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发改产业[2021]3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制造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为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据《人民日报》报道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决策部署,加快提升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3.
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与动力不足被认为是企业盈利空间缩小与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使得我国大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与国外企业间始终存在不小的“利润鸿沟”。另一方面,不均衡的产业发展,也导致了我国的金融服务业领域与实体经济间同样存在难以逾越的“利润鸿沟”。  相似文献   

4.
<正>家电行业要将实体业务、或与实体直接关联的业务做实。家电制造业是典型的实体经济产业,本来就是实业家出身,做的是实业。代理业、零售业是在实体经济外围产生的准实业。服务业更多的是制造业的延伸,产品制造后有些产品是半成品、或者80%的成品,剩下的需要依靠服务业在后续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具有实业性质的服务。这些是我们的老本行。  相似文献   

5.
发改委2月7日表示,2014年将加快完善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市场环境,促进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客观的发展趋势,它标志着社会生产方式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革。在以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为核心的服务业的带动下,许多发达国家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高度发展,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是保持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根基。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没有放弃制造业,而是根据本国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引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多次提出了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纳入到了国家政策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8.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中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数量指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服装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表明:目前,物流服务、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服装制造业的影响较大,其中服装制造业对物流服务的依赖作用和拉动作用最强;信息与软件服务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服装制造业的影响作用一般,但影响力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教育服务对服装制造业的影响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布重磅消息: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结构升级的内部需求,我国制造业积极应变,奋力攻坚克难,加快转型升级,为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积蓄新的动能。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4%和15.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投资5.3和9.4个百分点。尤其令人倍感振奋的是,今年一季度,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6.9%,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12.3个百分点。事实表明,在转型升级这场考验实力和耐力的长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纤检》2010,(10):13-13
据法国统计局(INSEE)公布的数据,法国制造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在内的经济已经连续10个月维持好转趋势。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就业好转、欧美消费者消费信心的恢复.可以预计中、高端服装需求将逐步复苏。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美国的智慧产业革命已经悄然实施了10年,其间美国制造业的产值提升超过50%,工人工作效率提升超过20%。而在我国,一场静悄悄的智慧产业革命已经开始了,它将对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造成深远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上涨是不可逆的,如果企业不想被市场所淘汰,发展装备制造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正先行指标显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有关负责人8日说,作为先行指标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并且预期向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为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开局。今年以来,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持续位于景气区间,显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继续保持稳步扩张态势。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目标,进一步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自加入WTO,对我国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随着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成为净投资国,外资在我国的投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制造业逐渐转向服务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服务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国际产业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服务外包成为服务贸易的新形式。欧洲学者佩尔西·巴纳维克预言,到2010年,美国经济构成中只有10%是制造业,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8月25日,由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和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主办的2016上海百强企业发布会在锦江小礼堂召开。会上发布了2016上海企业100强、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和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50强排  相似文献   

17.
我国筛网制造业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发展机遇,应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使我国筛网制造业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呢?本文将对我国筛网制造业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筛网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和对我国筛网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资讯平台     
正宏观国家统计局:70年来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产业国家统计局7月22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底,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938万人,比重达到46.3%,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在持续增强。1979年至201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速5.1%,高出第二产业2.3个百分  相似文献   

19.
正一、振奋精神,推进上海轻工产品发展轻工业在上海的地位,或者说制造业,现在到底怎么样?我认为要振奋精神,推进上海轻工产品、消费类产品或制造业产品的发展。报上刊登,按比例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我查了一下制造业100强、服务业100强,发现服务业100强里面30多家是制造业的前后道销售、服务等。这说明一个问题,实际上二、三产业没有分得那么清楚。许多销售、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对相关文献研究借鉴的基础上,立足于黑龙江省,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