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所做的北京四合院修建工程,有许多不符合四合院建造规制和做法的地方,造成了对四合院传统和风貌的歪曲,姑且称之为“四合院工程十滥”。现逐一举例说明,以期引起设计、施工单位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王乐 《中外建筑》2005,(4):70-71
北京四合院住宅形制与中国传统宗法伦理观念相呼应.用"礼"的哲学世界观阐释四合院住宅中内外有别、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等空间秩序,发掘和把握四合院住宅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我国大力推广民族传承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建筑,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日益受到重视,划为城市保护范围,从而推进了一些新型四合院工程的开发和建设。为了保护北京地区的传统风貌,保护四合院建筑,新东城和新西城两个新建区对于保存比较好的、比较完整的四合院逐步开展修复工作,而内城区中具备新改建条件的地区已经复建了一些传统四合院,正在逐步恢复古都原有的风貌特色。在北京四合院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新建、翻建还是修缮,为了保存北京四合院特有的建筑格局和传统风貌,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完成每一项设计以及每一个施工细节,注重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满足时代特点,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和解决一些古建筑传统技术与现代建筑材料的结合使用问题,并解决部分传统施工工艺和现代材料的变化和技术处理的方法,同时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并保持着传统四合院形式的布局和外观形式,也保留原有四合院建筑的特有传统风貌,最后建造完成一个合格的北京四合院工程。为了继承和弘扬文化遗产和保护古都风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传承四合院的工艺和特征,保留原有四合院的特色,满足现代的使用功能,为今后四合院的传承和发展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内涵。四合院在老北京是一种四处可见的传统建筑形式,是中国北方四合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独有青睐,从古代的宫殿,庙宇到平民的住宅都广泛使用四合院。所谓四合,"四"指东南西北四面,"合"指四面房屋连接围合,形成"口"字状。通常四合院的整体形态呈方形,显得古朴、典雅、庄重、大方,这种布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2017年,围绕"一老一小"的"代际融合"布局,乐成集团委托MAD建筑事务所在北京一处养老社区旁设计一座幼儿园.项目原址上有一座三进四合院、一座1990年代兴建的仿四合院及一栋现代4层建筑.2019年底,幼儿园建成,成为一所可容纳390位1.5~6岁孩童的幼儿园. MAD选择将原址上老四合院外的仿四合院拆除,以一处将四合院"捧在手心"的新建空间取而代之.新建空间以低矮平缓的姿态展开,环绕着四合院.四合院严然的布局秩序与新建空间的流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呼应.来自不同时间维度的两者,新不盖旧,古不越今,相互的张力让建筑产生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北京四合院的"拆"、"保"牵涉人心,原住民、开发商、政府各方利益纠结交织;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举步维艰,经济、社会、历史、规划、建筑、安全各方矛盾冲突;北京四合院的政策落实任重道远,民生民权、社会公平、贫富差距、公共管理各方视角取舍兼顾……  相似文献   

7.
房危屋破一直是拆除北京四合院的理由,持续15年的成片拆除已使古城面目全非.随着成片拆除的加速推进,"政绩工程"虽是越来越多,可被推土机碾出来的社会矛盾也呈正比增长,如果拆除即等同于民生,就很难解释这一窘境.四合院问题的复杂性也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拯救和保卫北京胡同、四合院舒乙前几年,没有拯救和保卫北京胡同、四合院这么一个口号,也不大可能有,因为,当时差不多所有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改造危旧房屋上,为北京广大市民提供比较现代化的居住条件。一时间,危旧房改造、安局工程和房屋开发工程并驾齐驱,以每年竣...  相似文献   

9.
陈莹  金国红  李昂 《城市住宅》2021,28(9):41-46
北京老城区传统四合院更新与保护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所处环境及状态从建筑的"此时此地"出发采取相应的更新模式.结合南锣鼓巷雨儿胡同的四合院改造更新实例,总结非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历史风貌建筑更新的相关设计经验,探讨现代生活影响下老城区四合院居住环境更新模式,以期为类似传统院落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传统四合院中大家庭居住模式和共享庭院空间的分析与借鉴,提出了在多层集合住宅中建立"空中四合院"的创新设计构思,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四合院是我国传统的居住建筑形式,它的独特建筑风格和内部空间组织方式、内部装饰部件和材料运用等,完整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渊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建筑瑰宝的一部份、如何完善保留旧的四合院并赋与其新的生命力,是我国建筑师、室内建筑师肩负的重任。这是我国城市建筑发展中充分体现建筑历史文脉精神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北京传统四合院空间设计改造为题,以实际工程为依据,论述四合院建筑在保留和使用以及适应现代生活方面的意义,值得我们在建筑空间设计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id+c:我们看到您完成的项目中,经常用到"庭院"和"天井"的概念,最典型的是北京四合院天井住宅,以及去年的海棠公社住宅中也有看到天井元素。您为何对这种空间组织形式如此"情有独钟"?韩文强:依靠"院落"这个元素来组织空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四合院,四合院把重心放在"院"字上,足见"院"对于居住生活的重要性。而由于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四合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前的西周,是我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的基本形式,被应用于宫殿、寺庙、民居等各个建筑类型。其中,数量最大、分布最广者,当属四合院民居建筑。四合院民居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合在一起,故名四合院。这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不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便是在当代也仍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但是目前私搭乱建、多户混居、人口过密严重破坏了传统的四合院和城市风貌。本文提出四合院的保护应该关注原住民的传统文化,结合现实需求进行再生,并提出一种有利于四合院的保护和再生的新型混居四合院模式。此外,利用类型学方法对混居四合院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梳理了混居四合院的院落关系,提出了混居四合院保护和再生的思想,并选取一定四合院区域进行了模拟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北京胡同四合院"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正在市、区、街道三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有序进行。对北京老城区的胡同街巷和院落进行整治,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最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要"加强老城整体保护",要"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将核心区内具有历  相似文献   

16.
宋词 《城市建筑》2022,(4):136-139
建筑形式和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国,南北文化差异影响下建筑样式形态不一,其中四合院是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时代更迭和文化发展相融合的产物.四合院的方正制式恰是中国千百年积淀的礼法思想的体现."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方圆之中"修身齐家".四合院这种建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架构严谨、排列整齐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更多的...  相似文献   

17.
拉雅 《中华民居》2014,(3):24-27
正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里的庭院通常指的是四合院。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于是,民间就有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北京的传统四合院住宅在加速"危旧房改造"的过程中被大量拆毁,原住居民拆迁也发生许多问题.2003年,北京市领导做出明确的决定,要对传统四合院尽量予以保护这是一个可以载诸史册的重要决定.但是,四合院还是在不断被拆毁,因为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利益取向.看来,要把这项决定切实贯彻落实并不容易,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素有"北方小苏杭"之称的胜芳古镇,至今仍保留着两套清代传统四合院民居,即张家大院和王家大院,并于2007完成了修缮工作,再现了昔日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本文通过研究两座四合院的建筑形制、建造技艺、装饰特点,来分析其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原因,解读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向读者展现其特有的建筑魅力。  相似文献   

20.
北京四合院的砖雕(下)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古建筑研究咨询部马炳坚蒋涛唐婧持二、砖雕题材和纹饰特点北京四合院的砖雕,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自然花草类:这类以自然界的花草为主要内容,经常入画的种类有:牡丹、菊花、松、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