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rBS-WC霍乱疫苗的动物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BS与WC联合免疫比单纯免疫效果好;小鼠或家兔的免疫间隔适当缩短未见影响免疫保护力;小鼠一次大剂量口服疫苗后可获良好保护。rBS-WC抗原、吸附霍乱类毒素疫苗(上海苗)和吸附霍乱疫苗(武汉苗)经家兔肌肉免疫,武汉苗未见抗CT反应,对CT攻击无保护,对Eltor(小川)活菌攻击保护较弱,上海苗抗CT反应比rBS-WC低。家兔口服rBS-WC半年后,抗CT及杀弧菌抗体维持较高水平,显示其动物免疫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2.
霍乱弧菌经过 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提纯得到2个细胞壁抗原,称为Ⅰ抗原和Ⅱ抗原,分子量分别为110,000 Dal 和60,000Dal。Ⅰ抗原为脂多糖成份;Ⅱ抗原主要为蛋白成份。二者无论经口服或非肠遭途径免疫家免或小鼠都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即其免疫血清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有特异性抗原抗体沉淀线形成,杀弧菌抗体和凝集抗体的水平升高,并可使免疫动物耐受一定量霍乱弧菌或霍乱毒素的攻击。当Ⅰ、Ⅱ两抗原混台(称为Ⅰ+Ⅱ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单一种抗原更强。若将Ⅰ+Ⅱ抗原再加入霍乱毒素 B 亚单位,或加热毒素或灭活的霍乱弧菌菌体,免疫家兔或小鼠后,则三者产生的免疫反应也不相同,即在小鼠肠结扎试验中耐受肠毒素攻击的反应性不同,以Ⅰ+Ⅱ抗原加菌体保护效果最好。本研究还用免疫缺陷型裸鼠证明Ⅰ、Ⅱ抗原在体内主要依赖 B 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而霍乱毒素主要依赖 T 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这是两种不同免疫反应性抗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不同血清型间交叉免疫保护的关系。方法以1型和5型APP参考菌株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制备灭活细菌抗原和活菌抗原,免疫昆明小鼠,检测ELISA抗体水平及交叉免疫反应,并分别以10LD501型和5型APP菌进行攻击,观察小鼠保护力。结果1型和5型APP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8.0×105.3和5.1×103.83CFU/LD50,死菌抗原和活菌抗原免疫小鼠均可产生高滴度抗体,且1型与5型间存在较强的交叉免疫反应。死菌抗原和活菌抗原免疫小鼠均能对本型APP菌攻击产生保护,保护率在80%以上。1型活菌免疫小鼠对5型菌攻击保护率为70%,5型活菌免疫小鼠对1型菌攻击保护率为90%,1型、5型死菌免疫小鼠对5型、1型菌交叉攻击均无保护作用。结论1型、5型APP活菌和死菌免疫小鼠均可对本型菌攻击产生保护,两型间存在较强的交叉免疫反应,但只有活菌免疫可以产生较好的交叉免疫保护,死菌免疫不能产生交叉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抗β-溶血性链球菌、G簇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咽喉炎常见菌IgY抗体,并分析其特性。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将3种咽喉菌制备成可溶性抗原液,免疫产蛋母鸡,从鸡蛋黄中提取IgY抗体,应用免疫电泳、ELISA、SDS-PAGE检测抗3种咽喉菌IgY抗体的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抗原免疫母鸡10d后,鸡蛋黄中即有抗3种咽喉菌的IgY抗体产生,60d时抗体滴度高达1∶102400,IgY抗体滴度在室温可保持5~6个月不变。结论制备的抗3种咽喉菌IgY抗体滴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和CpG-ODN鼻内免疫对抗原的佐剂效应。方法选用破伤风类毒素(TT)和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抗原,mLT63和CpG-ODN为佐剂,经鼻内免疫BALB/c小鼠。ELISA间接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和肺、直肠及阴道组织萃取液的特异性抗TT、BSA的IgA、IgG水平。结果mLT63和CpG-ODN均能协助TT和BSA抗原在血清、肺、阴道、直肠组织中诱导出高滴度的IgG抗体。在血清中IgA抗体滴度均比较低,而TT-IgA在肺和阴道组织中滴度较高,BSA-IgA在肺组织中滴度较高。各佐剂组之间IgG和IgA抗体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不同剂量的mLT63诱导的BSA-IgA抗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mLT63和CpG-ODN经鼻内免疫对TT和BSA抗原均有良好的佐剂作用。  相似文献   

6.
霍乱弧菌外膜蛋白抗原的共同性和特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免疫吸收试验证明,不同生物型和血清型的霍乱弧菌外膜蛋白(OMP)是共同抗原,它们之间可互相完全吸收,共同抗原是分子量约为47K和86K的IA组分。OMP和IA组分对01霍乱弧菌是特异性抗原,其抗IA血清经LPS吸收只能与霍乱弧菌发生阳性反应,与NAG和其它革兰氏阴性菌的参试株不发生阳性反应。霍乱弧菌LPS是与革兰氏阴性菌发生交叉反应的物质,以LPS为基础制备的多价血清及其分型血清,难免发生非特异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7.
细菌的脂多糖(LPS)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三部分组成。近年来根据核心多糖相对保守的性质,国外已经制备出针对各种LPS分子中共同抗原表位的MCAb,用于临床上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患者的辅助治疗。E.C。h0111:B4菌与其它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一样具有血清抗性。抗Olll:B4LPS抗体通过将C3定位在细菌胞体表面,形成免疫球蛋白动。复合物,可桔抗此血清抗性,杀死细菌。我们用E.C。h0111:B4菌及其LPS(SLGMA产品)作免疫原,免疫BALB八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Z/0细胞在50%PEG作用下融合,于5%CO;、37C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HTNVIgG(HRP-抗-HTNV)染色的半微量直接免疫酶斑减少中和试验,作为检测灭活汉坦病毒疫苗和病毒中和抗体及血清学分型的方法。该方法简便、特异、敏感、稳定,结果与经典的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RP-抗-HTNV可识别HTNV和SEOV的共同抗原。灭活HTNV疫苗加强免疫和部分批次初次免疫诱导较好的交叉中和抗体应答,同型与异型中和抗体滴度呈正的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9.
预防O139霍乱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制预防O139霍乱的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方法 应用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及福尔马林灭活的O139霍乱弧菌全菌体,构建成B亚单位/全菌体疫苗,并进行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检测。结果 经连续3天大剂量灌喂小鼠后,未见体重下降、发病或死亡现象。全部小鼠均健康活存。以腹腔或口服免疫小鼠后,均能产生外周血或肠道局部高滴度的特异抗体。免疫小鼠对O139活菌攻击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在小鼠试验中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粗糙化学型变异株明尼苏达沙门氏菌Re_(595)、大肠杆菌J_5(R_c)及其内毒素脂多糖(LPS)分别免疫小鼠,对绿脓杆菌(1863)、大肠杆菌(44141)攻击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两菌混合免疫对肺炎克雷伯氏杆菌(27736)攻击保护效果显著;LPS(J_5)免疫对变形杆菌(49005)攻击保护效果较差。免疫小鼠眼球血对小鼠抗四株异源G~-杆菌攻击亦有较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工程菌产生的霍乱毒素 B 亚单位(BS)和灭活霍乱弧菌(WC)构建成新型 BSWC 口服霍乱疫苗,经志愿者口服免疫证实安全而且免疫原性良好,能刺激人体产生强的抗菌及抗毒免疫,其所引起的肠道免疫和血清抗体与用天然霍乱毒素纯化的 BS 构建成的同型疫苗效果相似,因此,可作为预防霍乱的候选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简化的方法从伤寒沙门氏菌Ty2菌苗株制备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protein,简写为OMP),OMP的生化检测显示主要为蛋白质,并有少量LPS污染,不含有Vi多糖。由SDS-PAGE显示OMP为一组分子量介于17~70KD的蛋白质,其中分子量为36~41KD左右的蛋白带为主要蛋白带。OMP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不加佐剂免疫动物可产生高效价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能与不同类型抗原结构的伤寒沙门氏菌凝集,但这种凝集可因细菌Vi抗原的存在而被阻抑。动物试验表明OMP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自动和被动免疫力试验均能对小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表明OMP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动物热原试验和体重减轻试验及毒性试验均符合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50L发酵罐培养百日咳菌,经硫酸铵盐析法提取保护性抗原,戊二醛解毒后,与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及Al(OH)_3配合制成的吸附精制百白破制剂(APDT),质量符合规程要求。给3~5月龄婴幼儿接种后全身和局部副反应很低,与现行吸附百白破制剂(WPDT)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免后血清中抗-PT和抗-FHA抗体均有显著增长,与WPDT制剂组相比,APDT的抗-PT和抗-FHA抗体增长更为显著。APDT免后抗白喉、抗破伤风抗体滴度均超过保护水平。本制剂的质量及免疫效果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呈现人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为开展IL-13主动免疫干预慢性哮喘进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抗原性及亲水性预测并结合三维结构分析,获得处于人IL-13分子与其受体结合部位潜在的B细胞表位;根据预测的人IL-13抗原肽,合成寡核苷酸序列,并经变性、退火形成双链DNA片段,插入表达乙肝核心抗原(HBcAg)的pThioHisA-HBcAg(NP)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后,经硫酸铵沉淀、洗涤初步纯化,并经凝胶过滤层析、密度梯度离心、电镜观察检测其VLPs的存在;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在不使用任何常规佐剂的情况下免疫昆明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3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结果预测分析获得了3个潜在的B细胞表位;3个重组表达质粒pThioHisA(NP)-A、B、C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HBcAg+A、B、C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0 000、19 000、18 500,可被兔抗人IL-13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并以VLPs形式存在;HBcAg+A和HBcAg+B重组蛋白诱导小鼠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血清中IL-13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64 000,而HBcAg+C重组蛋白未见特异抗体应答。结论成功构建了呈现人IL-13抗原表位的VLPs疫苗,该疫苗可有效打破B细胞免疫耐受,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在猴体哮喘模型和人类临床试验中开展IL-13疫苗主动免疫干预哮喘疾病进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口服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D)对恶性疟原虫多表位嵌合抗原M.RCAg-1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ALD(0.05、0.1、1 mg)和M.RCAg-1配伍后免疫BALB/c小鼠,M.RCAg-1蛋白经背部皮下注射免疫,20μg/只,同时经灌胃给药ALD,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4 d,于末次免疫后10 d经小鼠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抗M.RCAg-1蛋白的抗体滴度、IgG抗体分型及血清抗体对M.RCAg-1单表位的识别滴度;间接免疫荧光反应(IF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对恶性疟原虫天然蛋白的识别滴度;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0.05 mg ALD+M.RCAg-1及0.1 mg ALD+M.RCAg-1组小鼠血清中抗M.RCAg-1的抗体水平均可达1∶10~8;IgG抗体主要以IgG1为主;对M.RCAg-1的11个单个抗原表位(E1~E11)可全部识别;由各表位抗原(除E2外)诱导分泌IL-4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数明显高于分泌IFNγ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数(P<0.0001)。0.1 mg ALD+M.RCAg-1组小鼠血清抗体对恶性疟原虫天然蛋白的识别滴度明显高于0.05 mg ALD+M.RCAg-1组(P<0.000 1)。结论 ALD作为恶性疟原虫多表位嵌合抗原M.RCAg-1的佐剂可显著提高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抗人膀胱癌抗独特型抗体(BC2)诱导的特异性迟发过敏反应(DTH)。方法经过BC2免疫的小鼠,用膀胱癌细胞系进行脚掌注射攻击后,测定脚掌水肿厚度判定DTH反应强度,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BC2诱导的DTH平均水肿厚度为0·95mm,与膀胱癌组织抗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免疫鼠对胃癌细胞攻击呈阴性反应;BC2诱导的病变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呈弥漫性浸润。结论BC2具有抗原模拟作用,可诱导特异性的DTH反应,可能成为膀胱癌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毒素及其片段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了破伤风毒素及其片段和片段组合对小鼠的免疫效果。通过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等方法提纯了破伤风毒素及其片段。各片段中残余素素的污染率为0~0.8%。将各片段给小鼠免疫均能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用破伤风毒素攻击后能使部分小鼠免于死亡。当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滴度>1∶4(0.01HAU/ml)时,小鼠在毒素攻击后一般可免于死亡,当血清抗体滴度>1∶128(0.5HAU/ml)时,则小鼠经攻毒后一般不表现出任何中毒症状,当血清抗体滴度处于二者之间时,小鼠一般表现有破伤风中毒症状,但大部分可以存活。毒素的三个片段均能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但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在体外用狂犬病疫苗诱导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PBL)分泌特异性抗体,并使B淋巴细胞保持良好增殖和分化状态的方法。方法以狂犬病疫苗免疫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并对诱导抗原量、诱导时间及IL-2、IL-6和胞壁酰二肽(MDP)等生物因素对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影响进行检测,并观察PBL的活化与增殖状态。结果在特异抗原及其他生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经免疫的人PBL体外抗原诱导5d后产生特异性抗体的量达到最大值。MDP、IL-2、IL-6对免疫志愿者的PBL体外特异性抗体的分泌有显著影响,但对未经免疫志愿者无明显影响。显微镜观察显示PBL生长与分化正常。结论已建立了体外诱导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并保持了B淋巴细胞良好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原核表达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热休克蛋白40(heat shock protein 40,HSP40,DnaJ),并探讨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从2、3、6B、14、19F、R6型肺炎链球菌基因组DNA中扩增DnaJ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DnaJ,转化大肠埃西菌(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DnaJ蛋白经Ni-NTA树脂纯化后,分别经腹腔和鼻黏膜免疫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唾液中特异性IgG和IgA抗体滴度;用重组蛋白刺激小鼠脾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抗DnaJ血清结合到肺炎链球菌表面的能力;检测抗DnaJ血清抑制R6型肺炎链球菌黏附A549细胞的能力。结果 6株肺炎链球菌的PCR扩增产物均可见1 119 bp的DnaJ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一致;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纯化的重组DnaJ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 000,纯度达90%以上,可与DnaJ小鼠免疫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腹腔免疫DnaJ可使小鼠血清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DnaJ抗体,鼻黏膜免疫DnaJ可增加小鼠血清和黏膜中抗DnaJ IgG和IgA抗体水平(P<0.01);鼻黏膜免疫DnaJ可使小鼠脾细胞释放高水平的细胞因子IL-10、IFNγ和IL-17A;抗DnaJ血清对肺炎链球菌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且可抑制肺炎链球菌黏附肺癌上皮细胞A549。结论 DnaJ可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提示其具有作为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抗原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泌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P菌毛粘附素PapG重组融合蛋白对小鼠尿道上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纯化蛋白按一定程序免疫BALB/c雌性小鼠,末次免疫后第7天用UPEC临床分离株进行尿道上行攻击;攻击后第5天检测尿液和肾脏培养菌,同时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结果经GST-PapG重组蛋白和GST纯化蛋白免疫的小鼠体内均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而仅经重组蛋白免疫的小鼠具有一定的抵抗毒株上行感染的能力,表现为肾脏培养菌量均明显减少。结论PapG粘附素与GST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对小鼠尿道上行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