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东省肇庆科达合成材料厂和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通过特殊的分散微化工艺和溶液沉淀聚合方法,在我国首家中试生产微胶囊发泡剂及其立体印花浆,于1992年12月通过广东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中试产品 KDL 型微胶囊发泡印花浆质量符合企业产品标准要求,产品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制造微胶囊发泡荆及其印花浆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微胶囊发泡剂及其印花浆”是广东省科委、广州市科委的重点科研项目,由广州市化工研究所承担。微胶囊发泡剂是采用微悬浮溶液沉析聚合新技术把一种低沸点且具有阻燃性的心材用一种低渗透性的高分子膜材通过聚合包裹的。用它制备的发泡印花浆可采用通过的印花技术对各种布质纺织品进行印花。该印花浆粘合力强,可采用各种手段加热发泡,其发泡时间短(30~60秒),温度低(100~140℃)。发泡后的皮膜牢度高,手感柔软,立体感强。广东省科委、广州市科委于87年1月召  相似文献   

3.
起绒印花和发泡印花都是属于突破传统平面型花纹,具有立体效果的印花方法。其中尤以起绒印花产品酷似绒绣,外观华丽,引人注目。这两种印花方法在使用设备及工艺都和一般涂料印花相似,但在印后热处理中,花纹能迅速升高和膨胀,形成立体状态。近年来,起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北京新华印刷厂研制成功的SW-701型物理发泡桨进行印花试验与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发泡浆与涂料共同印花是可行的它不仅工艺简单,生产顺利,降低成本,而且该产品手感柔软舒适。该工艺适用于平网印花,对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的产品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微胶囊发泡剂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新型物理发泡剂,它是由低沸点的囊心和热塑性树脂的囊膜组成的。受热时,囊心液体迅速气化产生内压力,同时囊膜受热软化,在内压力的作用下,囊膜膨胀使体积增大发泡。由于微胶囊发泡剂具有发泡温度低,发泡时间短,发泡无污染等特点而被用来制造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为主要的聚合单体,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第三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利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发泡性能优良、应用更加广泛的物理发泡微胶囊;探讨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入量、单体配比及种类、交联剂种类对微胶囊发泡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微胶囊的耐溶剂性能做了测试。通过比较得出:当GMA添加量为油相质量的7.9%、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比在8∶1时,可得到高温使用的发泡良好的微胶囊产品;对于三种不同的交联剂的使用发现,三官能度交联剂能制备得到发泡性能最优的发泡微球。同时由耐溶剂性能测试发现,制得的发泡微胶囊对二甲苯、异丙醇、丙酮及环己烷溶剂有很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前言近年来,先进的工业国家如美国、日本发明了发泡立体印花浆料,并且迅速推向世界市场。这种印花浆特别适用于胸花、领花、针织内衣、睡衣、床上用品、窗帘、桌布、家具外套等。能给人一种立体感觉而增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发泡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仿麂皮工艺条件。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发泡微胶囊 ,利用发泡微胶囊的发泡特性进行织物仿麂皮整理 ,确定了最佳的仿麂皮发泡涂层配制工艺  相似文献   

9.
发泡印花是一种具有崭新风格的印花新工艺。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纯棉、纯涤、涤/棉或涤/粘织物,能在织物上获得永久性立体图案,能经受一般洗涤和摩擦,手感柔软。发泡印花的原理为利用一种发泡剂同适当的成膜剂、交联剂、乳化糊与着色剂混和后印制于织物上。发泡剂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而释出气体。当成膜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成膜后,将发泡剂释出的气体包裹于皮膜之中,皮膜遂发生轻度膨胀,形成所需要的立体图案。发泡剂可以使用偶氮二甲酰胺为主发泡剂,使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副发泡剂,二者都能在120~130℃下释出氮气。它们的化学结构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利用原位着色法制备彩色发泡微胶囊的工艺备件,通过有限凝聚法合成发泡微胶囊,添加偶氮类和蒽醌类分散染料,使微胶囊发泡性能和彩色效果显著提高,显著降低发泡温度。  相似文献   

11.
喷墨印花作为陶瓷印刷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比丝网印花、辊筒印花具有更高的清晰度,且其非接触式的工艺可以实现此前不能印刷的特殊凹凸面。本文详细阐述了应用于喷墨印花的立体模具的具体分类及技术特点.并且提出立体模具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要点,最后分析了立体模具在喷墨印花大潮中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螺吡喃类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耐疲劳性差的问题,以N-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的正辛烷分散液为芯材,聚苯乙烯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螺吡喃光致变色微胶囊,通过SEM和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形貌和粒径测试,并将制得的光致变色微胶囊印花到棉机织白布上,得到光致变色微胶囊印花织物。结果表明,光致变色微胶囊包覆完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约为700 nm,粒径分布比较分散。光致变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变色性能,紫外光照射20 s左右即可完全变色,黑暗环境下450 s能够恢复至初始状态,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印花织物变色前后的色差达到36.10,且在经过20次变色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光变耐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3.
纺织品涂料印花增稠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料印花是印花方法的一种,涂料印花具有工艺简单、色泽鲜艳、花纹清晰、节能节时、三废少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除了传统的印花技术外,还出现了发泡印花、珠光印花、金属粉印花、消光印花等新的助剂系统和印花技术。纺织品印花从广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是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PVC壁纸是以PVC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增塑剂、填充剂、着色剂等助剂经过混合,涂敷干燥、压花、印花或沟底印花等工序而制成的室内装饰材料,目前壁纸有发泡和不发泡两种。发泡壁纸是在壁纸配方中加入发泡剂、活化剂等助剂加工而成,具有美观、手感好、立体感强等特点,经过印花或沟底印花处理后效果更佳,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室内高级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介绍和评述了金银粉印花,珠光印花和发泡印花等11种特种印花粘合剂的组成、特性及应用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的方式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低温发泡热膨胀微胶囊。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产物的形态,考察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和水相pH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通过精密恒温控制热台和金相分析软件测试产物发泡情况,考察了MA用量、反应温度、发泡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存放时间对微胶囊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2%纳米二氧化硅(油相质量分数,下同),pH=4配制水相,可制备出平均粒径约20μm,分布较窄的微胶囊。MA加入量为7.5%,反应温度为62℃,异丁烷用量为21.4%,交联剂用量为0.12%时制备的微胶囊,初始发泡温度为99℃,稳泡温程为45℃,发泡前后微胶囊平均粒径之比可达约1 5∶。  相似文献   

17.
微胶囊技术染整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在织物染色、印花及后整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氟资讯》2007,(3):15-15
日前,德国CHTR.Beitlich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PRINTPERFEKT S1的印花剂,据称可以替代塑料熔胶用于厚型织物的印花。该助剂基于有机硅树脂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焙烘时间极短。经其印制的纺织品具有印痕突出,富有塑性、光泽、闪光和金属感的三维立体印花效果,以及高防滑性,且不会被粘住。这种印花助剂还具有优异的印制性能;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具有弹眭好目手感柔软,不含聚氯乙烯等优点。此外,这种助剂还可以调节成有光泽或无光泽的印花效果,不需压烫便具有高度光泽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作者对自己开展的泡沫涂料印花试验情况作了简要报导。指出选用1.5 ̄2%的阴离子发泡剂G、1 ̄2%稳定剂F,并利用适当的机械搅拌可以制备出发泡比为4左右的泡沫涂料印花浆。利用这种印花浆可以得到满意的印花效果,而且成本也比传统的涂料印花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在塑料中加入发泡体及着色剂做成色浆应用于印花是一项新工艺。这种新工艺印花使印制花纹具有绣花、贴花和植绒的立体感,并具有一定的坚牢度。我们在参照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厂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