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创业板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功不可没。由于创业板缩短了企业从创业到上市的时间,从而使那些在银行系统下难以获得融资的企业可以更早地走上资本市场道路。然而创业板是一个高风险的证券市场,其风险要远远大于主板市场。面对如此高的风险,要使创业板健康运行,会计信息披露是关键,这有助于化解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的风险。①本文从创业板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会计信息的披露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有关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徐光锋  张政 《商品与质量》2011,(S6):116-117
分拆上市是上市公司通过资本的运作手段对其具有独立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部分资产进行整合使其公开发行新股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并运作上市的过程和结果。证监会允许创业板分拆上市对证券市场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二板市场为各个高新行业带来的机遇。为了完善我国创业板分拆上市制度,应该对分拆上市市场上的相对主体监管机构和投资者进行合理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和打击欺诈和垄断行为,保障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归纳、分析目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最能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几个关键环节(法规体系、监管体制、上市公司等)着手,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接连出现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信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本文从分析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改善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监管,以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证券市场能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市场作为我国新兴的证券交易所市场,由于其高增长特征而在股市中表现良好。然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量大股东减持套现现象频繁发生,使得整个证券市场不稳定。同时大股东减持造成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直接影响着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大股东依法减持对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公开数据研究创业板大股东减持的动因及影响。最后,从如何防范大股东违法减持的角度对监管者、普通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提出建议,以求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维持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检验了媒体报道总量和媒体负面报道量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督促进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媒体报道对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在中西部地区,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媒体负面报道与东部地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证结果也证明媒体报道对国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相关性很小,但媒体负面报道对非国有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改善却有很强的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具有控制权,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为获得更大利益,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交易行为在二级市场买卖上市公司股票变得异常容易,所以加强对大股东交易行为的监管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的监管制度对大股东合法交易行为的限制存在数量、期间、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不足,对大股东的非法交易行为的监管制度也存在多方面缺陷。当前应加强对大股东交易行为监管的立法,同时应重点完善大股东信息的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交易行为监管制度、子公司交易母公司股票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分析后提取的信息。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会计信息占70%以上,对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十几年的制度建设,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但与美国等信息披露制度较为完备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总体意愿也较低,从而导致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水平普遍较低。透明度不高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利益相关者的使用,同时也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证券市场逐步扩大,上市公财务信息披露问题显示日益重重要,它直接着投资人和债公人的权益,本文介绍了目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如会计信息破碎虚假问题,信息披露不规范等,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评价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选择,减少投资风险,运用SPSS软件对创业板市场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在众多的财务指标中找出几个公共因子,计算因子得分,从而得出28家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因子得分及排序,进而对28家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的决策主要依赖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而言,环境信息的披露质量必将影响企业价值。以我国重污染行业中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得出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衡量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即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运行效率等的关键决定因素。通过选取深圳A股31家上市公司(PEG数值在0.99~1.01之间)2010年年度报告作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52家纺织类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市场反应进行分析,发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使得企业在资本市场中产生短期的超额收益,但在较长时间段没有得以维持.说明纺织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足,这与纺织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方式及内容有关,纺织企业应切实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并规范其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不对称等理论,以我国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通过融资约束和绿色创新间接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其并行、链式中介效应均表现为显著的促进效应;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重污染企业、民营企业、两职分离企业以及应规披露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了证据,有助于增进对二者间作用关系的理解,丰富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核算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与企业财务绩效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选取我国长江经济带重污染行业75家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样本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各条目分析来进行量化评分,实证分析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会对财务绩效产生滞后性的正面影响,企业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文章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10—2016年间发生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而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成员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何管理债务重组企业盈余调节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深市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实证检验股权结构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越小、法制水平越健全的地区,上市公司越自愿披露更多信息;股权结构在制度环境较好情况下,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更大,并且...  相似文献   

18.
以2009年陕西省2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共压力细分视角,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来自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高度显著正相关,投资者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关系不显著,而债权人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高度显著负相关.上述结论表明,政府压力是当前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动力.政府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应努力提高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9.
非财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沪深两市被ST的62家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同时选择相同口径的62家非ST工业企业作为配对样本,采用均值显著性分析、多重共线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非财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上市公司ST问题的研究中应综合考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将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有效结合建立预警模型将更好地预警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