湖南电网48个220kV变电站3种不同运行方式的感应电动机负荷和恒定阻抗负荷的实际比例,该结论对于电力系统的仿真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出的基于实际电网的统计综合调研方法对其他电网的建模工作具有推广应用和指导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统计综合法负荷建模必须以典型用户用电设备构成情况的调查统计为基础。结合电网实际建模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调查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等价关系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两种模糊聚类法对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精选出行业典型用户,从而为研究各行业的综合负荷特性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给出了纺织行业用户精选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统计综合法负荷建模中的行业用户精选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统计综合法负荷建模必须以典型用户用电设备构成情况的调查统计为基础。结合电网实际建模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调查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等价关系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两种模糊聚类法对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精选出行业典型用户,从而为研究各行业的综合负荷特性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给出了纺织行业用户精选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中的负荷分类是一项重要工作.文中分析各典型变电站日负荷曲线,从中选取用于变电站负荷分类的特征数据.针对聚类过程中无法判断聚类类别数的合理性以及缺乏检验方法判断模糊聚类结果有效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蒙特卡洛T方统计检验的模糊聚类方法,以指导聚类过程、检验聚类结果.最后运用以上方法对某省网72座220 kV...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在电力负荷建模中,统计综合法建模是以典型用户的选取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变电站综合负荷的构成以及用户设备容量比例,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两种方法,并对某市工业典型用户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聚类分析能够克服模糊C均值聚类法中主观差异性对分类的影响,概念更为清晰,聚类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提出对变电站负荷模型参数进行分时段修正的方法。首先通过定性分析不同类型特征参数提取综合负荷特性的能力,指出为分时段修正模型参数,可采用功率空间作为描述负荷曲线的特征参数;其次以典型的变电站聚类中心和行业综合日负荷曲线为基础,采用超标加权法求取一天内不同日负荷时段各特征参数权值;然后建立变电站实测日负荷数据对应的各日负荷时段单因素评判集,结合相应时段特征参数权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到该变电站在不同时段所对应的实时行业负荷构成比例;最后结合其他途径获得的行业典型模型参数实现变电站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的分时段修正。论文以综合负荷的动态负荷比例为例,将分段修正所得结果与基于全天日负荷曲线及统计综合法所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日负荷曲线的负荷分类和综合建模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针对广域电力系统中负荷节点面广量大的困难,提出了基于日负荷曲线的、将统计综合法与总体测辨法相结合的电力负荷综合建模思路。首先通过对全网所有220 kV(或110 kV)负荷节点典型日负荷曲线进行构成分析,得出各负荷节点中行业用电构成的负荷比例;然后采用谱系数平均距离聚类分析法对全网负荷节点进行分类;再根据分类结果和少量负荷节点的实测参数,推广获得所有节点的负荷模型参数。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河南电网和福建电网,结果表明新方法简单实用、效果良好,为广域电力系统的负荷建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黎静华  叶柳 《电力建设》2014,35(9):7-12
针对目前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等负荷建模方法存在数据需求量大,难以反映负荷时变性或辨识速度慢、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出线的变电站综合负荷建模方法。该方法从变电站出线入手,首先建立出线负荷模型,进而对变电站整体建模,得到含静态负荷、动态负荷、配电网及电容补偿的出线-综合负荷模型。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较总体测辨法,辨识速度和精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综合负荷特性的数理统计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网综合变电站的数目的日益增加,电网必须动态调整综合变电站的负荷特性分类结果.针对不断新增和变化的变电站的负荷特征数据,提出了基于数理统计的综合负荷特性多总体距离判别法,该方法以马氏距离作为多总体距离判别依据,以误判率来检验判别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某电网已知的实际变电站负荷特性,对待判别的变电站进行总体距离判别,得出...  相似文献   

14.
模糊聚类在负荷实测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黄梅  贺仁睦  杨少兵 《电网技术》2006,30(14):49-52
提出应用模糊聚类理论解决区域电网中上百个变电站的分类问题。在区域电网通过总体测辨法进行综合负荷建模时,应用模糊聚类理论对负荷节点一变电站进行分类,从中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变电站作为实测负荷特性的测点。利用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传递闭包法对东北电网234个220 kV变电站进行了模糊分类,论证了应用模糊聚类完成变电站分类的步骤,结果表明,在利用界限不明确的负荷类型作为变电站分类特征方面,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理统计原理,根据皮尔逊的概率密度曲线提出了以电力负荷为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计算方法。利用实测资料的分配特性选配理论曲线,从而计算出平均负荷、最大负荷以及任意负荷的概率,为发电厂及变电站的设计、运行、调度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多个变电所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小电网在负荷低谷时段谐波电压的一些特征,并对影响变压器谐波电流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负荷包含多种用户负荷,其特性非常复杂,选择单一的日负荷曲线或是用户构成比例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可能忽略其他因素并导致聚类结果不够全面。由此提出了同时考虑变电站日负荷曲线与变电站用户构成的多元聚类模型。为求解该模型,首先对日负荷曲线数据采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然后,提出一种两阶段聚类修正算法,用于依照变电站用户构成数据修正日负荷曲线聚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所得的聚类结果准确度高,可降低聚类结果跌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且所得结果能明确体现各个变电站在日负荷曲线上及用户构成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统计信息与实际测辨数据相结合的电力系统负荷建模思想在实践中可行的路线是以变电站聚类,并从中选择典型变电站安装负荷特性记录装置为核心的方法。在简述传统基于聚类分析的位置选择方法基础上,指出在位置选择中应重视各类负荷的特性差异对位置选择的影响,提出一个以静态指数负荷模型的特征量进行聚类分析的负荷测辨装置位置选择新方法。针对某地区电网的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