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以原始崇拜、宗祖崇拜和宗教崇拜三种文化类型为基础,对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和空间意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展示了不同文化形态下东南亚民居聚落的空间图式和聚落建成环境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性,总结了其理想化、秩序化、领域化和符号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2020年11月6日~11月9日,第25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以“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为主题,希望根植传统民居文化的同时,面向生活现实需求,探索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当代创新路径。以“传统民居与聚落”“现代技术与民居营造”“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为四条主要线索,根据会议发言、论文和相关背景文献对主要观点进行了整理与解读,并结合当下乡村发展问题,探讨我国多元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民居研究现状,最后对民居学术研究深化拓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提出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小斌  石庆旵 《华中建筑》2013,(12):165-167,171
传统聚落民居如徽州民居建筑是经过地域传统文化长久地演变、浸染、沉积而形成的,汉族民众生活的聚落空间文化,受宋明理学的长期影响塑造了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的布局特点,包括传统家庭伦理及文化综合影响,涉及到对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与空间位序的布局安排,以及街道里民居空间的退让、高低的设计布局等关系的调整,都具有多层次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试图建构对传统聚落民居正确的营建观。  相似文献   

4.
文章把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作为研究的课题,将民居聚落提到文化的层面来认识,追溯民居聚落更为深层次上的意义。民居聚落是人类的庇护所和基本需要,它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社会组织结构、哲思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各种文化基因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在山西省阳泉市,广袤的太行山区分布着众多保存完好、极具研究价值的传统聚落,承载着独特鲜明的建筑文化,平定宋家庄就是典型一例。通过对其区位特征和历史背景的分析,试对其聚落形态特征与民居形态特征进行初步探讨。聚落形态特征包括:选址择水而居,负阴抱阳;布局沿古河道条状分布,呈“丫”字形;“枝蔓式”街巷组织,主次有序。在民居形态特征方面,建筑形制以砖石锢窑为主,院落多为两进或三进的四合院,横向并置或纵向串联,呈现山地窄院形制,艺术形态表现丰富。宋家庄村的聚落与民居形态均体现出与当地环境的完美融合,是对人文历史的绝佳诠释,为我国传统聚落体系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付艳  牛丽娜  虞志淳 《华中建筑》2010,28(4):152-154
传统关中民居聚落在漫长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安全防卫体系,并影响到其街巷尺度、建筑形态及居住行为方式,也引申出邻里交往休闲空间——槐院。村落围墙与民居院墙的双重围合,产生了独特的民居文化,空间的安全性不仅是物质保障,还是心理的慰藉与人文的关怀。这些对当今的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已经不局限于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模仿,而是逐渐转向对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经验的借鉴。本文试图深入发掘川东民居的地方性营建特色,通过从整体聚落组织到个体空间形态的梳理,探讨川东民居是如何由"形态"向"状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陈方 《城市建筑》2014,(11):69-69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特色。豫南大别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孕育了独特的乡土文化与乡土民居聚落。对该地区民居聚落空间及民居单体形式的研究,将为我们翻开久远的乡土记忆,也将铺开一条乡土的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山西的民居聚落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颗历史明珠。本文所探讨的右卫古镇是曾经的军事重地、商贸集散地,通过对其区域特征和历史背景的分析来探讨右玉的聚落形态特征和民居形态特征。聚落形态特征鲜明,选址合理,"用险制塞"、"择水而居";布局严谨,从"点、线、面"出发;街道秩序井然,以十字街为中心;防御建筑俱全,易守难攻。就其民居形态特征而言,多为砖木结构,墙体和屋顶较为厚重,院落基本为四合院形式,艺术形态丰富。  相似文献   

10.
濒水传统民居建筑聚落是传统民居聚落的存在形式之一。因与水流的亲密联系,呈现出优美惬意的居住环境。本文整理分析与濒水传统民居建筑聚落的成因和美学思考,探究建筑群落与建筑单体的美学形式,从地域特征入手,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思路,寻找河流对于濒水民居聚落的形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田长青  柳肃 《南方建筑》2006,(2):119-122
在中国漫长的社会文明史中,家族制度从出现到今天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形成,甚至可以说家族制度所具有的诸多特点都与民居聚落的营造规则相对应,这一点绝非巧合,本文即是来探讨家族制度与民居聚落格局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相互见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周玮 《建筑与环境》2009,3(2):118-120
本文以岭南的大都会佛山为时空背景,以现存的佛山老城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大量史料和文献,研究在佛山独特的城市形态演变历程(自然村落-集镇-城镇)中民居与聚落的互动关系,把握民居-聚落的基本单元-发展与演变,探寻佛山老城传统民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浅议平遥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明  常启龙 《山西建筑》2009,35(3):82-83
以平遥地区的传统聚落和民居为讨论话题,简单分析了该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特点,并针对当前因急功近利思想导致的对聚落和民居的破坏现象,引入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分析了采用这种模式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冯维波 《华中建筑》2014,(1):150-153
该文在分析探讨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营建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聚落的空间特征:民居平面型制的多样化特征、依山傍水的山地特征、耕地至上的环农特征、群—序—拓扑结构的形态特征,主要存在自由散点式布局和集中簇群式布局两种聚落空间形态。最后分析了聚落空间的成因,认为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只是在汉族传统院落民居的基础上,由于受到当地特殊地形条件的限制而进行的修正。  相似文献   

15.
刁炜 《华中建筑》2008,26(8):235-239
该文从“对土地的利用”、“巷道、民居及其庭院”、“生产、生活形态”三方面对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进行了解析,期望找寻出聚落及其居民生活之间的深层意义上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贺州凤凰塘清代民居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聚落特征,并对其聚落环境、气候、人文特色、村落现状进行了论述,指出其研究对于今后的保护发展和广西建筑文化的传承起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豫北地区安阳、新乡两地的六个代表性的传统山地民居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影像图、无人机采集的影像及建筑学测绘所获取的数据资料,从村落选址、聚落空间结构、院落朝向、院落布局与建筑形制等方面出发,对豫北山地传统民居聚落及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在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下,豫北地区山地民居聚落的形态演变及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8.
范霄鹏  田红云 《华中建筑》2008,26(9):223-226
民居营造体现出民族和地方性的人地关系、社会关系及意识形态,在长期的适应与演变过程中逐渐积淀和内化成为民居营造的基础规则,这样的住屋理念和模式所构成的人文共识由单体的民居扩展而集聚形成乡土聚落,并展现出其特色价值。该文以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和道孚县的典型民居为对象,研究藏民族的人文共识在立足于自然环境中乡土聚落营造上的成就力。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数量最多,形态最丰富的一类.历史上形成了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和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多种住宅形式.通过对皖南民居的地理环境及社会背景的分析,对其聚落形态、空间布局、装饰风格及庭院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湘峪古村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其空间格局完整,建筑遗产丰富,是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堡寨式聚落,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2006年,湘峪古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院落分布、院落构成、社会地位与居住心理、地形处理、立面构成、屋瓦特征、防御功能等方面对湘峪古村民居建筑的特征进行横向探讨和分析,并结合具体院落实例进行详细阐述,以期能够展示以湘峪古村为一例的晋东南堡寨聚落民居建筑的研究价值于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