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现代都市生活中休闲时间的增加和休闲运动形式的日趋丰富,休闲运动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状况的主要方面。全民健身活动开展18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的体育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健身需求,因此在休闲文化建设视野下,对休闲运动创建全民健身新形式进行初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运动休闲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设计的现状研究,剖析沧州市运动休闲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沧州市应通过传承武术文化、杂技文化,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地缘特色及优势,营造综合性运动休闲空间、开放性运动休闲空间和弹性共享运动休闲空间,将沧州打造成一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的国家级运动休闲城市。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日益崛起,人们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文化诉求不断飙升,以文化和休闲为主题的会所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个性化的设计更是彰显休闲会所品位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从劳动经济形态进入了休闲经济时代,而伴随休闲经济的到来,以提供休闲和健身的休闲体育产业更是以产业集聚的形式在各大城市纷纷建成。其构建和成长路径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大类,并以北京龙潭湖和深圳观澜湖两大休闲体育产业集群作为案例予以分析其形成机理,进一步提出了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成都和法国巴黎,因其各有独特的魅力而屹立于世界东西方城市之林。两个城市虽然在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却拥有着相似的休闲文化。本文从对中西方休闲文化的释义、成都与巴黎休闲文化的各自特点等角度对比东西方休闲文化的差异,以探求成都休闲文化的打造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别以休闲时间和闲暇权利的延长与保障、休闲文化国际交融、"人性化"和"生态休闲"理念在中国休闲公共空间的实现等视角为基点,诠释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休闲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及其对现代中国休闲文化观念和方式的影响,进而全新认识现代中国休闲文化观念及休闲方式在全球化背景下转变的内在机理及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7.
"游"得浮生半日闲——浅析六朝休闲意识与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山水诗与六朝休闲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休闲本身是一种顺应天道的生活,它与玄、儒、佛、道等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玄学与其关系最为密切。魏晋六朝正是玄学兴盛的时期,在以"贵无"为宗旨的情况下,玄学衍生出的诸多关于社会、人生的论题正是当时士人们休闲意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山水诗这一独特诗体在其时悄然勃兴。谢灵运"游山玩水"之山水诗是体现"休闲"意识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女性意识的转变,女性休闲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对长沙市职业女性的休闲目的、休闲时间、休闲场所、休闲活动、休闲同伴、获取休闲资讯的渠道的研究,发现不同长沙市职业女性在参与休闲方面存在差异,并依据差异性提出了推动不同职业女性参与休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设计社会支持和工作-休闲冲突量表,选取苏州、无锡和常州6家五星级酒店一线员工为样本对象,实证研究社会支持对其工作-休闲冲突的影响。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和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社会支持与工作-休闲冲突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主管支持对酒店一线员工的工作-休闲冲突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事支持和家庭支持影响不显著。文章最后给出了缓解酒店一线员工工作-休闲冲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半结构式访问法对成都市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旅游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访谈文本221份,其中本地居民78份、外地游客75份、旅游从业者68份。在此基础上应用UCINET软件对不同群体的共同休闲感知热点开展了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域文化与认知差异是影响不同群体感知热点形成的重要因素:古镇、小吃和麻将是本地居民对成都休闲感知的三个主要热点;外地游客则形成了以历史文化为核心,品茶与小吃次级热点的休闲感知结构;旅游从业者从其工作属性出发,形成了以古镇、品茶及历史文化等多要素、多元化的休闲感知热点。在不同群体对成都休闲热点的感知差异研究基础上,以推广美食品牌形象、挖掘城郊游憩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作为切入点,对成都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休闲饮食文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观念进入“寻常百姓家”,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人们的饮食活动,促成休闲饮食文化的大众化。休闲饮食文化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休闲饮食文化有不同的内涵,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未来休闲饮食文化意味着人和自然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回归和谐,它必定走向自然、自足、自由和自娱。  相似文献   

12.
体验经济是从服务经济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休闲体育中的体验经济把消费视为一个过程,把消费者视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体验经济将会成为休闲体育业中主要的经济形态之一,成为促使休闲体育业蓬勃发展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体育活动方式和社会经济现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和体育经济的兴起,休闲体育产业将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助推器。分析了休闲体育产业对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对休闲体育产业对GDP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休闲体育产业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历史遗存,休闲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和标志,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然而,工业遗产彰显着休闲意蕴,两者又存在着现实的内在关联。论文通过对该种内在关联的分析,基于快乐主义的理念,探索了工业遗产的休闲利用模式,即:建造工业遗产博物馆,展示工业文明;促进工业遗产转型,进行合理规划与保护;打造工业遗产之路,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相似文献   

15.
关注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我院学生的休闲时间比较丰富,在肯定他们的休闲生活基本合理的前提下,也反映出其中的一些问题:休闲生活质量不高;休闲活动的时间结构不尽合理;休闲生活层次不高;休闲生活缺乏自觉;休闲生活的技能比较缺乏;休闲活动缺乏相应的组织等等。故而有必要在学校中开展休闲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其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大众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文章论述大众文化的特证,大众文化给大学生闲暇生活带来的负面冲击,以及在此背景之下,高校如何展开大学生的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规模的扩大,大学生迅速成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群体.自由的大学生活及闲暇时间的宽裕,使大学校园成为青年学生放松自我的平台.因此,正确分析大学生闲暇时间及做好闲暇教育,是高校逐渐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从大学生闲暇教育理论体系入手,探寻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现状以及开展闲暇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