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甩图板"后,业内曾产生了是否推广3D CAD的争论,由于多方原因,3D CAD并未在国内真正推广起来.现在重提3D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2.
“甩图板“后,业内曾产生了是否推广3D CAD的争论,由于多方原因,3D CAD并未在国内真正推广起来.现在重提3D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3.
一、计算机辅助技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而制造业的相对落后却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CAD技术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更是企业全面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所以使用CAD技术是先进企业进行全面信息化建设不可忽略的一步.虽然我国很早就倡导"甩图板",但至今CAD技术在国内企业的普及率仍然很低.据了解,国外机械企业CAD技术的普及率接近100%,我国则不到30%.  相似文献   

4.
CAD不仅只具有管笔和图板的功能,CAD技术在路桥工程制图中的应用,使路桥工程设计者摆脱了图板和管笔,掌握应用中的技巧可事半功倍。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为提高CAD绘图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解决方法,以同时为读者充分发挥CAD辅助设计功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CAXA电子图板作为一款针对机械行业的辅助设计软件,其功能强大、界面简洁、绘图也非常方便。作为一名使用CAXA电子图板已多年的老用户,在此介绍下自己在绘制机械总装图样中的一些技巧,仅希望能够给初学电子图板的朋友一点帮助,让更多的中国机械设计师了解、使用和掌握我们中国人自己的CAD软件。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科技厅制造业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秦毅: 自"八五"以来,辽宁省一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的试点省,经过多年的努力实施,在"十五"默契,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和石化、冶金等支柱产业已经普及了"甩图板"--二维CAD.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CAD技术发展现状的思考1.CAD深化应用是目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CAD技术在我国的开发、应用已经有近30年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今,企业关于CAD项目实施面临更多的不再是"甩图板"问题,而是图板甩掉后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CAD软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多的不再是某一项功能如何强大的问题,而是,下一步如何开发的问题。事实证明,CAD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深化应用阶段。如何进行CAD深化应用是目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主要原因在于:*CAD深化应用是企业CAD应…  相似文献   

8.
光盘导读     
一、 商用软件SolidWorks试用版(单张光盘)SolidWorks是著名的三维CAD设计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很容易上手使用,本套光盘中提供的软件,没有时间限制,可进行草图和建模设计。Solid Edge Origin(单张光盘)Solid Edge 也是一套三维CAD设计软件,功能强大。本套光盘中提供的软件可进行草图和建模设计。1. 开目CAD教学版这个版本没有时间、存盘限制,可以全面使用其二维制图功能。2. 金银花MDA99金银花MDA99是一套三维CAD软件,全功能试用。3. CAXA三维电子图板2000CAXA三维电子图板2000与MDA99一样是一套国产的三维CAD…  相似文献   

9.
从“甩图板”谈起 计算机改变了许多人的工作方式。学者写论文、作家写小说正在甩掉钢笔和稿纸;教授用大屏幕投影机讲课正在甩掉粉笔和黑板;会计师用财务软件作账正在甩掉算盘和账簿;画家用iMac作画正在甩掉油布、画笔和调色板;设计师用AutoCAD软件绘零件图、装配图正在甩掉图板和丁字尺。大家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在上述变化中,我觉得通过政府部门大力号召的技改项目应首推“甩图板”活动。1992年有关部委就成立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办公室。认真总结了过去推广CAD的经验教训,明确了目标:“让CAD成为生产力”;抓住了关键:“让设计人员都用CAD”;找到了突破口:“甩图板”。相比之下,教育部门就没有提出“甩黑板”、“甩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经常绘图的机械工程师,笔者使用过多种CAD绘图软件,如AutoCAD、Cardkey及国产的高华CAD、开目CAD、电子图板和机械工程师等等.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刚上市的、由辉煌软件公司研制的<香格里拉机械CAD>软件,该软件号称"傻瓜CAD".  相似文献   

11.
关于深化应用CAD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CAD应用概况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机械行业骨干企业CAD普及率已达到40%,在徐工集团,这一数字要高得多。其应用范围主要是计算机绘图、改图、编制明细表等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甩图板”。实践证明,确定以“甩图板”……实现绘图设计自动化作为推广应用CAD技术的突破口,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投资少,见效快的路子。按照这条路子,企业无需投资过大,但能较快形成微型机绘图规模,使CAD从“象牙塔”走到设计人员面前,较好地解决了常规设计的“瓶颈”,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使CAD技术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90年代以前…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一场以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引起人类生活的深刻变革,CAD技术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各行业进步,加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发展及普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回顾历史,CAD技术已经经历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等阶段,帮助不少企业“甩掉了图板”,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然而,CAD技术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发展CAD技术不仅仅是推行“甩图板”工程,而是要进一步深化CAD技术的应用。企业是CAD技术推广应用的主战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是CAD技术推广应…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是促进科技开发、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性高技术,是企业打好机械工业“三大战役”中“开发能力提高战役”的切入点。CAD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技术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对开展CAD有着迫切的需求。为此,国家科委和机械工业部适时地发出了“甩掉图板”的号召,机械工业部提出了全面实施“CAD1550工程”,河北省科委亦推出了“13101程”。我院为贯彻上级部门“甩掉图板”的精神,结合院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尽快普及、推广微机CAD技术,使我国企业、设计院早日甩掉图板,北京清华天河公司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一个没有强大制造能力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我国制造业落后,用信息技术改造这一传统产业是国家的既定方针。我国机械产品与国外先进工业国相比差距较大,设计水平落后尤为突出。90年代以来,国家科委提出了"甩图板"方针,强力推广CAD技术并将其定为"重中之重"后,CAD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通过"九五"计划CAD示范工程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目前全国CAD普及率已达70~80%,其中机械行业达到80%以上。CAD技术应用普及后,势必刺激对CAE软件的需求。一般说…  相似文献   

16.
CAXA电子图板绘图操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XA电子图板是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CAD软件,该软件具有易学易用、上手快、绘图效率高和性能安全稳定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等方面。笔者自CAXA电子图板软件97版开始使用,现已升级使用至CAXA电子图板软件V2007版。通过长期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绘图技巧,在此与初学者以及使用该软件进行图样设计的同行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7.
甩掉图板,借助计算机设备实施CAD应用,是许多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初步体验,随后被作为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CAx软件就是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各类软件,包括CAID、CAD、CAE、CAM及CAPP等软件,它们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加入WTO将更多的国内企业直接推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设计的技术含量及其响应市场的速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在制造业,国外公司很早就采用三维CAD工具作为产品创新设计的辅助手段,如今,各类CAx技术更是新产品开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过去,二维CAD制图解决了“甩图板”问题,迅速为设计人员所掌握,而当时的三维CAD由于对计算机配置及人员要求较高,难以普及,…  相似文献   

19.
CAD 应用工程工作的开展源于当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同志1991年倡导的“甩掉图板”。当时他谈到推广 CAD 技术这个问题,提出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甩掉图板”,为脑力劳动提供新的工具,就像为体力劳动提供拖拉机、机床等生产工具那样。在此倡导下,原国家科委等单位组织专家多次座谈讨论,于1991年8月联合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大力协同开展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工程’的报告”。国务院办公厅1992年4月批复成立由国家科委牵头、原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国家技  相似文献   

20.
CAD软件发展到今天,在机械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许多开发和应用成果,同时也出现厂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用户引入CAD软件后,只用来一笔一笔地画图,和以前的图板绘图相比,在效率上没有明显的优势;有的用户在不同的CAD平台上,利用各自平台的优势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及二次开发工作,但相互之间不能完全进行转换,也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