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女式衬衣领结构参数为变化量,用白棉布做3组合体连裁企领实验,指出了起翘量、领座和领面,以及翻折线形状的变化规律,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得出能让连裁企领最具适体性和美观性的一系列结构参数值。  相似文献   

2.
驳领是所有领型中造型变化最丰富、结构设计最复杂、应用最广泛的领型之一。利用Lectra服装CAD系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领座倾斜角度、领座高和领面宽这3个因素对驳领翻折基点位置和翻领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个因素中,领面宽对翻领松度的影响最显著,领座高对翻折基点位置的影响最显著。翻折基点到SNP点的距离与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能满足各种不同开门领型需要的配领方法领座的大小尺寸,来取得配领角度,以作为制图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卫强 《丝绸技术》1998,6(2):39-40
本文介绍一种能满足各种不同开门领型需要的配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翻领和领座的大小尺寸,来取得配领角度,以作为制图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成衣领型纸样的应用研究——驳领纸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尚笑梅 《纺织学报》2001,22(6):411-412
在平驳领纸样设计中,结构相同时,领型和使用面料的厚度等因素使得底、面领纸样产生差异,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底领后中部和两领角处。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13,(4):108-109
衣身装领线(领口线)的形状影响着有领座类领型的形状,但是后衣身装领线(领口线)对有领座类领型的影响往往被忽视。通过立体裁剪的方法验证表明:要使得领座部位与颈部之间贴合,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将衣身的后装领线在常规装领线的基础上适当抬高。  相似文献   

7.
刘东 《江苏纺织》2003,(11):52-54
本文对西装领的面领部位进行纸样设计改进,阐明了“七分制图、三分工艺”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徐利平  金鹭 《纺织学报》2010,31(9):104-108
为掌握两片翻立领结构设计方法,通过样板实验及获取的数据,分析了翻立领的领座翘势与领座上口线、领座宽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领面翘势与领面宽和领座宽的关系。结果表明:领座翘势由领座宽决定,领面翘势与领座宽、领座宽与领面宽之差有很好的相关性,影响领座上口线减小量的因素有领座宽,影响领面外口线增量的因素有领面宽和领座宽,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能得出数学模型;这为翻立领结构设计的数字化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翻领宽度对西装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翻驳领倒伏量的因素很多,其中翻领与领座的高度差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翻驳领设计原理出发,推导建立了翻领松量、翻领宽度与倒伏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假定领座高度不变,随着领面宽度的增加,翻领松量的变化呈线性增加,且增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倒伏量也随翻领宽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呈递减趋势。并且,随着翻领宽度的增加,领座必须做分体处理,才可保证领座部分合体,翻领部分服贴。  相似文献   

10.
翻驳领由翻领和驳领两部分组成.翻驳领的造型变化需要遵循其内在规律,旨在表现程式之美.影响翻驳领造型的因素很多,在结构上翻折松量值、倒伏量、驳口线斜率、领座高度和翻领宽度的差值等均影响外观质量.引入CLO3D数字化设计系统对西装驳领结构的整体美观度、驳领平整度、翻领圆顺度、翻领内口贴合度和翻领外口贴合度进行评价,并结合客...  相似文献   

11.
以立体裁剪的方法建立立领原型,再通过立领原型纸样的分割、展开设计各类立领,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准确度高。文章创造性地设计了领身重叠平面,利用此结构可以完成各种变化立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翻立领和驳领的结构设计原理,通过作图阐明了其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邹平  吴世刚  孙宁 《纺织学报》2010,31(5):102-106
 坦翻领是连翻领的一种特殊结构,是底领宽较小的一种领型,通过肩线重叠法对坦翻领底领宽进行了研究。以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为基础,对不同领宽、不同胸围、不同肩线重叠量对应下的坦翻领底领宽进行了分析。制作坦翻领领样54件,测量各坦翻领底领宽的数值,分析得出坦翻领底领宽的影响因素,建立坦翻领底领宽结构设计的数学模型,得到坦翻领底领宽的结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周悦 《丝绸》2012,(1):45-47
对人体颈部形状进行研究,寻找颈部与衣领的关系,将颈部与衣领结构紧密结合。通过对颈部测量,以纸样展开的方法,得出无领、立领、翻驳领等的结构原理,并对不同领型进行拓展设计,使衣领设计与颈部造型达到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5.
驳折领的造型要素有底领、翻领、领外口轮廓线、叠门宽、翻折始点、驳点等,各造型要素相互联系,相互牵制,共同影响驳折领的造型,其中翻领松度是驳折领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为此,以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为基础,采用不同翻领宽和底领宽,通过直接作图法绘制驳折领。在人体模台上选择不同叠门宽、有无领外口明线及不同驳点后,采用剪开展开法确定合适的翻领松度,取下样品量取并记录翻领松度的数值,共制做样品200个,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建立驳折领翻领松度结构设计的数学模型,为服装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驳折领制版参考,满足智能服装CAD打版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画法几何学研究的理论价值及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指出了画法几何学理论与服装结构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通过研究立领结构设计中平面与曲面之间的几何关系,采用画法几何理论分析了立领结构,得出了立领领口线和立领的结构设计方法,为服装结构设计向信息化迈进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领型设计是童装造型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总结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体型特征,对童装领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童装领型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张中启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0):72-72,74-76
通过男式衬衫领纸样设计影响因素的阐述,对衬衫领纸样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合体衬衫领纸样设计必须结合人体颈部特征、款式、面料与工艺,才能保证衬衫领型外观效果与人体颈部曲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领子造型与颈部运动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描述了领子造型与人体颈部的密切关系。领子具有保护颈部和美化装饰的双重功能。阐述了颈部的结构及运动特征。分析了几类常见领型与颈部运动适应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