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7,(11):116-117
以内蒙古气化采煤某试验场测氡数据为例,研究煤气化过程中土壤氡变化规律,反映煤气化燃烧状态。对土壤氡数据进行趋势面分析,以不同拟合次数建立氡趋势面方程,确定最佳趋势面,以氡剩余值圈定土壤氡异常。验证了该方法圈定的氡异常变化与气化进程燃烧区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的地气测量所获取的数据,采用归一化分析和对比试验结果。结合地气数据分析表明:在同一条件下,不同时段所测元素含量,除Zn、Pb、Mn外,其含量均无明显差异,温度、湿度、不同时段对地气测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温度为38.5℃、湿度为16%、时间为15:00时进行地气采集时效果最显著。这为提高地气野外测量的准确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介绍黄沙坪地区地质概况以及地气测量的原理和装置。布置地气测量点,结合地气数据及稀土配分模式,归纳黄沙坪地区铅锌矿地气异常模式,确定地气指示元素为Pb,Zn,Mn,N i,Cd,并预测黄沙坪地区深边部Pb,Zn富集带,为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黄沙坪地区地质概况以及地气测量的原理和装置。布置地气测量点,结合地气数据及稀土配分模式,归纳黄沙坪地区铅锌矿地气异常模式,确定地气指示元素为Pb,Zn,Mn,Ni,Cd,并预测黄沙坪地区深边部Pb,Zn富集带,为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瓦仍孜拉一带位于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西端的昆仑山腹地,位于帕米尔构造结东侧,横跨3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出露地层以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岩群、志留系温泉沟群为主,通过1∶5万地球化学普查共圈定单元素异常123处,综合异常7处,进一步明确该区找矿方向、主攻矿种、目标地层等。  相似文献   

6.
唐桢  周四春  万志雄 《现代矿业》2012,(10):59-61,88
以湖南坪宝地区HSP铅锌矿样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方法对矿石样品中元素含量、模型实验结果和实地地气测量结果进行因子得分研究。通过SPSS软件运用Q型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每种元素的因子得分,分析结果可知矿石样品中元素得分为正的有Mn、Zn、Rb、Sr、Pb、As、Zr;实验结果中元素得分为正的有Cr、Mn、Ni、Cu、Zn、Sr、Pb;实地测量结果中元素得分为正的有Sc、Mn、Ni、Cu、Zn、Sr、Pb;证明模型实验结果与实地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总结出铅锌矿中地气元素组合规律为Sc、Cr、Mn、Ni、Cu、Zn、Sr、Pb;此结论可为野外地气测量结果预测找矿靶区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海涛  初晓强 《中国矿业》2015,24(3):87-91,130
本文应用分形法研究了辽西月明山地区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下限的确定,基于月明山地区1∶1万土壤测量数据,笔者采用分形法对该区域内地球化学金、钼元素异常进行了圈定。通过与传统方法计算出的异常下限进行比较,分形确定的异常下限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多重分形模式可以更好的显示出元素分布特征和富集趋势。通过对元素异常的圈定,初步判断区内发现小型金、钼矿体的可能性较大,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除金、钼外,该方法还普遍适用于其他元素和地质数据,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峪耳崖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矿区基底地层为太古界迁西群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矿体受NNE—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花岗岩。在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利用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采取传统统计法和累计频率法圈定了金矿12个元素的异常范围;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出了Sb Hg Pb As元素组合、Au Ag Bi元素组合、Zn Cu Sn元素组合和W Mo元素组合;再对因子得分进行趋势面分析,较为有效地突出了深层次的找矿信息,更准确地圈出成矿靶区。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Au Ag Bi元素组合和Sb Hg Pb As元素组合为研究区最佳地球化学标志元素组合,下一步地质工作重点应放在矿区中矿带矿体深部及其南部异常高值区,同时布置少量工程在北矿带,以追索与唐杖子金矿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工程地质趋势面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趋势面分析作了一般概述以后,用主要的篇幅列举了趋势面分析的5个应用实例。内容涉及:圈定地下岩溶系统位置;研究坝区岩溶发育差异性;确定水库渗漏途径;了解地下河轨迹;分析软土分布特征。实际工程应用证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6,(10):237-239
运用趋势面分析法获得了氡因地下煤层燃烧引起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残差分析,准确圈定了浅埋煤层的地下火区的位置与范围,相较于计算下限值方法,此法圈定的火区范围更加准确合理。最后,分析了造成浅埋煤层火区低氡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夏日多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测试分析金、银、铜、铅、锌、钼等元素含量,初步归纳区内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银、铅、铜、钼等元素的富集变异系数较大,表明在该区内元素迁移、富集特征明显,是区内重要的成矿(指示)元素。运用多元统计学理论处理分析相关测试数据,总结区内元素的分异趋势。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条件,圈定元素综合异常13处,对重点综合异常HS1综合异常和HS10综合异常进行评述,并据此划分6个找矿靶区,为下步找矿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扩大江西临川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温泉区开展了地球物理勘探(磁法、氡气测量、地噪声观测、电测深)工作。通过各种物探工作,圈定了控制热水的断层破碎带。临川温泉的出露明显地受断层破碎带的控制。大量资料表明,地球物理方法是地下热水勘探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根据综合物探方法推断成果,钻探出了地下热水。  相似文献   

13.
以钻孔与井下巷道原始资料为依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作图分析法及趋势面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圈定了鄂尔多斯色连井2-2上煤层缺失的范围大致为5 km2,砂体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分析研究认为,河流的同生冲蚀造成了煤层的局部变薄与缺失。研究结果显示,可以运用趋势分析法及煤层顶板等厚线图预测煤层冲刷带及减薄带。  相似文献   

14.
结合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商城县观庙金多金属矿区的元素分布特征、相关性及元素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矿区地质背景,圈定了化探综合异常20处,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发现了Au矿(化)体,证明圈定的异常准确、有效,为地质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彭强  张峰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8):140-145
当顺地区属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之青海南山冒地槽带,通过对矿区实施化探测量,圈定了Au、As、Sb、Mo、Cu、Pb、Zn等元素异常区,并探讨各元素化探异常特征;通过元素组合异常特征评价发现Cu-Pb-Zn-Mo元素组合异常套合性较差,而Au-As-Sb元素组合异常套合性较好,并圈定2处综合异常区。化探测量结果的综合研究确定了找矿靶区并指出了矿区具Au、Cu、Mo矿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矿区内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Au、Ag、Cu、Pb、Zn、As、Sb、Bi、W、Mo、Sn共11项元素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共圈定80个单元素异常(Au元素异常7处)和5个综合异常区,异常全部分布在塔斯阔腊岩体内,金元素异常与硅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关系密切。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圈定了找矿靶区,确定了矿区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海  彭秀红 《金属矿山》2013,42(5):110-112
通过对云南大湾金矿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Au与As、Sb、Hg元素呈正相关关系,尤其与As的相关性较好,与Hg的相关性较弱;Au与Cu、Co、Ni 3种元素呈负相关。用R型因子分析法和元素叠加异常法分别对异常进行了组合异常的圈定,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因子得分圈定组合异常能更准确和直观地反映组合异常浓集中心的位置,但圈定的异常范围较大,无法判断明确的浓集中心,利用异常下限划分出来的异常范围较为真实。  相似文献   

18.
地气地球化学方法(简称地气法)通过捕集并测定地下上升气体中成矿与伴生元素来预测隐伏矿,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之一。该法在我国已经研究20多年,但由于其异常物质的来源问题尚未明确,因此,人们对于该方法的有效性还抱有怀疑态度,在不同景观区应用地气法找矿,可以很好地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使本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陷落柱地表氡表气场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陷落柱上方地表氡气场的成因与陷落柱形成过程中的地下水密切相关,在陷落柱中富集的铀、镭元素不断衰变产生氡,氡气在压力梯度,温度梯度,浓度梯度,构造动力等作用下向上运移和扩散,从而形成陷落柱内部及周围的氡气场,这些氡气由下向上扩散,运移、积聚在地表土壤层中,形成陷落柱地表氡气场。  相似文献   

20.
利用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纳米比亚辛克莱EPL4204矿权区的元素分布特征、相关性及元素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全区地质背景,圈定了化探综合异常11处。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发现了Ag、Cu矿化体,证明所圈定的异常准确、有效,说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适合于在纳米比亚西南部地区进行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