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三峡工程大江和围堰施工历经长江枯水期和汛期,对水情预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长江来水主要靠大气降雨,因此,开展坝址以上流域降雨预报研究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汛期降水预报方案和枯水期预报方案,短期和中期暴雨预报。对1994、1995年0 ̄24h24 ̄48h预报的准确率分别为34%、31%。1996年汛期三峡西段,东段24h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46%、35%。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填补了三峡区间中期暴雨预报的  相似文献   

2.
水库的优化调度运行需要依赖预报准确率高、预见期长的径流预报结果。现有的柘溪水库流域径流预报系统由于未考虑水库流域未来时段的降水过程,径流预报的预见期和准确率无法满足汛期优化调度的要求。为此,在分析柘溪水库流域的水文和气候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数值预报模式和水文模型的耦合预报框架,设计了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柘溪水库流域径流预报系统架构,阐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与逻辑结构。通过系统的应用,可为提高汛期洪水的利用率、减少弃水、提高发电和防洪效益提供重要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大型水电工程水情保障工作需求,有必要深入探索并开展面向水电工程的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服务工作.通过对金沙江流域旱涝趋势的主要影响气候因子特征和背景分析,基于金沙江流域气候特征和溪洛渡等水库建设对长期水文预报的需求,建立了一个金沙江流域汛期旱涝趋势的概念性预测模型,并结合其他数学、物理统计模型,综合应用于金沙江梯级(溪洛渡、向家坝等)水电工程汛期长期水情预报,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特殊的河势和复杂的气候条件 ,造成黄河内蒙古段的凌灾时有发生 ,做好黄河凌汛期的水文情报预报工作非常重要。对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在历史防凌中所起作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奇异谱-熵谱方法对潼关水文站1986年以来汛期月径流序列进行了周期分析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潼关站汛期月径流变化存在4~5年的周期.对2004~2007年汛期月径流进行的试预报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汛期月径流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可以作为汛期径流预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三门峡水库入库非汛期径流总量预报是黄河水量年度分配和三门峡,小浪底两水库防凌和水量调度的重要依据。在分析黄河三门峡水库入库非汛期径流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龙门,华县,潼关等站非汛期径流总量预报模型,并将预报模型应用于近几年的实际作用预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漳河流域洪水预报方法、预报分区和预报方案,并对2013年汛期两场洪水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提高洪水预报精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春季,哲盟中部十年九旱。合理地利用好西拉木伦河春汛期径流量,对春耕生产意义很大。本文通过分析西拉木伦河春汛期径流特点、影响因素,提出了精度较高的台河口春汛径流预报方法。1西拉木伦河春汛期径流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1.1春汛期径流特点西拉木伦河末端建有台河口水利枢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是海河流域最大的滞洪洼淀,面积达390 km2 ,对防汛具有重要作用。1996 年8 月海河流域出现大洪水,为了防洪的需要,对大清河南支白洋淀的入流、出流及淀水位进行分析预报。在预报过程中根据流域内水文站本次洪水的实测资料,对计算的净雨深进行了修正。在作白洋淀入流预报时,考虑到北方的气候特点及河流常处于干涸和半干涸状态,每遇汛期洪水、特别是第一次洪水时,河道输水损失量较大的特点,用模拟法和分析法对河道输水损失量进行了预测。经调洪演算,推算的白洋淀出流量和淀水位过程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相对湿度的预报对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及金属构件安装等具有重要使用价值。通过分析三峡坝区相对湿度的气候特征,运用气团平移辅以数值预报产品订正的方法,解决了露点温度的预报问题;进而运用马格努期经验公式,建立了相对湿度与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连续大洪水年机理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江流域大洪水预报问题,以提高预报可信度、减少误报为目标,依据可公度理论方法,基于长江流域长期历史大洪水资料,综合考虑天文因素、气候特征和局地自然地理特征等因素,采用三元、五元可公度法模型进行预测并对成果进行验证,结合太阳黑子和月球赤纬角等天文因素活动规律进行相关分析与论证,预测长江流域未来洪水年份、连续性、分布区域和洪水量级,并给出相似洪水年份。综合预报成果为:(1)预测2018年长江中下游发生大洪水,赣江、鄂西、长江中下游鄂皖将发生洪水,九江段洪水风险较高;预测2019年长江发生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发生大水的概率较高。(2)预测2018年长江下游大通站流量为72 000 m~3/s,相似年为1999年;预测2019年长江下游大通站流量为72 000 m~3/s,相似年为1995年。研究成果可以为长江流域水文情势分析和大洪水预测提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晶  邢文慧  许银山 《人民长江》2018,49(22):83-87
高寒区产汇流规律复杂,且水文实测资料稀缺,给流域径流分析带来诸多挑战。以宗通卡坝址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水文比拟法,依据干流上下游水文站资料,推求坝址1960~2009年月径流系列。同时基于全球气象数据产品,考虑融雪径流的影响,构建了适用于该流域的HBV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坝址1960~2009年月径流系列。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径流成果,分析其异同,认为HBV模型可用于高寒区径流模拟。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介绍了系统模型基本原理以及率定参数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沙市、螺山、汉口3个长江干流控制断面和主要支流控制站的历史实测资料,应用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模拟预报长江洪水过程,选取发生大洪水的1981,1982,1983,1995年和1996年汛期资料作为率定期资料,以1998年资料作为检验期资料,计算结果得到了较高的精度,模型效率系数超过97%,洪量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1995年6~7月的长江中下游洪水,造成洞庭湖、鄱阳湖地区洪水位接近和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中下游干流自石首以下全线起警戒水位,大通站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二位大洪水。承担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控制站测报预报的长委水文局在防汛抢险抗灾的关键时刻,做到“顶得住、测得到、报得出、报得准”,为各级防汛部门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充分发挥了“耳目”和“参谋”的作用。但通过这次大洪水,也暴露出洪水测报预报方面仍面临不少困难,文章提出了加速长江水情工作现代化进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Accurate and reliable flood forecast is crucial for efficient real-time river management, including flood control, flood warning, reservoir operation and river reg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stimate of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forecasting system and to reduce the errors in the forecast period a data assimilation procedure was often need. The Kalman filter was proven to be an efficient method to adjust real-time flood series and improve the initial conditions before the forecast. A new model integrating the hydraulic model with the Kalman filter for real-time correction of flood forecast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the Three Gorges interzone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method was calibrated and verified against the observed flood stage and discharge during Three Gorges Dam construction periods (2004).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model incorporates an accurate and fast updating technique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lood forecast.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月长江上游控制站寸滩站出现198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64 900 m3/s,是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的最大洪水。寸滩水文站是三峡水库的入库站,其洪水预报的时效性和精度直接影响三峡水库调度运用,长江中下游及重庆市的防汛。影响寸滩水文站洪水水位流量预报的因素较多,既受上游各干支流大江河来水组成的影响,也受下游三峡水库回水顶托的影响。在认真分析影响寸滩站洪水流量的各种因素,及时掌握水雨情资料的条件下,2010年寸滩洪水预报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对2010年寸滩的洪水预报进行分析,为以后的洪水预报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长江防汛和三峡水库调度。  相似文献   

17.
张俊  陈力 《人民长江》2017,48(4):13-15
通过分析2016长江第1号洪水的水雨情发展、洪水组成、水情预报、调度还原计算成果等,解析了该场洪水的暴雨洪水特性、预报对调度的支撑作用以及三峡水库调度对城陵矶河段水位的影响。分析表明:金沙江、乌江来水对第1号洪水起筑底作用,三峡区间洪水则为该场洪水造峰,三者最大1d洪量占三峡入库来水比率分别达26.1%,15.6%,38.1%;第1号洪水期间,水情预报为调度决策提供了长预见期、较高精度的前提支撑,78,54,30,6 h预见期的三峡入库洪峰预报误差分别仅为-20.0%,-10.0%,-4.0%,0;三峡水库在第1号洪水期间通过防洪调度将入库洪峰流量削峰38%,最大拦蓄洪量约29亿m3,削减莲花塘站洪峰水位0.39 m左右,避免了城陵矶河段出现超保证水位。  相似文献   

18.
陈敏  史光前 《中国水利》2006,(19):47-49
中澳合作长江防洪及管理项目系澳大利亚援助项目,是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赠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在长江上中游示范性地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洪水管理系统。通过近5年中澳双方专家的合作,成功开发出长江上中游综合洪水管理系统,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和预见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长江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长江洪水预报一直采取手工作业方式,为了提高洪水预报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长委水文局预报处与其他单位共同研制出长江中下游洪水联机实时预报系统,于1995年投入运用。该系统由预报作业、水情检索和系统管理三部分构成,融合了先进实用的模型理论、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专家经验。实际运用中,采用预报实时校正的方法,由预报员对预报值进行比较分析后确认。系统试用结果表明:由于将计算机系统与预报员作业连为一体,提高了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将实时跟踪能力强的CRFPDP模型投入作业运行,提供了分析预报结果合理性的有力工具;利用预报员的经验,注重对模型预报值的可靠性和可能的偏差方面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针对系统数据库管理问题,提出了研制新的洪水预报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线性扰动模型在长江中下游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4年引进的线性扰动模型对于洪水涨落缓慢的长江中下游进行了洪水连续预报的研究,并以1991年为例,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口站、大通站和南京站作出洪水连续预报,检验结果表明,从峰、量方面误差均达到《规范》要求。如利用上游站的预报值直接作为下游站输入系列,将增加预见期,且在处理模型中的参数方面,优化容易、主观性少,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