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电化学清洗在电力设备绝缘维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带电化学清洗即利用高绝缘、不燃烧、易挥发、环保型清洗剂,使用耐高压绝缘清洗喷枪等专业工具和仪器,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遵循科学的带电清洗安全操作规程,在不断电的情况下,针对高压电力设备进行深度清洗,迅速彻底清除电路表面及深层的综合污染物,恢复或提高绝缘值,提高闪络电压,避免触电、闪络、拉弧、火灾爆炸事故,避免元器件电化学腐蚀,大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电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500 kV带电作业中硬质绝缘承力工具的局限性,提出采用软质绝缘承力工具替代硬质绝缘承力工具的思路,介绍了软质绝缘承力工具的优越性,并探讨了作业方法.对5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绝缘工具更新换代、作业方法发展创新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风偏闪络是导致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东莞本地故障事例,详细介绍了风偏闪络的故障类型,并对风偏闪络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同时讨论了当前风偏闪络的防护研究.基于导线与邻近物体间的电场仿真结果,通过绝缘杆和绝缘子的有效组合,设计了防止风偏闪络的简易绝缘结构———绝缘挡板和绝缘间隔棒,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南 《安徽电力》2009,26(4):12-13
文中通过对2006—2008年高压绝缘工具试验情况进行的分类汇总和结果分析,介绍了绝缘工具的生产、制造和工艺情况。初步分析了绝缘工具不合格试品发生的发热、闪络、击穿等现象及其原因和放电机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压带电作业硬质绝缘工具的一些新检测诊断技术。采用电气、局部放电、红外、超声等先进的综合绝缘检测手段,能检测出硬质绝缘工具和电气绝缘管材的潜伏性局部绝缘缺陷,可监测绝缘电老化状况,进行更有效的绝缘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6.
支撑铁芯用的绝缘支架,选用材质为酚醛纸板(如沈变厂),或酚醛布板(如太原厂)。从电压互感器(简称PT)爆炸事故调查看有为数众多的事故属于支架受潮、分层、开裂、局部放电而导致支架闪络,从而使上下铁芯放电而爆炸。支架属于铁芯的主绝缘,因此监视支架的绝缘状况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对PT底座垫绝缘法测支架tgδ时,分析绝缘垫尺寸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黎鹏  刘畅  李慧慧  黄银  吴田  普子恒  方春华 《电网技术》2021,45(12):4971-4978
带电作业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绝缘毯是带电作业中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主要遮蔽用具之一.为研究高温对绝缘毯绝缘性能的影响,选择橡胶和树脂绝缘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和闪络间距下的沿面闪络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橡胶和树脂绝缘毯的泄漏电流峰值均有所增大,且在40~80℃时增长幅度更大;当闪络间距为3~5cm、温度为20和80℃时,树脂绝缘毯的绝缘性能更优,其闪络场强分别为7.02、6.33kV/cm;橡胶和树脂绝缘毯的沿面闪络电压均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规律下降,但由于树脂绝缘毯在60~80℃时发生了明显热变形,导致其在高温下的绝缘性能明显下降.因此,在实际带电作业中,应优选树脂绝缘毯,但需关注其高温下的热熔情况,防止其绝缘性能下降较大,危及作业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磁暂态仿真计算EMTP程序,对在同塔双回线路中采用不平衡绝缘时,可将两相闪络有效锁定在低绝缘侧的最低不平衡度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绝缘配置方案.当线路采用平衡绝缘或绝缘的不平衡度较小时,雷击导致的两相闪络通常发生在两回线路中,即一回各有一相闪络;而随着两回线路绝缘水平差距的拉大,两相闪络将逐渐向低绝缘侧集中.利用该原理,通过保证两回线路之间足够的绝缘水平差距可将两相闪络锁定在绝缘水平较低的一回中,即实现以一回三相跳闸为代价来避免严重的双回同跳事故,从而提高线路的双回耐雷水平.计算结果显示,当220 kV和110 kV同塔双回线路的绝缘不平衡度达30%左右,或分别相差4片和3片绝缘子时,不平衡绝缘可较好地起到锁定两相闪络的效果.并且,该方案的防同跳效果在采用各种导线相序布置方式的双回线路上均稳定可靠,因而可有效地避免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发生雷击同跳事故.  相似文献   

9.
于晓翔 《电气技术》2021,22(2):54-58
通过对一起500kV高压开关设备跳闸故障开展解体分析,确认故障原因是由于其隔离开关绝缘拉杆的内部缺陷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劣化,导致绝缘拉杆发生沿面闪络.随后在重合闸过程中,绝缘拉杆击穿产物同动触头屏蔽罩掉落在水平盆式绝缘子表面,导致绝缘子发生沿面闪络后在强送的过程中被击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生产工艺改进建议,提升设备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出现潮流反转时,换流变压器的油纸绝缘会承受极性反转电压,容易造成绝缘失效.基于油纸沿面绝缘结构的极性反转闪络试验平台,研究了油纸界面电荷对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以及直流极性反转条件下油纸绝缘沿面闪络电压与单极性直流电压下沿面闪络电压的差别,并分析了油纸绝缘沿面放电针板电极模型的界面电荷在极性反转条件下对油纸绝缘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发现油纸积聚的界面电荷密度越大极性反转时发生沿面闪络的电压越低.  相似文献   

11.
红外热像检测复合绝缘材料潜伏性绝缘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热像检测复合绝缘材料潜伏性绝缘缺陷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田志海,曾庆立1前言带电作业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绝缘工具是带电作业的重要工具,其中硬质绝缘工具(如各种绝缘杆、绝缘硬梯等)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硬质绝缘工具的质量和可...  相似文献   

12.
田志海 《中国电力》1993,26(12):15-19
对500kV带电作业硬质绝缘工具进行了工频电压作用下的长期电老化试验研究,观测到了绝缘杆局部区域的放电现象和非均匀性局部发热区,在被击穿的绝缘杆上发现了局部击穿和累积轴向长度超过500mm的内部碳化层。试验研究表明,超高压带电作业绝缘工具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电老化现象相当严重,必须考虑绝缘工具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建议在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中,增加电老化试验,以考核绝缘工具耐电老化性。另还探讨了硬质绝缘工具的电老化击穿模型,并提出了绝缘工具有效寿命(即安全使用期)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3.
运行经验证明,-600型少油开关存在有:开关传动机构的重合闸元件不能满足运行要求,以及开关在运行中,绝缘自动下降,造成多次闪络爆炸故障这样两个主要缺陷。这两个缺陷,前者经过个别机构元件的改进,共传动机构的重合闸工作已经十分可靠,后者虽亦经在运行维护上采用了一些措施,闪络爆炸故障的次数已有所减少,但尚未达到彻底根除。 -600型少油开关的闪络爆炸故障,虽然同运行和检修不当有密切的关系,但就最近几次故障看来,主要还是由于运行中绝缘自动下降所造成。  相似文献   

14.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组合开关的核心零部件,其绝缘性能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某变电站发生的220 kV GIS盆式绝缘子闪络事故,利用外观检查、射线探伤、形貌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发生闪络的绝缘子和准备更换的绝缘子进行了表征,对盆式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合理地解释了由于导电性杂质和超标非导电性杂质的存在导致绝缘子沿面闪络击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换流变压器中交直流叠加电压下油纸绝缘的沿面闪络问题,通过搭建直流电压分量可以任意调节的交直流叠加电源系统,研究了具有背面电极和不具有背面电极这2种结构下油纸绝缘的沿面闪络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电场下,有背面电极时,沿面闪络电压比无背面电极时稍低;在2种结构下,沿面闪络电压均表现为纯交流电压时最低,随着直流电压分量的增加,沿面闪络电压也逐渐增加。此外为分析油纸绝缘界面的影响,还研究了相同电极结构下纯油的击穿电压。对比分析纯油的击穿电压和油纸绝缘的沿面闪络电压后发现:直流电压分量较低时,油纸绝缘界面的存在降低了该结构的击穿电压;而直流电压分量较高时,油纸绝缘界面的存在反而稍微提高了该结构的击穿电压。最后从复合电场分布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不同直流电压分量下油纸绝缘的沿面闪络过程。分析后认为:直流电压分量较小时,电极附近电场强度较高,导致油易于电离并产生大量载流子,从而促进了油纸沿面闪络的发展;而随着直流电压分量的变大,电场分布将变得不同,其沿面闪络电压升高;同时,上述电场分布的特点也是造成直流电压分量较低时沿面闪络电压低于纯油击穿电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电压固体复合绝缘材料的电击穿特性,采用红热像法检测了超高压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表面温度分布和局部温升,分析了固体绝缘管材的击穿机理,研究发现利用红外热橡法可以检测出硬质绝缘工具内部潜伏性的局部绝缘缺陷,建议制做超高压绝缘工具的固体绝缘管材的内部孔隙和界面缺陷含量小于1%为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00kV带电作业硬质绝缘工具的击穿特性,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长绝缘工具的表面温度分布,分析了固体复合绝缘材料的击穿机理,并建议研究确定带电作业工具的有效寿命。  相似文献   

18.
在岭澳500kV开关站0GEW系统倒送电过程中,500kV岭东甲线310JA的B相断路器由于设备质量问题发生绝缘闪络事故。通过图片对事故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尤其就可能导致断路器绝缘闪络事故的粒子来源点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9.
检查分析了日照 5 0 0 k V SF6绝缘 CT事故 ,判明事故原因为 CT内绝缘支撑件表面质量缺陷导致的绝缘闪络及制造过程中的机械损伤造成绝缘局部破坏导致的内部放电。指出了该类型 SF6绝缘 CT的设计上的不足 ,并建议建立相应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的采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对超高压带电作业硬质绝缘工具进行了局部绝缘缺陷检测,直观可靠的图象记录结果可供详细深入的绝缘诊断分析,弥补了电气耐压试验之不足。文中还提出了绝缘工具的寿命预测方法,可确定绝缘的安全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