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沿河县黄泥坡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南缘,黔北台隆—遵义—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区内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相,Pb、Zn元素背景值高,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以黄泥坡铅锌矿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等8个矿体为研究对象,从赋矿地层岩性、控矿构造、围岩蚀变、铅锌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石及矿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研究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讨论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结合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提出了F_5及F_7含矿断裂带深部2个重点找矿靶区,可指导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
沱沱河铅锌矿集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北坡,是全国设立的首批(47片)国家级整装勘查片区之一。该矿集区不仅是青海省铅锌多金属基地的核心区,也是三江北段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集区,其中已发现4个铅锌成矿带及40余处铅锌矿床(点),矿集区内不同的地质单元显示了不同富集元素组合,各成矿带均以Pb、Zn为主要成矿元素,但伴生元素差异明显,三叠纪、二叠纪地层是区内比较重要的成矿层位。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低压、浅成等特点,具有多期次、多阶段及多来源的富集特点。沱沱河地区矿床规模的大小与异常的规模强度有着密切关联,几乎所有的铅锌矿床及矿(化)点均位于铅锌地球化学省范围内;在总结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该矿集区有望成为一大型铅锌矿产资源基地,并划分了5处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其中以纳保扎陇-多才玛-布玛浪纳铜铅锌找矿远景区最具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位于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沱沱河地区的雀莫错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二叠纪拉卜查日组碳酸盐岩,是铅锌矿的有利源层,相对富集Pb、Ag、Zn、As、Sb、Cd等成矿元素;2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次级断裂构造与矿化关系密切,伴有硅化、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3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低盐度和低密度等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石同位素特征反映出成矿流体有岩浆热液活动的参与;4目前所发现的8个铅锌矿体中,Pb品位为1.65%~7.17%,Zn品位为1.13%~5.7%,Pb+Zn(334)金属量为18.88万t,矿床达中型规模,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内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并从地层、构造、蚀变、矿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铅锌矿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沿河县黄泥坡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南缘,黔北台隆—遵义—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区内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相,Pb、Zn元素背景值高,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以黄泥坡铅锌矿床(1)、(2)、(3)、(4)、(5)、(6)、(7)、(8)等8个矿体为研究对象,从赋矿地层岩性、控矿构造、围岩蚀变、铅锌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石及矿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研究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讨论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结合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提出了F5及F7含矿断裂带深部2个重点找矿靶区,可指导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盛冲Pb-Zn-S矿床处于铜陵矿集区中东部,位于扬子陆块的下扬子凹陷中部,大别造山带的前陆褶断带上,属下扬子凹陷中的贵池—繁昌隆起的一部分。矿床位于狮子山矿田(Cu、Au、Pb、Zn、S)与新桥矿田(Cu、S)之间,为重要的Pb、Zn、Au、S成矿带,成矿潜力巨大。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大理岩与白云石大理岩之间及石炭系中统黄龙组与泥盆系五通组上段之间的层间破碎带中;区内潘冲岩体(闪长斑岩)系成矿母岩;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Pb-Zn-S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矿区找矿潜力,供区内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景谷正兴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成矿区,兰坪—思茅Cu、Pb、Zn、Ag多金属成矿带,为一中—大型矿床。该区二叠系—白垩系有多组地层为Cu、Pb、Zn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主要的导矿构造为大文育—跑马田大断裂。首先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认为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地层中,其中,羊八寨组中的层状凝灰岩为区内铜矿重要的赋矿岩层之一,硅化、褐铁矿化与成矿有直接关系;然后通过对该矿床进行地质填图、槽探、钻探及物化探等工作,并结合区内矿产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结果,讨论了矿床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应属受构造、地层、岩性联合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床的构造、岩性、围岩蚀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供区内进一步开展铜铅锌多金属矿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的狼山—渣尔泰山矿集区为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中元古代喷流—沉积(Sedimentary exhalative,SEDEX)型矿床成矿带。通过系统分析该成矿带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总结了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勘探研究进展等找矿信息,并从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等角度总结了不同尺度的找矿标志。然后提出了包含查找同沉积期火山岩分布、辨认含矿构造、寻找围岩蚀变、查证物化探异常、实施工程验证等环节的找矿勘探思路,构建了多源信息-多因素耦合综合找矿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狼山群第二岩组(Pt2ls2),近矿围岩蚀变(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重力梯度带以及中—高磁性、弱极化、中电阻异常,Cu、Pb、Zn、Ag物化探综合异常等要素,并对区域范围内的找矿远景区进行了圈定。最后通过系统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典型SEDEX型矿床的勘探研究进展,对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狼山—渣尔泰山矿集区SEDEX型铅锌矿床后续勘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然者涌-东莫扎抓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分析了东莫扎抓、然者涌和阿夷则玛3个研究程度较高的矿床的矿体赋存规律,矿石结构构造和矿床成因类型。再结合资源形成地质背景和时空分布特征,划分出了拉美曲-阿夷能Cu、Pb、黄铁矿、石膏;巴纳赛-龙哇莫果Cu、Pb、Zn、Ag;东脚涌-俄弄 Cu、Pb、Zn、Au、Ag;阿阿牙赛-东莫扎抓Pb、Zn、Ag、Cu等4个成矿远景区。在该四个远景区内除了已发现的17处矿(床)点外,又新发现矿点8处,成因类型以热液型、沉积型矿(床)点为主,次为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综合研究认为,然者涌-东莫扎抓地段具有较好的Cu、Pb、Zn多金属成矿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王慧  张伟  ' target='_blank'> 《中州煤炭》2023,(4):166-173,181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扬子板块西南缘,属三江成矿带。区内构造发育,显示出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是我国重要的Au、Ag、Cu、Pb、Zn、Mo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目前该区由于缺少找矿方向,导致区内找矿工作一直未有重大进展,制约了下一步探矿工程的部署。基于此,通过对研究区开展激电中梯地球物理及土壤地球化学等相关研究,结合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控矿特征,对矿区进行综合找矿前景的分析研究,指明矿区找矿方向。激电中梯地球物理特征结果显示,矿化异常多表现为低电阻率与高视极化率的球物理异常特征,因此低电阻率与高极化率的异常特征可作为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研究发现,Au、Ag、Cu、Pb、Zn、Mo等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因而这些元素可作为矿化的指示元素。此次研究在矿区范围内共圈定了3个成矿预测区和3个远景预测区,为矿床的勘探和开采等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西天山博罗科努Au、Pb、Zn、Cu、Mo异常带是新疆最重要的金及有色金属多元素异常带之一.目前,在该带莱历斯高尔-肯登高尔预测矿集区东段色勒特果勒矿区进行综合研究和矿产勘查并取得了找矿进展,新发现铜、金多金属矿产地两处,确立了色勒特果勒是一个以接触带和层间矽卡岩型铜钼矿为主,共伴生金、钨矿,兼有破碎蚀变岩型铜钼、金矿的铜多金属矿复合型矿床,成矿形成系列,其远景规模有望达到中型以上.论述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成矿规律研究,根据大中比例尺遥感地质解译、地质物化探测量成果进行了找矿预测,划分了7个找矿靶区,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苏布拉格地区位于奥尤特—古力库金、铜成矿亚带,已发现巴彦门德敖包南、图拉格东、乌讷格听塔拉等Zn、Ag、Cu、Pb多金属矿化点6处,成因类型以热液型为主。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以及控矿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认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断层附近及其所夹安格尔音乌拉组和宝力高庙组地层为最主要的含矿层位。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及矿产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找矿模型,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复兴屯2区银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属突泉—翁牛特Pb、Zn、Cu、Mo、Au成矿带,矿体呈近东西走向主要赋存于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矿区共圈定3个矿段,82条矿体,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矿床成因类型为受火山构造控制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矿体特征,进而浅析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建水县岩风洞铅锌矿区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水县岩风洞铅锌矿区地处云南省南部山区,位于老鹰窝-岩风洞铅锌、钼铅、铁、钨成矿远景区内,矿区矿化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硅化蚀变明显。区内断裂及破碎带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沉淀、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今后找矿方向应注重在位于燕山期花岗岩与下三叠统永宁镇组(T1y)白云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型Pb、Zn、Ag、W、Sn、Mo等矿床,以及矿区的中部地区及矿区北部的杨朝冲地区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Pb、Zn、Ag、Cu矿床。  相似文献   

14.
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藏南锑金成矿带内最重要的热液脉型矿床之一,在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矿床控矿因素以及已发现的隐伏矿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认为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近SN、NW—SE向高角度正断层控制,陆热组(J1-2l)地层及矿区南部的错那洞淡色花岗岩穹窿共同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已成功勘查出隐伏矿体的特征归纳了综合找矿预测标志,即地表铁帽露头、土壤地球化学强异常(Pb+Zn强异常)、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AMT)剖面上明显的电性突变界面(含矿断裂构造),并进行了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在40#勘探线以东发现了类似的综合异常带,并圈定了找矿靶区。研究结果表明:扎西康矿床是以断裂构造为主控因素的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找矿预测方法在隐伏矿体勘查过程中成效显著,所圈定的找矿靶区可作为矿区下一步找矿勘查的重点工作区。  相似文献   

15.
赞皇铜多金属矿勘查区位于太行山南段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内,目前已发现的铜矿(点)众多,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矿床规模较小,主要矿源层为甘陶河群地层。结合该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综合分析了银河铺—双石铺Cu、Ni、Co、Pb、Zn异常带和鸡冠山—郑家峪Cu、Ni、Co异常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特征,认为两者化探异常与地表矿化信息吻合较好。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划分了3处找矿远景区,即马大沟—桃园—槐树庄—银河铺铜矿找矿远景区、方脑—干串沟铜、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井陉县测鱼—南寺及吴家窑铜矿找矿远景区,详细分析了各区的找矿潜力,供该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铍铌钽矿以新泰石棚铌钽矿较典型,为一花岗伟晶岩型小型铌钽矿床。在充分收集山东省铌钽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新泰石棚铌钽矿作为典型矿床进行了实地踏查及综合分析,研究了山东省内铌钽矿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划分了矿床类型,总结了找矿规律,建立了找矿模型,指出了找矿方向,划分了找矿远景区。山东省内共划分找矿远景区2处,并对远景区进行了找矿远景评价,提出了铌钽矿勘查工作的建议。该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山东省铌钽矿床的地质研究水平,可为山东省下一步铌钽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曾公嶂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闽粤沿海中生代锡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西部,粤东中—新生代断陷区—莲花山深大断裂西侧,其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盆地内及周边已发现有多个矿(床)点,与火山成矿作用有关,具多阶段的多金属矿化特征,矿种类型包括Sn、Pb、Zn、Sb、Cu、Ag等。从曾公嶂中生代火山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结合区内典型矿(床)点地质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总结了该区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为本区下步勘查工作提供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孙雨  神元  鲁正清  彭琼斌 《金属矿山》2018,47(1):128-136
河南省卢氏县三官庙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卢氏-栾川陆缘褶断带中西部,为寻找钼钨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经过去量纲标准化的Euclidean距离法对三官庙矿区进行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预测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按相关元素组合、亲疏关系、成因联系将元素异常组合分为Mo-Cu-Zn-Pb-W元素相关性异常、As-Sb-Hg-Ag元素相关性异常和Bi异常,有效解决了化探工作中因元素线性相关性不佳而导致R型聚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将元素相关性异常和单元素异常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找出了主成矿元素Mo、Zn、Pb和伴生元素Cu、W。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区综合异常特征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分别采用了1∶1万高精度磁法扫面、槽探法以及钻探法对找矿靶区进行了验证和工程揭露。研究表明:①圈定的I类三官庙-赵凹综合异常Mo-Cu-Zn-Pb-W找矿靶区、Ⅱ类北南沟综合异常Mo-Zn-Pb-W-Hg-As-Cu找矿靶区均为矿致异常,与元素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均为寻找钼多金属矿较有利的地区;②I类找矿靶区Mo品位未达到工业品位,Ⅱ类找矿靶区Mo、TFe品位均达到了矿床工业品位(w(Mo)最大为0.28%,w(TFe)最大为46.1%),为寻找钼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③矿区内形成中-高温热液和斑岩-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床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20.
董家埝银矿是近年来在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南缘发现的一个银矿床。矿(化)体产出于太古代太华群或中元古代管道口群与中元古代小河花岗岩体接触带,矿体呈陡倾斜较规则脉状产出,具分枝复合现象。综合其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区域典型矿床类比研究表明:其矿床类型为热液脉状银矿床,对比相似矿床推测其矿床成因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年代为晚中生代。矿石中Ag、Pb、Zn多金属共生,Ag/Au比值很高,不出现Au的富集,Pb/Zn比值1,是一个以银为主,伴生铅、锌的矿点。构造破碎带、铅锌矿化、烟灰色硅化、绢云母化等矿化蚀变、民采坑以及银铅锌元素异常组合是其重要的找矿标志。为矿区及其小河岩体南缘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