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建有5座单体容积12 300m3的卵形污泥厌氧消化设施,设计沼气产量30 000m3/d。以运行数据为基础,总结了大型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运行与调控经验,分析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特点。提出建议与措施,并提出系统优化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郑州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系统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污水处理厂(40万 m3/d),其污泥利用中温厌氧消化进行稳定处理及浓缩脱水,所产沼气用来驱动鼓风机,余热配合沼气锅炉加热消化污泥.介绍了整个污泥消化系统的设计参数、特点和运行情况,并以运行数据为依托来说明设计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总结了消化系统设计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沼气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厌氧消化具有稳定污泥和回收能量以及处理后污泥可作农肥的突出优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多,污泥厌氧消化的推广空间巨大.污泥厌氧消化推广的主要问题是规模较小、投资高、技术复杂、维修量大等,而沼气利用不理想大大削弱了该工艺的优势.必须降低投资、简化运行和提高沼气利用的效益,加速研究配套政策,才能改变投入高、产出低的现状,才能使污泥厌氧消化成为污泥处理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污泥高温(50℃)厌氧消化效果,并与中温(35℃)厌氧消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中温条件相比,高温厌氧消化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高温厌氧消化沼气产量高于中温,但沼气产率差异并不明显(1.13~1.25L/gVS去除);高温和中温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稳定性良好,挥发酸/碱度比值仅为0.02~0.03;高温和中温厌氧消化出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均增加,并且高温消化污泥的CST高于中温消化污泥,厌氧消化过程可能导致污泥脱水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5.
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设置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军  史骏 《给水排水》2001,27(11):31-34
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同时运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能源。污水处理厂对沼气进行回收利用 ,可以达到节约能耗、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以典型的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利用系统为例 ,着重从系统角度介绍了工艺流程的设计、安全装置的设置以及系统压力的设定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沼气利用系统运行情况为基础,从沼气能源利用率和设备运行成本角度分析沼气拖动鼓风机和沼气锅炉的应用效果,确立夏季优先运行沼气拖动鼓风机、冬季优先运行沼气锅炉的经济运行方案。从污泥消化系统全局角度分析提高污泥产气率、减小产气量波动、提高设备完好率是降低沼气生产、使用成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区内建设的5座污泥处置中心已陆续全部投入使用,沼气产量稳步提升,急需扩大沼气利用规模,充分发挥沼气能源价值。通过分析污泥产气率、产气量等,确定沼气利用规模;探讨多种沼气利用形式,确定采用沼气发电的方式。根据发电机对燃气特性的要求和气源性质,确定生物脱硫+一级增压+干式脱硫+二级增压+除硅氧烷的沼气处理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8.
热水解厌氧消化工艺可提高污泥的水解效果和有机物降解率,增加沼气产量;杀灭污泥中病菌;缩短厌氧消化的停留时间、提高消化池内的污泥浓度,节省占地面积和土建工程投资;同时使消化后的污泥易于脱水,污泥体积减少。与传统的厌氧消化工艺比较,热水解厌氧消化工艺强化了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目标,当与后续热干化工艺结合时,可降低运行成本。从热水解技术的原理和形式出发,结合实际工程方案,对热水解厌氧消化工艺的可行性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高安屯污泥处理中心工程处理规模约1 850t/d,采用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工艺,是亚洲最大的采用该工艺的污泥处理中心。通过对污泥接收系统、热水解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板框脱水系统及沼气脱硫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该污泥处理中心在方便运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进而强化了污泥稳定性、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搅拌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在消化池池型和搅拌方式方面,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试验主要针对沼气射流搅拌进行研究,选择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搅拌工况.本论文的试验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对搅拌频率进行研究,第二阶段对搅拌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个较佳的搅拌运行工况.试验中与沼气射流搅拌并行泵循环搅拌的试验,同时对不同搅拌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沼气射流搅拌比污泥循环搅拌的效果要好,在这种搅拌方式中,每4h进行一次适量的搅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内建立了污水初沉+初沉污泥厌氧消化的新工艺中试装置:通过溶气气浮技术产生有机质更为丰富的初沉污泥,然后用初沉污泥进行中温厌氧消化。经试验研究发现,初沉污泥的TS和VS去除效率均高于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所获得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42%和50%。此外,由于沼气产率受到消化系统中VFA浓度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先逐渐升高,再逐渐减低,并最终稳定的变化趋势,平均沼气产率达到866mL/gVS。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石家庄市桥东污水处理厂卵形厌氧消化池的详细启动过程,包括消化池的启动顺序、种泥的投加与培养、沼气系统等,总结了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池的启动运行经验,探讨了提高污泥培养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评估了不同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配比条件下的协同厌氧消化性能,如产水解、产酸、甲烷情况、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以及消化沼液的脱水性能。确定了协同厌氧消化系统中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最佳混合比例。研究结果表明,从产甲烷量的角度,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最佳物料配比为1∶0.5,其中单位沼气产量为991.7 mL/gVS,甲烷产量为527.6 mL/gVS;从协同效益的角度,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最佳物料配比为1∶1,其协同效益高达315.3%。协同厌氧消化组消化过程中的VFA浓度都在正常范围内。污泥和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后的毛细吸水时间与污泥单独消化组相比变化不大,表明餐厨垃圾添加不会对共消化组消化沼液的脱水性能造成显著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沼气热电联供情况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经消化后会产生沼气 ,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生化沼气是非常理想的再生能源。介绍了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对生化沼气进行利用的途径 ,即沼气内燃机 余热回收 发电机组。对沼气的来源、质量、数量要求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了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同时 ,对沼气利用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优化设计与运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典型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进行调研发现,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在总结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调试与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厌氧消化工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厌氧消化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以促进工艺设计优化,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沼气自动提升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研究生 :吕卫利 导师 :陈吕军(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0 0 0 84 )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玉米淀粉废水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研究 ,探讨了利用厌氧絮状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方法、运行特性及运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①利用厌氧絮状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 ,均可成功地启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②本次生产性试验的反应器有效容积为 110m3 ,反应器直径 3m ,反应器高 16m ,处理能力为 18m3 /h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 1h。当进水COD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厌氧消化由于有很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保证消化池的平稳运行成了当今污泥处理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还处在实验室模拟阶段。本文从运行管理角度出发,以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消化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实际可控的参数对沼气组份的影响,从而对消化池的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的安全性问题更加凸显.与此同时,由于污水水质及水量变化,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处理系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对运行稳定性提出较大挑战.通过对污泥处理过程及出泥泥质特性分析,明确了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工艺在污泥稳定化及病原体灭活方面的优势.通过梳理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污泥高级厌氧消化系统应对低负荷运行的具体举措.此外,针对污泥运输及后续利用环节,介绍了人员防护及区域消杀的建议.以期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环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泥稳定化处理的不到20%,在污泥稳定化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同时可利用沼气资源。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的编写,介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厌氧消化技术、能源消耗和厌氧消化排放的污染物,为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热水解厌氧消化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污泥处理新的发展应用方向。选取小红门污泥处理中心项目的运行数据,比较热水解厌氧消化与常规厌氧消化的运行操作、进泥泥质、消化效果、产气量、沼气成分、附属系统等的差异,分析项目运行中存在的负荷、余热利用问题,总结热水解厌氧消化的运行特点,提出建议及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