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获得高强度和良好抗剥落腐蚀性能的铝合金,制备了含钪Al-Mg合金.采用目视剥落腐蚀试验、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试验方法,研究了Al6MgSc合金和2101合金在不同稳定化退火后的剥落腐蚀性能.结果表明,Al6MgSc合金的抗剥落腐蚀性能优于2101合金,Al6MgSc在250℃稳定化退火时的抗剥落腐蚀能力最好,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的测试结果与目视剥落腐蚀的测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Al-Mg-Sc合金的剥落腐蚀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目视剥落腐蚀敏感性试验考察了微量Sc对Al-Mg合金剥落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Mg,Sc含量的Al-Mg合金的剥落腐蚀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合金的剥落腐蚀性能与合金的Mg含量和热处理工艺有很大的关系,Mg含量低于5.5%时合金有很好的抗剥落腐蚀性能,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强度上升,稳定化温度提高使合金的强度下降,冷加工使合金出现了(220),(311)织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性熔剂保护熔炼,水冷铜模激冷铸造技术制备了A1—5.8Mg-0.4Mn-0.25Sc-0.1Zr(质量分数,%)合金板材,通过透射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硬度测量、力学性能测试、剥落腐蚀和晶间腐蚀实验,研究了铝镁钪合金在不同温度稳定化退火后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化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板材...  相似文献   

4.
通过晶间腐蚀、剥落腐蚀和极化曲线试验,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含钪Al-Cu-Li-Zr合金在不同时效状态下的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自然时效状态下具有较好的抗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能力,但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其晶间腐蚀与剥落腐蚀倾向逐渐增加;在4.0 mol/L NaCl 0.1 mol/L HNO3 0.4 mol/L KNO3(EXCO)溶液中进行的极化曲线测试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自然时效态合金未析出Г1相,欠时效态合金中有少量细小短棒状Г1相析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Г1相逐渐粗化,过时效时合金中出现较宽的无沉淀带(PFZ).由于合金中Г1相和PFZ的开路电位都比铝基体低,在腐蚀过程中作为阳极相优先溶解,从而引起合金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1420A1-Li合金试样在强电场条件下及非电场条件下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采用三点弯曲恒应变法检测试样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在恒电位仪上测试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分析其抗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强电场对合金抗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微观组织的变化。试验中发现,电场作用使1420合金抗应力腐蚀及抗电化学腐蚀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合金抗蚀性下降与电场作用使合金热处理后析出的δ′相数量增加、亚结构细化及晶界位借密度提高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几种耐磨合金在酸性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极化的方法研究了A05、A33-308、A49 3种耐磨合金在酸性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实验表明,这3种合金在介质中呈现出全面的腐蚀状态,极化曲线和阻抗解析数据亦证明A33-308和A49合金的耐蚀性能较好。3种合金的耐磨性能测试表明,A33-308合金是一种优良的泵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王春光  王东哲  刘微  万红  刘虹  王金太  黄敏  金文勇  葛锋 《材料导报》2014,28(14):121-123,137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腐蚀试验时间对925合金在饱和H2S气氛下10%的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影响。结果表明,925合金的自腐蚀电位随实验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再升高,腐蚀速率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结合EIS分析表明925合金在960℃固溶处理时,其抗H2S腐蚀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8.
硫化氢盐水中55%Al-Zn镀层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55%Al-Zn镀层钢板,镀层中间相的化学成分为52.02%Al、3.89%Zn、2.42%Si、41.66%Fe,熔炼了中间相合金,测试了中间相合金在不同浓度硫化氢盐水中的腐蚀速率,探讨了其腐蚀行为。测试了中间相合金在硫化氢盐水中的自然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结果表明,中间相合金在该介质中的耐腐蚀性是55%Al-Zn合金层的2-13倍,比基体钢高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固溶处理冷却速度对1420合金抗拉伸性能及抗蚀性能的影响.固溶处理采用4种不同的介质冷却,时效后在拉伸试验机上测试试样的强度和塑性,利用恒电位仪测试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评价其抗电化学腐蚀的能力,利用电子显微镜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降低固溶冷却速度可提高合金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合金基体中析出的δ′相数量减少,尺寸增大;固溶处理时采用油冷介质冷却可以获得最佳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腐蚀浸泡实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研究了微量Zr的添加对Al-Zn-Mg-Mn合金板材抗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结合金相显微镜(O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扫描透射电镜(STEM)等显微组织表征结果对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Al-Zn-Mg-Mn板材中添加微量Zr可以改善抗剥落腐蚀性能,剥落腐蚀等级由EB级变为EA级,最大腐蚀深度由593 μm降至421 μm。通过分析板材晶粒组织的差异和晶界η相尺寸、间距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无沉淀析出带宽度的变化,认为添加微量Zr后是通过综合作用来影响材料的剥落腐蚀行为。  相似文献   

11.
利用XRD、SEM、DSC以及洛氏硬度仪对AlFeCoNiCrV合金退火态的微观组织及硬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的升高至1000℃时,合金的结构由铸态下的bcc相变成bcc+fcc相;合金硬度在1000℃退火后保持在48.0HRC,具有较强的抗回火软化能力以及一定的高温应用价值.同时,利用阳极极化法测试了铸态及退火后AlFeCoNiCrV合金在0.5mol/L H2SO4溶液和1mol/L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极化曲线表明,在0.5mol/LH2SO4溶液中,与304不锈钢相比,AlFeCoNiCrV合金具有较低的腐蚀速率;在1mol/L NaCl溶液中该合金的腐蚀速率不如304不锈钢,但其抗孔蚀的能力要优于304不锈钢.  相似文献   

12.
混合稀土对AZ91镁合金在NaCl溶解中的腐蚀行为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混合稀土(Re)对AZ91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Re的加入使AZ91微观组织得到改善,减缓了AZ91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13.
电沉积Ni-W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W晶态合金与Ni-W非晶态合金.采用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了Ni-W合金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W非晶态合金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与Ni-W晶态合金相比,腐蚀电位较正,且钝化区间明显.Ni-W非晶态合金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容抗弧半径远远大于Ni-W晶态合金,并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Ni-W非晶态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容抗弧半径变化较小,而Ni-W晶态合金的容抗弧半径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小,表面腐蚀越来越严重.总体来说,Ni-W非晶态合金的耐蚀性能要远远优于Ni-W晶态合金.  相似文献   

14.
钢丝热镀Zn-Al-Mg合金层及其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Zn-Al-Mg合金镀层的表观质量,利用热镀方法制备了一种光亮平滑、与基体结合良好的Zn-Al-Mg(Zn20%All%Mg)合金镀层.采用铜加速乙酸盐雾(CASS)试验、弱极化曲线测试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对其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Al-Mg舍金镀层的耐蚀性远优于Zn镀层,腐蚀速度为Zn镀层的1/7~3/7;Zn-Al-Mg合金镀层的腐蚀过程可分为腐蚀初期、腐蚀抑制期和基体腐蚀期3个阶段,阶段平均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17.34,1.29,6.38μA/cm2.镀层的整个腐蚀过程主要受电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15.
锆合金耐腐蚀性能及氧化特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研究锆合金腐蚀方面的一些重要结果,总结了合金元素、第二相、β固溶热处理、累积退火参数、中间退火以及最终退火热处理对锆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锆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与腐蚀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如何提高锆合金抗腐蚀性能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晶间腐蚀、剥落腐蚀实验结合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观察分析腐蚀后合金的微观形貌和相结构,研究了合金元素和热变形工艺对新型Al-Mg合金的抗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在浓硝酸溶液中的腐蚀失重量增大,抗晶间腐蚀性能降低;合金中Zn含量的的提高导致在晶界上形成了不连续析出的Mg32(Al,Zn)49相,降低了合金的腐蚀失重量,提高了Al-Mg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也受形变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对冷变形后的合金进行适当的稳定化处理,相比单纯的冷变形可同时提高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与剥落腐蚀性能。冷变形后的残余应力、高位错密度以及拉长晶粒形貌都导致更多的析出相在晶界连续析出,形成网状膜,使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7.
锌镍合金镀层耐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锌镍合金层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从全硫酸盐体系中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纯锌镀层和锌镍合金镀层.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检测了合金层的相对含量.通过中性盐雾试验、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腐蚀浸泡等试验方法研究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试验表明,含镍16%的锌镍合金镀层的腐蚀电位较纯锌镀层的腐蚀电位正移230 mV,该合金的耐盐雾性能达到1 000 h,是相同厚度纯锌镀层的4.5倍,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求合适的固溶处理制度,采用电化学测试、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2A96铝锂合金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开路电位与腐蚀时间的关系及其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在T6态下,选取5个不同固溶温度处理2A96铝锂合金,固溶处理时间均为60 min。实验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为510 ℃时,合金的自腐蚀电压最小,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大,即固溶温度为510 ℃时试样最容易被腐蚀,腐蚀速率也最快,此时开路电位随腐蚀时间的增加下降最快;2A96铝锂合金在不同固溶温度下的金相组织晶粒尺寸都比较均匀,晶粒呈等轴状分布;固溶温度为540 ℃时,试样硬度最大,达到236.41 HV。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方法研究了Fe41Co7Cr15Mo14C15B6Y2块体非晶合金在0.5,1,2以及4mol/L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Fe41Co7Cr15Mo14C15B6Y2块体非晶合金在各种浓度的NaOH溶液中都具有很好的耐蚀性,阳极极化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钝化特征。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其耐蚀性能逐渐下降。EIS结果显示,在开路电位下,Fe41Co7Cr15Mo14C15B6Y2非晶合金在不同浓度下的NaOH溶液中的Nyquist图均由单一的容抗弧构成。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容抗弧的幅值越来越小,说明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逐渐减弱。这一结果与极化曲线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剥落腐蚀浸泡实验和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Zn含量对Al-Zn-Mg-Cu合金挤压棒材耐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扫描透射电镜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Zn含量(质量分数)由7.93%增至9.85%时,棒材剥落腐蚀抗力下降,剥落腐蚀等级由EA变成EC,最大腐蚀深度由334 μm增至579 μm。Zn含量增加,合金中粗大第二相数量增加,时效后晶界η相尺寸和间距变小、Zn和Mg含量增加,是耐剥落腐蚀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