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微达西渗透率的岩层中获得精确的压力是难以克服的挑战。可是这些压力对鉴别独特的储量提供最好的数据,有助于确定致密气藏的供气面积以及合理的井距。设计和设置了一种四维压力先导试井,在配备有压力计的两口观察井中测量压力降落。这些压力计能够沿井筒(在空间上)并随时间进行压力监测,因此命名为”四维压力先导试井”。  相似文献   

2.
电泵井生产测试配套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塔河油田电潜泵井的复杂井况,配套应用倒“Y”型管柱测试技术和DPT压力计监测技术,可以完成地层PVT取样、生产测试、分层采油、系统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常规监测等多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测压装置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管测压设备是新型的试井测压技术,解决了常规试井在水平井等复杂井压力计无法下到油气层中部,井筒沉液对压力资料影响的问题,实现了把压力计下到油气层中部,对单层或多层进行压力监测,严格保证资料的录取,对油田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用于杆式泵油井完井的高分辨率井底压力测量的新型试井方法已经开发出来。这种新型的试井工艺是将一个高分辨率井下压力计安装在一种运载工具上,然后和井下泵一起下入井中。压力计在抽油杆柱上工作,而不需要完井封隔器或者油管。用这种新工艺,在整个试井期间,井下压力系统可以在井正常生产的同时测量压力。在试井的开井或关井期间,高分辨率井下压力数据都可以被记录下来,从而提供更精确的压力数据和提高储层分析能力。通过对抽油井的试井分析说明新工艺在试井过程中更加灵活,并且可为低压有杆泵抽油井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解释资料。  相似文献   

5.
满江红 《试采技术》2002,23(1):21-22
试井在评价油气藏的产能,储量,描述油气藏特征,预测油藏的动态特征,以及判断油气层的污染方面都有独特功效,介绍了塔河油田S74井进行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压力恢复试井,求取地层参数,分析和研究碳酸盐岩地层特性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6.
赤道几内亚Zafiro油田用干扰试井解决油藏管理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道几内亚Zafiro油田在完井作业润滑期间下固定式压力计,通过干扰试井进行油藏描述,监测油藏动态,干扰试井表明,在Zafiro主要砂层完成的所有井都是压力连通的,并有强烈的月球潮汐效应影响存在,在油田投产期间,安装井底应压力计和进行干扰试井可迅速得到至关重要的油藏参数,确定合适的油藏开发方案,提高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7.
唐雪清 《试采技术》1997,18(2):14-18
试井分析的基本公式是根据渗流力学理论推导出来的,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规定了一系列的假设,这些假设常常和实际有较大出入,最好的情况也只是近似的符合,这使得试井分析问题复杂化。本文结合试井实例,详细地说明了变表皮,变储,压降与压力恢复的产,压力计等因素对试井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多井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淑芬  张同义 《石油仪器》2002,16(6):43-46,49
试井技术是认识油藏并进行油藏评价和生产动态监测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油田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测试工艺的改进 ,仪器、仪表的高精度电子化、数字化 ,使得多井试井 (干扰试井及脉冲试井 )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测试仪器从最初的选用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测试发展到目前井下储存式高精度电子压力计测试 ,这一改变大大减轻了测试人员负荷。随着电子压力计精度的提高 ,要求的测试先决条件 (如激动量、时间等 )相应有所降低 ,促进了多井试井技术的应用范围。文章详述了大庆油田在开发过程中 ,多井试井技术在油田动态开发中的主要功能及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哈参1井是吐哈盆地煤层气勘探的第一口实验井,该井煤层气测试根据不稳定试井原理,采用注入/压降测试技术,经过微破裂实验、注入/压降试井和关井三个步骤,采用平衡压力—标记法确认井下关井,运用高精度电子压力计,取全取准了各项资料,取得了吐哈盆地首例煤层气测试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陈祥胜 《石油仪器》1997,11(4):29-30,32
PR1型井下压力计是近来设计出来的新型弹簧管式机械井下压力计。文章根据现场需要,简述了PR1型井下压力计与国内外各种井下机械压力计的结构原理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促进我国井下机械压力计研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于水平均质等厚无限大地层中一口油井定产生产,由渗流理论可知压力达不到绝对的稳定。实际测试中,所使用的压力计有分辨率范围,压力计所测压力在某一测试时间后不再变化,认为其达到了稳定。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压力计所测井底压力‘稳定’时所经历的时间公式,其数值与测试流量成正比,与压力计分辨率成反比;将井底压力‘稳定’时所经历的时间公式带入理论探测半径公式,可得到考虑压力计分辨率的新的探测半径公式。求解出干扰试井中观察井处压力‘稳定’所经历的时间公式,其数值与油井的测试流量、压力计分辨率以及观察井离油井的距离有关。该结论为油气井的测试工作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通井规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水井通井作业中,由于事先未知井筒套管已变形,传统的通井规易卡死造成事故,因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功能通井规。它能够克服传统通井规的缺陷,不会因套管变形卡死通井规而造成卡整个管柱;可以正洗井,而且排量足够大,不会因有脏物沉淀而卡通井规。  相似文献   

13.
在稳定试井解释时,通过数据预处理技术,可判断和筛选各个测试点的合理性,做指示曲线、确定指数式产能方程,计算该井潜产量和油藏各项参数。A井稳定试井不足之处在于压力计未下到油层中部,只是随泵深增加而增加,在统计流动压力时还需要折算,给试井解释带来困难。通过多次调取井的工作制度、泵挂深度取得资料,对抽油机生产井稳定试井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低渗油田水平井压裂效果,采用双封单卡分段压裂工艺。在压裂施工前,选用压力计托筒装配2台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随压裂管柱下入到目的层,分别与上、下封隔器相连接。可完整记录压裂施工全过程的井底温度、压力变化情况。通过对水平井压裂时及压后返排液的井底压力进行监测,判断封隔器是否坐封,待压目的层是否窜层,以及准确计算压裂液在管柱中的真实摩阻,为压后效果评价、认识与评价地层应力及压裂液性能的稳定性提供依据,同时为优化压裂工艺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塔河油田埋藏深、高温、高压、油稠、产量大,常规试井工艺无法满足试油要求的情况,配备了能容纳直径2.4mm,长度7500m钢丝的液压传动试井车、电子加机械式计深装置、罐铅加重杆、EMP-S620高精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耐压45MPa防喷管等先进的试井设备,在已完钻的75口井获得了6100t/d的高产油流。  相似文献   

16.
深层气井地层压力折算方法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有些深层气井压力计未下在气层中部,记录的压力与实际地层压力之间存在误差的问题。开展了深层气井压力折算方法分析,采用积分迭代方法对2000年以来压力计未下在气层中部的深层气井资料进行了压力折算。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利用深层气井试井过程中记录的井口油压数据,折算出压力计深度处的压力,与压力计实测压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理论计算压力和实测压力对比符合较好的深层气井进行了气层中部静压折算,从而为深层气井储量计算和开发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投捞电子压力计探边测试工艺技术,可随时投放电子压力计进行压降、压恢测试,且在开井时可进行正常清蜡作业,不影响资料录取,但其测试时间长、测试时不能进行地面监测和跟踪分析、解释。针对这些情况,在测试设计、现场录取资料方法及资料解释评价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认真做好探边测试设计、提高现场录取资料质量是达到投放打捞电子压力计探边测试目的的前提;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综合解释、对比分析,选择最佳解释成果,才能保证探边测试资料及成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储存式磁定位压力计 ,该仪器将测井技术与试井技术相结合 ,采用新方法、新工艺 ,使仪器在一次下井测试中获取压力、温度数据 ,精确给出仪器停放测量深度 ,解决了试井测量深度误差大的问题 ,确保了油层测压资料的准确。同时 ,结合准确的深度测量使该仪器连续监测井筒内流体密度变化 ,精确给出油井动、静液面深度。  相似文献   

19.
潜油电泵井试井工艺及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利用潜油电泵下端连接的压力计、潜油电缆、潜油电泵变频驱动系统进行试井分析的可行性。通过潜油电泵井下现有的在线直读式压力测试装置,通过变频驱动系统改变油井产量,同时记录油井的压力变化,利用文中提供的试井分析方法求取油藏的地层参数及地层压力。利用该方法可及时掌握油井的生产动态,采取合理增产措施,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以达到最佳开发效果。通过多井次的现场实例证实了该方法工艺上可行、解释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20.
分层注水井验封工艺技术及量化解释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分层注水井单压力计验封无法监测检验压差 ,成功率较低 ,同时对封隔器漏失程度也无法进行量化分析等问题 ,研究出了双压力计验封工艺技术及验封量化解释新方法。利用比值法可以较好地对封隔器的漏失程度进行量化分析 ,而采用不稳定渗流法可以准确地计算管柱的漏失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