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龄适居住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齐峰  汝静静 《山西建筑》2009,35(18):17-18
在研究中国老年人状态的基础上,论述了老龄适居住宅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在设计老龄适居住宅时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确保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舒适、宜人。  相似文献   

2.
老龄住宅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长征  范榕 《住宅科技》2009,29(2):27-29
本文针对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特点,从老年人的特征分析入手,对老龄住宅设计研究的目标、原则及技术路径进行概念性提炼,并就老龄住宅设计研究的相关问题提出原则性的框架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探讨了老龄化社会转型趋势下中国养老模式的主流趋势。并以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特殊需求为依据,以安全、便利、舒适和健康为原则,从老龄住宅外部环境应配建的设施入手,到老龄住宅的内部细节设计理念,研究探讨适合我国老龄社会的住宅建筑的设计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住宅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对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老年人居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程晓青  李昆 《建筑创作》2011,(11):252-254
本文从中国老年人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老年人对于居住空间的各种需求出发,从老年人住宅社区的公共空间角度进行研究与探索性设计,为中国老龄社会住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邹新江  张勇杰 《建筑》2000,(1):34-35
老年人保障问题成为世人所注目的焦点之一 ,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的解决是加强老年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老年住宅的建筑设计必将成为广大建筑设计者的新课题。一、老年住宅设计的必要性目前 ,我国 60岁以上老年人 1.2亿 ,到 2 0 0 0年将达 1.3亿 ,占总人口的10 .2 %。国际社会公认的老龄社会标准为 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 10 % ,即 2 0 0 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老龄社会。同时 ,近 18年来 ,我国 60岁以上老龄人口以每年 3 .2 %的速度递增 ,80岁以上老龄人口以每年 5 .4%的速度递增 ,这种高速递增的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问题也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居家养老模式的住宅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对住宅室内空间提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住宅中的各功能分区提出适老化设计要点,旨在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推动居家养老住宅适老化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智能化的老年住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前智能化住宅的兴起入手,针对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心理特征,结合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应大力发展智能化的老年住宅,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老龄化社会居住环境空间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住宅产业》2011,(8):54-57
提要住宅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老年人居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空间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郝雅翰  杨德健 《山西建筑》2007,33(31):53-54
从住宅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智能化以及如何适应老龄社会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城市住宅发展的趋势,为寻求舒适、健康、环保住宅的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我国住宅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宗娟  黄欣  李丹 《住宅科技》2007,27(2):54-57
通过对老龄化社会的分析,研究老年住宅的针对性建筑设计,提出新居住环境的构想,设想智能化的住宅体系对老龄社会的影响,分析适应社会形势转化的建筑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及建设用地紧张、人口基数巨大等现状,从老年人自身特点出发,探讨了老年人对户内设计、户外环境设计以及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方面的敏感性及适应性,从而更好地改进老年人住宅设施和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老龄人口居住质量,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老年住宅小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老年住宅设计方案、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从而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与文化》2012,(7):142-143
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老年居住建筑作为一种特殊住宅,有很多迥异的要求。越来越迅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前进,我国亦逐步过渡到老龄社会,据网上有关方面统计,至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4亿,届时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北京市是带头进入老龄社会的大城市之一。北京市人民政府历年来作了大量工作:颁布政策法令;建立健全各级老龄工作机构;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等。未雨绸缪,1999年市政府又开始了“夕阳”工程的开发,为老年人建设适合的住宅,  相似文献   

16.
开彦 《住宅产业》2012,(9):55-56
现有住宅不能解决养老问题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方面提出了建设目标和任务。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大部分老人健康养老的主体养老模式。老年人对住宅依赖的程度远远超过其它方面的需求,而居住社区则成为提供老年人全方位服务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就现状而言,我国城市住区居住条件尚不具备保障老年人养老的条件。这是因为:1.我国现状居住套型是不能适应老年人需求的。  相似文献   

17.
适合我国城市老龄住宅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长征  王丽 《住宅科技》2009,29(11):32-34
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对我国城市老龄住宅已经或可能出现的类型进行梳理,提出了老龄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龄疗养院、独居老龄户、老龄社区、老龄化社区及亲情养老住宅等八种城市老龄住宅的类型以及其各自的特色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8.
董华 《建筑》2010,(20):71-72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特殊需求,老龄住宅的设计应当以突出功用性、安全性和健康性,确保隐私性、便于改造等原则来确定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适应老龄社会的住宅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根据世界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指出老龄化将是21世纪重大社会问题,由此谈到老龄住宅问题。在总结了老龄住宅的3个演进的过程后,指出了适应老龄社会的通用住宅设计的11个要点。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为国际老年人年,这标志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有关部门预测,我国也将在2003年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标志是老龄人口数占总人数的10%以上)。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将是老龄化社会着重考虑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的经验,有人提出,解决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有两种形式:老年入住宅和老年公寓(养老院)。本文拟就此两种形式作些分析,谈几点意见。 1.关于老年人住宅 老年人住宅,是指适应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专为老年人使用而设计、建造的城市住宅。对此,已有不少人从研究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模式入手,就适合于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居住方式、安全防范、社区服务以及相关的设施、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