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负荷分配是板厚控制和板形控制的基础,为了保证成品带钢的板形板厚质量,需要在负荷中考虑板形调节能力。综合考虑了单机架轧制各道次轧制压力和板形调节能力,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单机架冷轧负荷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该算法实现了单机架冷轧机多目标负荷分配优化。采用优化后的轧制规范组织实际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很好地兼顾了板形控制和板厚控制,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负荷分配是板厚控制和板形控制的基础,为了保证成品带钢的板形和板厚质量,需要在负荷分配中考虑板形调节能力。本方法综合考虑了单机架轧制各道次轧制压力特性和板形调节能力,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单机架冷轧硅钢负荷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该算法实现了单机架冷轧机多目标负荷分配优化。采用优化后的轧制规范组织实际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很好地兼顾了板形控制和板厚控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建立宽厚板轧制负荷分配模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志纯  刘克  孙朋 《宽厚板》2001,7(4):35-38
本文针对宽厚板轧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模型之一-轧制负荷分配模型,提出了一种建立该模型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目前常用的单纯建立负荷分配的统计或优化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而是采用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KDD)的方法对轧制运行数据库进行挖掘,从中提取代表熟练操作工人丰富的操作和负荷分配经验的关键规则,进而建立知识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负荷分配模型。轧制实验证明,采用新方法建立的模型优于传统的基于统计或优化的负荷分配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张超 《钢铁研究》2011,39(3):19-21
在考虑轧机设备能力限制、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减少能耗的基础上,建立了按功率最大化轧制策略的冷连轧机轧制负荷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并开发了MATLAB程序.通过仿真实例证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克服了传统的负荷分配模型中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时对初值要求苛刻、计算速度慢的缺点,适用于冷连轧机初始压下分配和轧制规程的离线模拟计...  相似文献   

5.
能耗与力矩模型在轧钢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板带连轧机设定系统中负荷分配模型的基本任务就是分配各架轧机上的功率、轧制力和张力。 一、能耗模型的建立 对无展宽的板带轧制,考虑到外摩擦的影响,则轧制变形消耗的功为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两阶段楔形板轧制的观点,并建立了楔形轧制的过程控制模型;运用负荷函数法结合循环迭代法进行了楔形轧制道次数及中间厚度的优化确定;在不改变楔形轧制优化的道次数的前提下,进行了楔形轧制阶段各道次的压下量优化重分配,优化了轧制规程.模拟仿真表明,该过程控制模型能够根据各种坯料规格及目标尺寸规格,很好地优化制定楔形轧制过程控制规程,可以为楔形板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本钢1780mm热连轧生产线从BKMASIC公司引进的热轧带钢粗轧机组宽度控制及宽度负荷分配借鉴GE公司的控制思想,深入研究了宽度控制及宽度负荷分配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计算宽度用的数学公式,通过宽度与轧制力分配的迭代计算使最终的宽度分配能够满足粗轧机组轧制力分配比与目标负荷分配比相一致。实践证明该宽度负荷分配及AWC控制方法能充分发挥粗轧机组的设备能力,确保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厚钢板轧制负荷分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延华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2005,40(4):43-45,52
为了提高中厚钢板轧制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利用在线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建立轧制过程负荷分配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知识发现(KDD)和数据挖掘(DM)对轧制运行数据库进行挖掘,建立知识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负荷分配模型。实现轧制过程负荷模型的在线维护和优化。离线模拟与在线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16Mn中板轧制过程中存在的轧制负荷不均衡现象,通过模拟轧制实验得出变形抗力与变形程度、变形速度、变形温度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符合实际生产的轧机负荷计算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法对现场压下规程进行负荷均衡优化,编制出轧制负荷计算和优化软件并给出负荷均衡的压下规程,为16Mn中板轧制提供更合理的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带钢热连轧精轧机组负荷分配的优化计算策略,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离线计算确定精轧各机架的轧制力分配系数,采用"压下模式+轧制力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负荷分配在线计算。为了确定各精轧机架的轧制力分配系数,建立兼顾轧制功率最小、负荷均衡与板形良好的负荷分配多目标优化模型;为了实现负荷分配在线计算,根据压下模式负荷分配计算确定厚度分配的初始值,根据CLAD算法进行轧制力模式负荷分配迭代计算,最后采用压下模式分配计算确定的压下率分布范围对轧制力模式分配结果进行限幅处理。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梅钢1 780mm热连轧生产线,在线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操作工干预,提高带钢精轧过程的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A new method of establishing rolling load distribu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by onlin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plate rolling. The model combines knowledge mode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using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 and data mining (DM) as the start. The online mainten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oad model are reali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new method was testified by offline simulation and onlin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2.
张云祥  赵嘉蓉  魏钢城  陈良 《钢铁》2005,40(5):42-44
分析了影响轧制力计算精度的主要原因,即来源于流动应力的准确性。说明了在实验室建立流动应力模型的特点。采用生产的历史数据,经过筛选、分档、整理后,用非线性方法回归出一种能与实际轧制条件相吻合的流动应力统计模型,由该模型计算的轧制力精度要比原模型高。该方法为利用生产厂的信息资源,改进轧制力预报精度提供了一条途径,且在工程应用中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Load distributio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hot strip rolling process,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strip product quality. A multi-objective load distribution model,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rolling force margin balance, roll wear ratio and strip shape control, is presented. To avoid the selection of weight coefficients encountered in 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a multi-objec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 called MaximinDE, i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mod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practical production data indicate that MaximinDE can obtain a good pareto-optimal solution set, which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alternative solutions to load distribution. Decision-makers can select a trade-off solution from the pareto-optimal solution set based on their experience or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iv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mpirical load distribution solution, the trade-off solution can achieve a better performance, which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ulti-objective load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Moreover, the conflicting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objectives can be also found, which is another advantage of multi-objective load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14.
热连轧过程中的轧制力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用于带钢热连轧过程分析中的几种屈服应力模型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模型:用Orowan公式计算轧制过程中轧件的应力-应变,用有限差分法计算轧件的温度变化,建立了热连轧生产过程中温度变化和塑性变形计算相耦合的力能参数预报模型。用此模型对某钢厂热轧板带生产过程中力能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解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何海涛  刘宏民  蒋岳峰 《钢铁》2007,42(1):55-58
针对双机架平整机的特性,以基态弯辊力下带材出口板形最好为准则,提出具有双机架平整机伸长率分配系数计算功能的轧制力模型;在此基础上,为了改善传统轧制力模型的预报精度,提出了先通过神经网络利用在线测得的实际数据预测变形抗力和摩擦因数,再与轧制力机理模型自学习过程相结合的轧制力预报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宝钢1220双机架平整机的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高精度地预报轧制压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MPM限动芯棒机组连轧过程由于轧制负荷和轧辊速度不匹配容易引起的轧机效率低、钢管金属堆积、拉裂、拉凹等问题,采用相对等负荷的设计方法建立数值模拟方案,研究关键的可调参数(辊缝值和轧制速度)对连轧力及金属堆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受轧制力过大的轧辊辊缝值,可以减少其轧制力,反之,可以增大轧制力,调整产生堆拉现象的对应轧辊的轧制速度,解决金属堆拉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根据优化后获得的参数,建立模型并对轧制力进行了模拟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Strip Hot Roll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teel stripis widely usedin many fields such asautomobile ,building,transportation and householdappliance ,etc·. Withthei mprovement in productiv-ity and automation of strip processing,the require-ments for crown and flatness of strip have been in-creasingly severe ,and“crown free”steel strips arerequired for some spec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for au-tomobile parts andtinplate cans .In order toi mprovethe strip quality , an effective three-di mensionalmodel is needful to further study on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