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阐明双向同步拉伸工艺对聚酯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切片进行挤出铸片,并在不同拉伸温度、拉伸倍率和拉伸速度下进行双向同步拉伸制膜,研究了拉伸工艺对聚酯薄膜的拉伸行为、拉伸取向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拉伸温度的提高,聚酯在拉伸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减小,聚酯薄膜取向度降低,结晶度降低,但晶粒尺寸增加,薄膜雾度升高;随拉伸倍率的提高,拉伸应力增大,取向度升高,结晶度升高;随拉伸速度的提高,拉伸应力增大,取向度升高,结晶度升高,但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薄膜雾度相当。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流延聚丙烯高温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捕捉到了应力波动,即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发生复杂波动的现象,通过试样拉伸前后结构的DSC和WAXD表征,发现拉伸后试样的熔融行为和结晶结构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认为应力波动主要与高温条件下拉伸过程引起的试样的应力诱导结晶有关,为了避免应力波动,提高拉伸速率时,应使其聚物的序列分布均匀,即乙烯链能均匀地插入丙烯主链中,打乱丙烯链段的边疆性。以降低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实现高速稳态拉伸。  相似文献   

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重复挤出对等规聚丙烯(iPP)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iPP在不同温度和单轴拉伸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响应.结果表明:iPP的蠕变响应与其重复挤出导致的结晶度、球晶尺寸及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的竞争作用有关.随着挤出次数增加,iPP的结晶度提高,球晶尺寸先显著减...  相似文献   

4.
张艳  丁永红  俞强  刘文虎 《塑料工业》2012,40(11):107-110,117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中加入无机微粉填充剂硫酸钡(BaSO4),利用流延拉伸法制备了PET反射膜;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镜像光泽度计、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测试仪器研究了拉伸温度、拉伸倍率及拉伸速率对无机微粉PET反射膜的反射性能、光泽度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拉伸温度为90℃、拉伸倍率为4倍、拉伸速率为400 mm/min时,能获得高反射率、较好光泽度的反射膜;拉伸使得膜的玻璃转变温度升高,冷结晶峰减小且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对结晶速率不同的PET薄膜进行不同应变速率下单轴和双轴(包括同时和依次拉伸两种方式)拉伸研究。拉伸温度为90℃和100℃。以拉伸时的断裂面积比R和应力发展来表征样品的拉伸行为和可加工性。结果表明,结晶速率较低的样品拉伸时有较大的R值和较小的应力。这些对加工是有利的。两样品拉伸行为上的差别可认为是拉伸时结晶取向效应引起的结构变化的程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微注塑模具型腔末端增设溢流槽,提高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体在充填过程中的剪切速率。利用Moldflow软件对熔体在两种不同构造模具中的充填行为进行模拟,验证了增设溢流槽对于提高剪切速率的可行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显微偏振红外和拉伸试验对制品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溢流槽有助于提高制品的结晶度和制品剪切层分子链的取向度,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7.
原位聚合法制备PET/纳米氮化钛改性材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氮化钛改性PET材料.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纳米氮化钛改性PET材料结晶行为和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用Jeziorny方程对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和万能试验机等研究改性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氮化钛粒子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改变了PET的成核机理,提高了PET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改善了PET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PBT)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了冷却速率对PET/PBT滑/石粉(Talc)成/核剂(P250)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对其数据分别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PET/PBT共混物在加入滑石粉后相对结晶度(Xc)有所下降,但是结晶速率提高;PET/PBT/Talc体系单独引入成核剂体系效果更优;PET/PBT/Talc/P250体系随降温速率的增大,结晶度下降,结晶速率加快;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Ozawa法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薛平  毛旭琳  丁文赢 《中国塑料》2008,22(12):53-57
采用一种新型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成型技术—固相挤出成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制品成型前后内部微观结构变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不同挤出温度与口模拉伸比对挤出制品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熔融挤出成型,固相挤出成型制品光滑、透明、密度较大;制品内部产生大量的微纤结构,结晶度提高,分子链取向增强,拉伸强度提高了2.7~4.5倍,拉伸弹性模量提高了42倍;另外,熔点上升了3~5 ℃、熔融焓及结晶度分别提高了8~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探讨了不同配比的PET/MMT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并用Avrami方程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MMT加入量为质量分数1.2%时PET的结晶度最高;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过后的MMT在加入量为1.0%时PET结晶度最高;抗静电剂会降低PET的结晶度。k值和MMT加入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t1/2成不断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董兴广 《广东化工》2011,38(4):111-113
为了系统研究干喷湿纺中聚丙烯腈初生纤维的拉伸行为,利用SEM、纤维强伸度仪、XRD等手段,分析了凝固浴拉伸比、拉伸速率、微观结构和缺陷等对初生纤维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喷湿纺中,凝固浴拉伸比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初生纤维的结晶度和断裂延伸率;同时发现,初生纤维内外部的缺陷以及拉伸的速率对初生纤维的断裂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3种双峰聚乙烯管材专用树脂进行了结构性能及毛细管流变行为、拉伸流变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双峰管材专用树脂熔体流动速率低(0.23~0.25 g/10 min),结晶性能好(熔点128℃以上,结晶温度115℃以上,结晶度大于6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不同管材专用树脂的结构差异决定了其流变加工性能。少量低相对分子质量尾端组分对挤出流变行为的影响显著,可以降低低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和压力。提高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所占比例,比增大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对提高熔体强度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研究了PP粉粒径大小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大小对PP粉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结晶温度、结晶速率、成核能力、力学性能等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粒径的减小,PP粉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熔体流动速率逐渐增大;结晶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升高,成核能力增加,起始结晶速率增大,晶粒更加细化均匀;但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了尼龙6材料。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尼龙6材料进行了10,20,50 mm/min三种不同速率的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尼龙6的屈服强度略有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和断裂能则大为减少。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拉伸后试件的结晶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颈缩区有新的晶型生成;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结晶度也随之增大,当拉伸速率为50 mm/min时,其颈缩区结晶度比初始结晶度提高了27.5%。  相似文献   

15.
刘洋 《云南化工》2018,(1):14-15
纳米聚酰胺6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影响其结晶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冲击仪研究不同的生产工艺和降温速率对纳米聚酰胺6结晶温度的影响及结晶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生产工艺的不同会导致其结晶温度和材料的结晶度有很大的差异;降温速率对纳米聚酰胺6的结晶温度影响也较大,降温速率越大,结晶温度也就越低,结晶度越高,且不是成正比变化;结晶度越高,纳米聚酰胺6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就越低,且对其影响程度不成正比关系,反之结晶度越低,纳米聚酰胺6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越低。  相似文献   

16.
PET/纳米凹凸棒母料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备了纳米凹凸棒母料(NAMB),并将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T/NAMB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AMB均匀分散在PET基体中呈"海-岛"结构,它的加入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而对拉伸强度影响不大;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17.
以可膨胀物理微球Expancel 920 DU 40为发泡剂,通过物理共混和化学交联的方式制备了发泡杜仲胶(EUG)/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状记忆材料,从而实现了轻量化。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不同共混比的发泡EUG/HDPE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晶熔融行为、物理机械性能和形状记忆行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DPE用量的增加,发泡EUG/HDPE形状记忆材料的交联程度和拉伸强度降低,定伸应力增大,物理机械性能与材料内部的交联结构、晶区、泡孔等微观结构密切相关;HDPE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发泡程度增大,EUG相的熔融温度和相对结晶度随HDPE用量的增加而降低,HDPE的相对结晶度增大而熔融温度基本无变化;随HDPE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刺激响应温度升高,形变回复速率减小,热致形变回复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万能试验机、差式扫描量热仪、高温凝胶渗透色谱仪等仪器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生产的聚丙烯拉丝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拉丝料的结晶度、等规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其力学性能、拉丝过程影响明显;其中,PP 2#样品的结晶度为44.8%,等规度为96.8%,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4.91,有利于拉丝成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进行熔融混炼,考察了不同熔融混炼条件下PET的降解行为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条件的熔融混炼过程均导致PET降解,而降解速率和样品含水率密切相关;PET的降解不仅导致其结晶速率提高,也将导致其球晶晶片厚度增加和结晶度增大;PET的结晶峰值温度(Tcp)、结晶起始温度(Tonset)和结晶结束温度(Tendset)与其特性黏度\[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表现为\[η\]越小,Tcp越高,结晶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20.
通过挤出、压延和拉伸等工序制备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微孔膜的微观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广角X衍射(WXRD)表征了拉伸前后聚四氟乙烯结晶度的变化;研究了拉伸温度、拉伸倍率和拉伸速率对微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具有小岛状结点和与拉伸方向平行的微细纤维组成的微观结构;拉伸使PTFE的结晶度显著降低;拉伸工艺是制备微孔膜的关键因素,拉伸温度220~320℃,拉伸倍率为8倍时,微孔膜的最大拉伸强度可达8.5MPa;此外较大的拉伸速率可获得尺寸分布更均匀的微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