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地震波的频率参数是地震波重要的动力学特征.用希尔伯特变换的方法可以求出地震信号的瞬时频率.但是,希尔伯特变换滤波因子是衰减较慢的无穷序列,这给求取仅持续两三个相位的地震于波的瞬时频率带来困难.本文提出用斜率鉴频的办法求取瞬时频率,给出具有最短滤波因子的鉴频滤波器设计,最后将理论试算的结果和希尔伯特变换算法的结果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2.
地震子波频率浅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云美厚  丁伟 《石油物探》2005,44(6):578-581
地震子波频率概念的合理选择与准确应用对于地震采集设计、地震模拟研究、地震资料处理、地震属性分析以及质量评价等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目前地震子波频率由于定义方式出现的各种概念(视频率、主频、峰值频率、中心频率等)以及理解上出现的偏差等问题,首先从时间域定义和频率域定义2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3种常用地震子波(Ricker子波,Zinc子波,正弦指数衰减子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视频率与主频概念一致,但不同地震子波的峰值频率、中心频率和视频率(或主频)之间并不完全一致的结论;而对于实际地震资料,将峰值频率近似看作地震子波的主频是可以的,但在地震子波已知的情形下这样做是不恰当的,甚至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地震波的频率成分与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密切相关。本文介绍的频率时间谱扫描技术,可对地震波的频率进行时间域的连续分析和频率域的离散分析,能准确地提供地震资料的频率信息,用于地震资料处理可明显改善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该方法在胜利油田的DX、LP等6个地区及南海的W121区块的应用中,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声波水泥胶结测井仪器频率是影响测井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多组分水泥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测试与微观电镜实验手段,探索了声波探头频率对多组分水泥石声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密度与铁矿粉加重类高密度水泥石的声阻抗随声波探头频率的升高而升高;而对空心漂珠类低密度水泥石进行微观扫描电镜实验分析,发现其内部为中空的粗晶粒,在较高频率段时其声阻抗值随声波探头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固井后CBL首波幅度将随之增加。因此,声波水泥胶结测井时,需对测井仪器进行声波探头频率校正,否则可能导致测井解释的误判  相似文献   

5.
感应测井发射频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应测井是低频电磁场测井,不同的发射频率对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传播效应、探测深度和接收信号的信噪比等方面,并且发射频率选择不当也会导致测量精度的降低。因此采用合适的发射频率是得到良好感应测井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感应测井响应与发射频率的关系,提出了选择发射频率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尚涛  姬翔 《石油仪器》1993,7(2):98-102
文章概述了目前野外使用的无线遥测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介绍了无线传输中经常使用的频率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各种类型的特点。着重剖析了在MYRIASEISⅡ无线采集系统发射机中双模数字式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情况。频率合成器具有多频率点,高稳定度,易改频等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地使用于无线遥测传输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温度计保护套管在石油化工项目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保护套管的性能、振动的计算方法以及保护套管的受力分析;阐述了保护套管振动的原因、自然频率、激励频率、最大许用应力的各种计算公式;详细介绍了ASTM PTC 19.3—2010中关于共振、自然频率、激励频率以及两者之间的限制关系等的相关内容;最后针对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优势频率约束下的递推f—x去噪和谱均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提高信噪比的关键是消除高频噪声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在优势频率约束下的递推f-x去噪和谱均衡处理方法,该去噪方法是以优势频率成分(即具有最高信噪比的频率成分)的预测因子为约束条件,在给定的频段内分别沿频率减小和增大的方向进行递推求解,准确地求取其它较低信噪比频率成分的预测因子,使低信噪比频率成分的去噪结果更为理想,优势频率约束下的谱均衡方法是以优势频率的振幅值为基础,对  相似文献   

9.
李玉红 《石油仪器》1996,10(4):40-41
利用微机技术测量间歇振荡频率的方法,即时间歇振频率开富,再在窗内用标准时钟源计数,发6万多帧间歇振荡频率,计数结果由微机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间歇振荡频率值,文章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具体实现电路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输油系统电机功率与变频器频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泉  李艳辉 《河南石油》2000,14(1):34-36,51
以变频器频率f和电机输入功率P的实测数据为基础,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了电机功率P关于变频器频率f的回归方程,提供了由变频器频率f预测电机功率P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0,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①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②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③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④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⑤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的科技攻关方向和研发重点包括:①先进的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②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③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④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⑤"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⑥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南海深水区海洋环境恶劣,台风和孤立内波频发,深水钻完井工程设计和作业难度大、风险高。为提高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实现海上钻完井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和作业能力由浅水向深水和超深水的跨越式发展,经过十余年技术攻关和作业实践,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体系,首次建立了深水钻完井作业指南、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克服了南海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技术挑战和作业难题,满足了深水油气钻完井安全、高效的作业要求,并钻成了最大作业水深近2 500 m的第1批自营深水井,开启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挺进深水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3.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途径。围绕近年国家层面关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相关论述和要求,在剖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内涵、明确企业在建设国家科技力量中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石油央企建设国家科技力量的路径方向:一是从承接国家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和示范工程、牵头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融入国家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四个方面,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总体部署,承担战略科技使命;二是从加强科技战略规划、完善科技研发体系、打造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构建科技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培育科技创新文化五个方面,构建企业内部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战略科技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晓茜 《天然气工业》2003,23(6):123-126
随着我国对液化天然气(LNG)的大量进口以及随之而来的LNG的广泛应用。LNG的储运安全性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研究液化天然气的理论主要是运用经典的确定性理论,而LNG的分层、涡旋、扩散、爆炸、轰燃等现象是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运用经典的确定性理论来研究这些现象,可能会抹杀其复杂性本质。文中通过研究LNG物性和状态变量对LNG分层、涡旋、泄漏、扩散、爆炸和轰燃的影响,归纳出LNG储运常见事故发生的热力条件和事故形成的特点。建立描述LNG涡旋的分形模型、描述对流分层和泄渭扩散的时空混沌模型、描述爆炸和轰燃的突变模型,并用耦合映象格子模型等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达到定量描述LNG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用项目研究和调研所得的数据构成训练样本集,结合非线性理论、模糊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构造出完整的预测和评价模型,实现了对LNG储运常见事故的实时预测和储运系统安全性的智能化评价,为建立安全的LNG储运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对象和资源赋存条件更加复杂,更加亟需明确油气勘探现状与挑战,评价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分布特点,评价落实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区带,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五大举措强力推进油气勘探,取得了10项战略发现和10项重大突破,中西部地区集中勘探落实了15个规模储量区,油气探明储量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梳理了中国石油近十年来油气油气勘探形势、挑战及重要举措,分析了中国石油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状况,论述了中国石油探区未来油气勘探重点领域、方向和区带,明确提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下组合以及页岩油等四大领域是未来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规模增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页岩气资源高效开发,在概述我国页岩气资源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从地质特征预测、安全快速钻井、环保高效开采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页岩气开采面临的工程地质难题,指出页岩非线性工程地质力学特征与预测理论、多重耦合下的页岩油气安全优质钻井理论、页岩地层动态随机裂缝控制机理与无水压裂技术、页岩油气多尺度渗流特征与开采理论等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钻采过程中页岩储层物理力学化学特征演化规律与数学表征,多场耦合条件下非连续页岩与钻井完井流体作用机理,页岩地层动态随机裂缝控制、长效导流机制与无水压裂技术,页岩微纳尺度吸附/解吸机制、尺度升级及多场耦合的多相渗流理论等是亟需解决的关键前沿理论问题,并针对各前沿关键力学问题综述了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页岩油气的科学、有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就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安排教育内容,强化理想信念、从业道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等方面的教育就要围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教育方法,做到正面典型激励与反面典型警示相结合,集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谈心提醒与关爱教育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就要围绕规范化、常态化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督查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刘合  曹刚 《石油钻采工艺》2022,44(5):529-539
详细解读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的主旨思想和总体布局,分析了新时期采油工程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为“十四五”采油采气工程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参考。介绍了在攻关深层/超深层、非常规油气、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中,采油采气工程领域取得的成绩、必须面对的挑战和技术路线。在对比分析当前采油采气工程领域技术优势和差距基础上,论述了采油采气工程补强短板、锻造长板的必要性和解决途径。根据规划中“集中公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三个一批)”科学有序地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的重点任务安排,将相关采油采气工程技术领域进行梳理。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结合分层注入、人工举升、储层改造、排水采气、井下作业等采油采气工程五大主体专业的特点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需求,从常规油气工程关键技术、非常规油气工程关键技术、采油采气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关键技术、绿色低碳安全工程关键技术4个重点方向,构建新时期采油采气工程科技创新的攻关目标和攻关思路,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成控因素与展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十分复杂,油气藏形成及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烃源岩分布及其热演化决定了油气田的平面分布,优质区域盖层和储盖组合控制油气富集的纵向分布,长期继承发育的大型稳定古隆起、古斜坡以及前陆逆冲构造带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最有利地区,构造-岩性圈闭及低幅度构造圈闭控制上古生界-中生界油气成藏,多源多期动态成藏-早期成藏改造、晚期充注调整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的重要机理。碳酸盐岩领域重点突出大型表生岩溶型和礁滩相溶蚀孔隙型等复合圈闭的勘探,碎屑岩领域应突出志留系大型地层超覆型、构造-岩性圈闭。塔北地区的阿克库勒凸起及雅克拉断凸是近期增储上产的地区,应加强该区的多层系复合油气藏立体勘探。塔中古隆起、和田河古隆起、巴楚隆起、古城墟古隆起、玛南断褶带是进一步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目标区。超深层及寒武系盐下白云岩领域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油田杀菌工艺及杀菌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采、集输和注水系统中,细菌对管线及其设备造成了严重的生物腐蚀,给油气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适宜的杀菌工艺方法与高效杀菌剂在油田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油田注水系统常用的杀菌工艺及杀菌剂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各自的杀菌机理及其特点,最后展望了油田注水系统杀菌工艺及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