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轮胎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支持车辆的全部质量,承受车辆的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轻和吸收车辆在行驶时的振动和冲击力,防止车辆零部件受到剧烈振动而早期损坏;降低行驶时的噪声,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ANSYS对195/65R15子午线汽车轮胎进行静态分析,得出轮胎非线性径向刚度随充气内压的变化规律,并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随机路面谱,对带该轮胎的汽车悬架进行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轮胎的充气压力与汽车行驶速度、路面等级对汽车的平顺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轮胎滚动阻力及温度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野平 《机械》2002,29(Z1):20-22
对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滚动阻力计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轮胎的温升问题.认为轮胎温度除与轮胎发热量有关外,还与路面温度、环境温度、汽车速度、轮胎及路面的性能有关.提出了一个可供实用的轮胎温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对正确设计和使用汽车轮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轮胎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汽车重量的支撑作用,促使地面与汽车间摩擦力增大,汽车能够平稳行驶,除此之外,在启动行驶中,汽车所产生冲击与振动可由轮胎锁吸收,为车内人员营造良好驾驶环境,汽车舒适度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轮胎还具有避免车内零件的早期损坏与剧烈振动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汽车总装轮胎的自动化装配工艺,与工艺的流程布局,并总结工艺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应用趋势,详细介绍轮胎自动化装配工艺布局、工艺特点,为工作实践提高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冯勇  吴凯  刘梦安 《汽车零部件》2012,(5):50-54,69
选择了某微型汽车悬架的磁流变减震器为研究对象,运用汽车动力学理论建立了1/4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车辆在不同路面输入谱和不同行驶速度下,以悬架的簧载质量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3个基本参数来表征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振动特性,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该悬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汽车在不同等级的路面上行驶时,随着车速的提高,采用模糊PID控制半主动悬架汽车的簧载质量加速度和悬架动挠度的幅值相对于被动悬架均明显减小,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轮胎动载荷与被动悬架的幅度大体相当,偶尔还比被动悬架幅值高,但综合来看,模糊PID控制器能更好地减小汽车振动,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结果同时也说明了模糊PID控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采用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有效地改善了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极限轮胎-路面条件下,智能汽车的横向操纵性能急剧恶化,增加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控制难度。现有研究主要聚焦智能汽车轨迹跟踪的性能,但是难以解决低附着路面、紧急避障等极限工况下的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智能汽车的轨迹跟踪,同时保证智能汽车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仿真试验同样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结合二次型代价函数和安全约束构建了轨迹跟踪的开环最优预测控制问题,通过约束车辆的前后轮侧偏角,保持极限工况下智能汽车的行驶稳定性。研究方法与结果可为智能汽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对比分析不同路面激励与电机垂向电磁激振力共同作用下,集中电机驱动和轮毂电机驱动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建立集中电机驱动和轮毂电机驱动的1/2、4-DOF汽车模型;考虑汽车行驶时受到的多种路面激励和电磁垂向激振力作用,借助时域图和PSD方法,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仿真分析两种电动汽车驱动形式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表明: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接地性与行驶平顺性相对较差,需进一步研究轮内电机悬置构型,以达到合理轻量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某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及其适应路面时变的能力,提出一种座椅主动悬架和底盘主动悬架的改进模糊PID集成控制策略。相比于一般模糊PID控制方法,该控制策略能够根据轮胎所受路面激励和驾驶员座椅垂向速度的实时变化,在线调整控制器的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及PID参数值,以实现对控制力更精确的实时调控。建立八自由度整车平顺性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模拟汽车在A级、B级、C级和D级路面行驶的状况,结果表明:整车主动悬架改进模糊PID集成控制能够大幅提升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且效果明显优于模糊PID控制。  相似文献   

10.
轮胎作为汽车行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零部件,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直接接触,不停地产生变形及摩擦,产生大量的能量损耗,造成轮胎温度升高,而高温不仅会加速轮胎的老化,降低轮胎的性能,由于热量太高易造成爆胎危险。因此本文对汽车轮胎的降温装置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一种汽车辅助系统装置。这种降温装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ECU自动控制对轮胎进行降温,保证轮胎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旨在降低汽车行驶中的安全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橡塑机械时代》2010,(2):26-26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玲珑集团新开发设计了12.00-20-18PRLL87高性能轮胎并获得成功。该花纹轮胎主要特点: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刺扎性、防滑性能和抓着性能:适应路面广泛,胎体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爬坡能力强;因采用斜式横向花纹沟设计,在较差路面行驶滚动阻力低,油耗低。  相似文献   

12.
郝于虹 《中国机械》2014,(15):152-153
高速行驶的车辆在附着系数低的路面上转向时,不仅会受到司机的生理心理影响,还会受到转向或环境干扰的影响,这时轮胎的侧向力很容易达到附着极限,因此导致专用改装汽车失去稳定而发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重型牵引车平顺性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仁  李丽 《机械设计》2008,25(3):56-59
行驶平顺性是现代高速汽车的一项重要使用性能.以半挂牵引车为例,建立了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半挂牵引车平顺性的计算程序.根据汽车的行驶工况,针对重型牵引车的不同轮胎激励、不同车速和不同路面条件进行了平顺性预测,同时计算了驾驶室座椅处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加权振级,计算结果与平顺性评价标准进行了比较,为该类车型的设计及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根据车辆行驶的评价指标,为提高矿车在凹凸不平路面行驶的平顺性,提出了液压悬挂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原理图,并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液压悬挂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位移,使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最后在多功能液压实验台上对伺服阀控液压缸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液压悬挂系统能够满足矿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设计了节流口可调式阻尼减振器,根据汽车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整车模型,采用Mamdani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可调阻尼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双模糊控制器,并以某微型轿车为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阶跃激励仿真试验和随机路面激励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模糊控制策略改善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同时还降低了悬架被击穿的可能,提高了轮胎的接地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汽车行驶安全边界的EPS与ESP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与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对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汽车纵侧向动力学存在的耦合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汽车行驶安全边界的EPS与ESP协调控制策略。建立EPS模型,通过Luenberger观测器估计回正力矩,由回正力矩信息估计路面附着系数。根据车辆动力学特性确定由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组成的行驶安全边界,根据确定的安全边界和转向盘转矩、横摆角速度等信息,基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II)优化EPS与ESP的动态协调控制因子,确保获得优化参数的全局最优解。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行驶安全边界的EPS与ESP协调控制策略,改善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路面和1/4车辆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对车辆悬架进行了LQG半主动控制,将被动、半主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轮胎动位移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LQG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知名的轮胎制造商Michelin公司提出警告:汽车起重机和全路面起重机行驶速度过快,这是该公司在英国新的道路交通法规允许某些类型流动式起重机以超出轮胎设计许用速度行驶后提出的。轮胎重载高速行驶将会产生过热、加速磨损现象,使外胎不再适于翻新,甚至突然爆裂。尽管所有轮胎在设计时都留有很大的安全裕量,但制造商们并不希望人们按极限状态使用。  相似文献   

19.
悬架系统对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设计了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并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在线优化单神经元PID控制增益。以车身垂直加速度、轮胎动位移、悬架动行程为评价指标,研究控制器的减振效果和当路面输入改变、模型参数变化时的适应性,对1/4汽车主动悬架模型进行仿真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蜂群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有效地降低了车身垂直加速度,且有较强的鲁棒性,进一步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七自由度整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评价悬架性能的三个指标: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载荷。为了满足悬架的三个性能指标,本文在悬架的垂直、侧倾和俯仰三个方向上设计了三个PID控制器,并分配到汽车的四个作动器上。为了验证PID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以随机粗糙路面为例,在Carsim中建立整车模型和路面模型,在Simulink中设计PID控制器,两者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被动悬架,PID半主动悬架可以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和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