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而地域文化又决定着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走向。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提倡突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创作之时,如何从传统民居建筑中发掘其深层的文化传承基因,继续传延地方民居的风貌特色,努力追求建筑与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与协调,是研究者和设计者面对的现实。文章结合实例,从分析、发掘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及其传承基因入手,将如何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汲取精华,灵活地借鉴移植运用到新民居设计中,力求创造出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综合体现了某一个地区的地理、历史与文化,陕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与建筑形式就是其地理、历史与文化的综合体现。陕南地貌较为复杂,多为山地,水系较多,构成了多山多水的地貌特征。陕南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营造了独特的居住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大批的陕南民宿及古镇景区兴起,因此应加强对其地域性特征的体现。文章以终南山寨为例,对陕南传统民居材料方面的传承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区特征,这些特征描绘着居民的集体记忆,凝聚着文化和民族内涵。集体记忆也是民族的记忆,这些记忆代表着这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为此,将地域文化注入设计,探索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的改造,重拾找民族的集体记忆。研究主要以新班章村寨村落风貌提升改造为例,分析传统民居形式与传统装饰的文化内涵,将哈尼族文化融入景观和建筑改造,从中寻找村落居民居住环境的新路径,为哈尼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路径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聚居于云南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其所创造的"蘑菇房"传统民居,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至今仍广为居住,不但适应于当地干热少雨、坡度较陡的自然山地环境,而且其独特的建筑外形与周边稻作梯田相映成趣,贴切地反映出哈尼族对所处自然环境的认知和选择。面对经济发展影响,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去看待和传承这一独特的传统民居形式及其独特的居住文化,本文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民居的设计,试图把在设计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5.
"新江南建筑"是在功能上满足现代需求、在形式上立足于传统江南民居要素的传承,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江南建筑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展现传统建筑风貌的新建筑形式,而新江南建筑外观设计中的要素即为江南传统民居中反映地区传统建筑风貌的特征形式要素。文章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新江南建筑外观设计的要素进行评价分析,将这些要素在新江南建筑外观设计的运用中反映建筑传统风貌的作用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以对今后的乡镇建筑设计实践以及江南地区的传统风貌塑造进行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族传统民居建筑经过漫长发展,凝聚着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研究从哈萨克传统民居木屋分类、材料应用、空间形态、构造方法、建筑装饰等方面进行解析,总结出其建筑特征。哈萨克族传统民居木屋与地理环境浑然一体,体现出生态建筑概念,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被借鉴,实现保护自然环境、地域风貌的目标,推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迪  刘卫国 《城市住宅》2016,(11):60-63
正石堰坪村是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一个入选国家传统村落的土家山寨,村落风貌完整、布局考究,风景宜人,建筑形态丰富,人居环境极具民族地域特色。通过实地调研对该村的村落文化内涵、景观及民居建筑、传统人居方式进行研究,挖掘思想根源,总结其在营造村落人居环境方面的经验,进而指导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船为家、海为田、贩番为命的古泉州人在对外航运贸易中,开创了迄今仍影响深远且时代生命力愈发旺盛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对外密集的文化与贸易往来中,受它国建筑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影响,本土传统建筑的材料、形式、结构与装饰元素无不印刻着特色鲜明的海丝文化印记。在新时代背景下交通建筑创作如何实现传统建筑元素的当代转译,形成既有海丝文化视域下的地域风貌,又富有时代特征的交通建筑,本文将梳理设计团队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村落风貌和民居建设亟需科学的管控与引导。以衢州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为调研对象,在案例分析、类比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地域性风貌特征,从总体风貌和建筑风貌两个维度制定设计导则,研究结果对衢州地区的村镇建房风貌管控、地域风貌延续、场所认同感加强及环境宜居性提升方面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黄晓通  叶步云 《规划师》2009,25(12):47-50
阳朔东岭片区竹筒楼建筑立面改造,以广西传统民居风貌为设计出发点和依据,结合语言符号学、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将旧城区更新条件下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与地域文化及民居文化有机结合,以屋面、披檐、窗楣、阳台为重点进行改造,使阳朔西街“小青瓦、白粉墙、青石板、木吊脚楼”的桂北民居风格得到延续和重塑。  相似文献   

11.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峰  朱昌廉 《住宅科技》2003,(2):30-32,35
重庆吊脚楼民居是重庆地区独特的山地地貌特征与传统文化长期融合演化的结果,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个性,在当前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运用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文章针对重庆吊脚楼民居与环境结合的特点,从相关环境,整体风貌,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吊脚楼民居保护与改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各地、各城市的传统民居在造型上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南京由于独特区位和区域中心的地位,其传统民居既有兼容性、包容性,又有自己特有的简洁、精细、沉稳、素雅、平和与淡朴的造型特征。文章从建筑外观、布局特征、建筑构架等几个方面对南京传统民居与江南各地民居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探寻南京传统民居的结构与外观特征,以此为例对当前地方传统民居建筑更新改造提出若干置疑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昱 《中外建筑》2008,(2):96-99
宋氏小洋楼从建筑形式上来说,既有浓郁的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特征,又兼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保护和研究闽南宋氏民居建筑,对于地域文化的发掘和区域品牌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民居建筑是村镇风貌的精华,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对其辐射的小城镇自然环境、建筑遗产及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文章以传统民居的物质要素和文化要素保护研究为前提,在对上海市川沙镇"内史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保护与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传统民居风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城镇化建设导致城市传统街区肌理消失,特别是对其中传统风貌建筑破坏的问题,该文以广州荔湾区兴龙街社区的概念改造设计为例,以民居文化的空间转译为核心理念,从规划设计到建筑设计,全方位探讨了广东传统民居竹筒屋改造设计的可能性,提倡一种通过对传统民居文化进行解构重组,以此引导空间再生的可持续改造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典型文化区域进行研究较为成熟而对多元文化交错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不足的现状,对理论上的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传统村落研究以及实践上的传统民居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反思,提出相关部门应该对多元文化交错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加大关注力度,着重对其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与演变机制进行研究,厘清以传统文化为支配的传统民居谱系之建制,以期还原中华传统民居建筑的完整风貌。  相似文献   

17.
哈尼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云南元阳作为哈尼族重要的聚居地,保留了较完整的哈尼族建筑体系、村落布局以及高山梯田文化。哈尼族注重图腾文化,这是哈尼族将传统文化具象化的重要体现,哈尼族以蘑菇房为主要的建筑形式,建筑布局顺应地势,完整地体现出了哈尼族的传统文化。本文以元阳哈尼族小镇建筑改造为例,对哈尼族建筑元素符号进行分析,总结出哈尼族元素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适应性运用。  相似文献   

18.
干栏式木构民居一直是广西、湖南、贵州等地侗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侗族建筑的代表。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下,传统民居的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和挑战。本文结合通道皇都侗寨的建设情况,针对侗族村寨中因无序建设导致村落整体风貌散失的问题,要求建筑更新需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以达到既不失传统特色,又融合现代文明的目的。建立新建筑的建设引导模式和老建筑的改造模式,对于以木结构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聚落环境的整体风貌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洁  杨大禹 《华中建筑》2012,30(6):152-156
传统民居作为生活的容器,其平面格局是各民族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及风土人情最直观的体现,是不同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达。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有着彼此不同的平面格局,而同一个民族因其所居住的具体环境不同,受居住地周边其他民族建筑文化影响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平面格局适应其生活。该文以云南不同地区的哈尼族传统民居为实例,对比其所在不同地域环境下形成的多种民居平面格局,具体分析其背景与原因,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哈尼族传统民居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以及其所包含的地域性与文化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会民居专业委员会并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民居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1994年5月26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传统民居文化价值.历史理论与工艺技术,以及新民居的创作与发展。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和香港地区的专家以及美国教授等142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57篇,有29篇在大会上交流。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南充、问中两座文化名城.对两座古城的风水环境和地方文脉传统风貌颇感兴趣,同时就古建筑修复、园林造景、民居保护、景观生态、山水格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