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采用反向法测量接地极接地电阻时,电压极在任何位置,都无法补偿电流极在接地极上产生的负电位,并且由于电压极也不可能布置在零电位面,而使接地电阻测量值偏低。采用反向修正系数对反向法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从而使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反向修正系数法可有效地消除垂直分层土壤对接地电阻测量的影响;但对于水平双层土壤,在下层土壤电阻率较高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2.
(6)在同一用电范围,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应有明显区别,以防止互相插错。 3.答:检查周期为 (1)变、配电所接地装置每年检查一次,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2)车间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每两年检查一次,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3)防雷接地装置每年雨季前检查一次;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每五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4)手持电动工具的接零线或接地线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5)有腐蚀性的土壤内的接地装置每五年局部挖开检查一次。 检查内容为 (1)检查各部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有无脱焊以及有无严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接地体周围的电压降和电位分布,阐述了接地电阻测量过程中采用缩短布线距离的方法和大型接地网内部采用短线测量的方法,探讨了辅助接地极与零电位区域的位置关系,分析了辅助接地极位置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提出接地电阻测试应严格遵循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中布线距离的要求,以提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正确估算接地网接地导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可有效减少接地网接地材料设计环节出现的“过保护”和“欠保护”现象发生,并对合理选择接地网的型式、导体规格及材料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接地材料与土壤的接触电阻和接触面积的线性关系出发,采用同心布置的半球形接地极和回流极,对以往方法进行改进,包括接地极电阻、接地极-土壤接触电阻和土壤电阻的线性关系,研究接地材料与土壤之间接触电阻的测定方法,建立同心布置的半球形试验平台。利用试验平台测量了硬体和软体两种类型接地材料在不同土壤环境下的土壤接触电阻,并针对热镀锌钢和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颗粒度的增加,接地极与土壤的接触电阻增大,石墨基柔性接地极在各种土壤环境中与土壤的接触电阻都比热镀锌钢接地极低。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若能保持较低的电阻值对防止雷击事故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山区及高土壤电阻率地带想获得较低的接地电阻,通常要使用多根放射状的连续接地带。但这样做,消耗钢材较多,而且在个别地方由于土壤与接地带的接触电阻很大,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每年的损失比较大,我局每年用在接地电阻改进上耗用的  相似文献   

6.
在冻土地区,土壤电阻率容易出现变化,直接影响接地电阻的大小。为此需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冻土地区的接地电阻。同时对输电铁塔接地电阻进行监测及测量,是监测冻土地区输电铁塔运行状态的关键手段,能保障输电铁塔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提高输电铁塔接地电阻测量的效率及准确度,介绍了输电铁塔接地电阻变频测量技术,并开发了变频测量装置。应用结果表明该变频测量装置能提高输电铁塔接地电阻测量的便利性,更好地实现对输电铁塔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双钳法测量接地电阻时,接地极数量和接地极腐蚀对测量结果造成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HGA)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在接地电阻等效模型基础上构建接地方程组,利用遗传算法和梯度下降法优化目标函数,根据测量数据R_m求解接地电阻等效模型,实现对接地电阻的测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接地电阻最大误差为1.76%,在接地极腐蚀,接地回路不可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接地极电阻的测量精度,基本解决双钳法测量接地电阻受接地极数量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双层土壤中接地极接地电阻的测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鲁志伟 《电网技术》1998,22(5):57-58,63
土壤电阻率均匀情况下,将电位极布置在接地极和电流极连线的中点处(即零位面处)时,接地电阻的测量值会偏低10%左右,若采用0.618法,则可较准确地测得接地电阻;在双层土壤中,若将电位极在零位面,接地电阻的测量值有时可能偏低30%以上,而此时即使采用0.618法,接地电阻的测量值也可能偏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9.
接地电阻是接地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提出了考虑钢筋水泥层电阻率时,盾构接地系统(基于盾构结构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基于半球形接地极,给出计算双层土壤介质时等效电阻率的方法,并将该方法推广到盾构接地系统,计算钢筋水泥层和土壤双层介质的等效电阻率,从而采用已经被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求解盾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同时采用三极法测量北京市岳各庄220k V电缆隧道盾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测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值偏小,与测量值相对误差在10%~32%之间,可用于计算盾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  相似文献   

10.
接地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辉 《电气时代》2001,(12):41-42
接地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静电接地和隔离接地。 接地装置的组成 接地体分为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接地装置能否符合要求,主要指标就是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指的是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电阻、接地体电阻的总和。它又分为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两种。接地电阻的大小主要由土壤电阻率、接地体尺寸、形状、埋入深度、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情况决定。由于接地线与接地体的电阻相对较小,可认为接地电阻主要是指接地体的流散  相似文献   

11.
接地网是维护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措施。文章阐述了变电站土壤电阻率偏高、无具体勘探测量、测量值不可信、讯息工期不细致等接地网电阻偏高的原因,提出了引外接地、深井接地、放置电角电极、换地等降低接地电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等都应该接地,而接地网的合格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防雷的效果,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也应放在变电站设计的重要位置。接地电阻的定义接地电阻实质上是电流经地面某点流向地下某确定点之间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来的一个物理量,定义为接地极与电位为零的远方接地极之间  相似文献   

13.
翟玉川 《供用电》1996,13(6):36-37
1 问题的提出部颁《电力设备接地设计规程(SJ8—79)》第9条规定:“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即接零.”同条还规定:“如用电设备较少、分散,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技术对输电杆塔的防雷诊断只是以测量接地电阻为基础,这种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大。根据规程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及隐蔽泄流地网测量的输电杆塔防雷技术。文中接地电阻测量主要基于直线三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测量则基于四极法测量,隐蔽泄流地网测量主要通过测量输电杆塔与地网隐蔽导通时两端电流的方式监测。关于接触电阻以及土壤电阻率,通过季节系数修正方式提高准确度。实践表明:基于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及其隐蔽泄流地网测量技术能够精确测量,利于输电杆塔选择合适的防雷技术。  相似文献   

15.
爆破接地技术在地网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变电站接地系统是保证设备与人身安全 ,维护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 ,而地处土壤电阻率高的一些变电站 ,接地电阻很难达到标准要求。按文中介绍的接地系统数值设计流程 :先测量视在土壤电阻率 ,分析得到变电站站址的土壤分层模型 ,采用CDEGS数值计算软件进行分析设计。施工时垂直接地极深孔采用爆破接地技术 ,压力灌注低电阻率材料。施工完成后测量得到的接地电阻与设计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深井接地极因占地面积小,选址容易的优点,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由于单根深井接地极最大对角线距离不到1 m,明显不宜直接采用规程推荐的5倍对角线距离人工布线测量接地电阻。为此,文中建立了直流深井接地极模型,仿真计算了其接地电阻和地表电位分布,基于之提出了电流极距离要求;建立了深井接地极注流、电流极回流的模型,研究了接地电阻测量过程中深井接地极和电流极共同作用下的地表电位分布规律;结合深井接地极接地电阻的仿真计算值,分析获得了电压极的布置要求。改变电流极和电压极的位置,研究了测量误差与布线距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深井接地极接地电阻测量的电流极和电压极布置方案。采用研究获得的方案对深井接地极接地电阻进行了实测,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分析了深井接地极与水平及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测量的异同,为类似深井接地极接地电阻测量以及相关标准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补偿法测2层土壤中接地网接地电阻的修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用补偿法测量两层土壤中接地网接地电阻产生的误差 ,研究了测量误差与土壤反射系数及土壤厚度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在测量两层不均匀土壤中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时准确地插入电压极可提高补偿法测量不均匀土壤接地电阻准确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和特点.在220 kV芦江变电所接地改造工程中,利用CDEGS接地分析软件,分别基于高密度电法测量所得分层土壤模型和四极法测量所得均匀土壤模型,对芦江变接地改造前后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高密度电法得到的分层土壤模型仿真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而基于四极法的均匀土壤模型仿真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验证了高密度电法测量得到的分层土壤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一、接地电阻的测量众所周知,接地电阻是由接地金属体的电阻 R_1,金属体与土壤间的接触电阻 R_2及电流通过大地所具有的电阻 R_3所组成。由于 R_1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R_2与金属体和土壤间的接触是否良好有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是不能忽略的。R_3取决于电流流经途径的大地电阻率及其通过的截面,它是接地电阻的主要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垂直分层土壤中,测量接地极接地电阻的测量电极布极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繁复的计算机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