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勘探技术,是地面地震剖面与井中地质层位之间联系的桥梁,能为地面地震资料解释提供高精度的速度资料、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与描述提供可靠的依据。介绍了GeovecteurPlus 7100 VSP处理系统的特点、处理流程及其主要模块特点。该处理系统在河南油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其能精细标定地质层位,可靠识别断层和断点,准确确定的油藏边界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
重磁电勘探方法均是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而重、磁、电的勘探方法原理及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每种勘探方法都有对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国内外主流的数据处理软件只针对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勘探方法,而多种方法联合勘探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综合对比分析及综合解释,抑制由单一方法带来的"多解性"问题,为此基于GeoEast地震解释系统平台开发了GeoGME软件,在同一个平台上集成了重力、磁力、大地电磁、时频电磁等方法软件模块,以及数据管理、绘图和建模等辅助功能模块,实现了多种方法多种信息在同一平台上联合处理解释和综合对比分析,开创了地震与非地震数据一体化处理解释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为了尽快开发我国南海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与国内两所大学合作,在FOCUS处理平台上共同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海上二维多波地震处理系统OMS.利用该系统已成功地对莺歌海盆地二维多波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其地质效果明显.文中从系统界面、模块组成、模块及系统测试结果、资料处理效果等几方面对OMS处理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发挥气测录井技术及时快速发现油气显示的优势,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研制了气测录井资料随钻自动实时解释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快速处理校正模块、随钻自动实时解释模块、专家知识库管理模块和随钻解释成果输出模块构成,对其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原始气测录井数据因开停泵导致的气测假异常、冲淡系数的校正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气测录井资料的随钻快速处理和解释,为甲方提供地层含油气性信息,同时可为所钻遇的储集层提供相应的解释结论。这不仅有助于现场油气层的及时发现,而且能够为完钻讨论和中途测试等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录井的现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将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SCADA系统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系统中,将相距几十公里的现场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一体化的目标,有效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对系统设计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工控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成立于2001年1月,是集地震资料处理、勘探综合研究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科研生产单位。经过多年持续研发,形成了多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业界特色的实用勘探开发软件,形成了从观测系统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到油藏开发描述的勘探开发全覆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及软件模块,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胜利油田持续增储稳产的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海上二维多波地震处理系统OM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尽快开发我国南海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与国内两所大学合作,在FOCUS处理平台上共同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海上二维多波地震处理系统OMS。利用该系统已成功地对莺歌海盆地二维多波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其地质效果明显,中从系统界面,模块组成,模块及系统测试结果,资料处理效果等几方面对OMS处理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我国三维地震勘探的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三维地震勘探始于1966年。当时野外使用 DZ 571型光点记录仪,观测系统采用600米排列、中间放炮、小三角测网,资料处理是用手工方法完成三维归位,取得了断层立体解释的经验。七十年代采用了模拟磁带记录,束状或条带状观测系统,较多的覆盖次数,并用计算机处理。1980年开始用道数较多的数字仪记录,并用大型计算机处理。目前,野外采集和资料处理都采用了现代地震勘探技术,并取得了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由于三维地震勘探比二维地震勘探费用大、成本高,因此,必须慎重使用三维地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海上首次多波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概况和应用国内研制的海上多波地震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的流程和主要处理技术.处理结果表明,处理质量与挪威GECO-PRAKLA地球物理公司的处理质量相当,取得了预期的地质效果,证实了一批含气亮点,解决了一些常规纵波勘探所不能解决的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怀俄明大学针对地壳研究项目开发了一套新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包。该系统具有成功开发的类似于某些商业模拟程序所使用的作业描述语言,它有利于复杂处理算法的编程,监督程序采用独特的反向传播处理策略,给处理流程增加了灵活性。系统的结构允许按自然方式进行并行计算。针对我们的系统已开发出了60多个地震处理模块,专用接口能为其它处理系统开发的老模块兼容。系统用c程序语言编写,某些模块则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运行环境为SUN Sparc及SGI公司的Indigo工作站及四个处理器的SGI Power Challenge L上的UNIX。  相似文献   

11.
随着情字井地区高精度勘探工作的展开,针对该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处理也就随着展开。由于高精度三维采集有别于常规采集,因此针对该地区高精度资料的处理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便对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发挥重大作用。针对情字井地区高精度三维资料在FOCUS处理系统上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应用,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该地区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技术,给出一些实例,说明应用的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科学地编制油气开发规划,新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1985年起着手研究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决策系统软件,至今,该大规模软件系统已在长城微机上开发汇集成功。它从油气的热演化史开始,进而确定纵、横向上的生油期和运移期,用数学模拟预测其资源量,用盆地和块区的类比法,对各区块的远景进行评价和勘探风险分析;利用综合效益值排队法对勘探圈闭好坏进行排队,并绘制出各类地质图幅。系统分为八部分,160多个模块,即:数据管理;TTI 计算处理、TTI、R°、温度等值线的热演化处理;求任意曲边面积;数学模  相似文献   

13.
该文论述了勘探决策的重要性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确立经济效益为最优的决策准则。文中介绍了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统计、信息、控制为基础,以动态学为方法的勘探、开发、市场一体化的油气资源勘探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王元荪 《石油仪器》2009,23(1):78-78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浅层地震勘探仪器软件体系结构的装置,该装置的软件体系结构包括:引导加载程序模块层、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模块层、应用组件模块层、应用程序模块层及应用数据库层五个不同层次、相互关联的模块,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采用模块化层次化设计.从而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模块层次结构清晰的、集成有多种浅层地震勘探与处理解释方法的一体化嵌入式浅层地震勘探仪器软件系统装置,并且该装置的模块组件是可裁剪的,从而使系统开发、维护和升级都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勘探开发试验技术的特点开发出了基于Access数据库的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于一体的勘探开发试验数据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测试项目扩充、报表格式多样化、测试数据共享等问题.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FOCUS处理系统在高精度三维资料精细目标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精度三维精细目标处理方法能够针对主要目的层进行处理和研究,对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有重大作用。针对吉林探区近年来应用FOCUS处理系统进行的高精度三维精细目标处理的探索和应用,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该地区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技术,给出一些实例,说明应用的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怀俄明大学针对地壳研究项目开发了一套新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包。该系统具有成功开发的类似于某些商业模拟程序所使用的作业描述语言,它有利于复杂处理算法的编程,监督程序采用独特的反向传播处理策略,给处理流程增加了灵活性。系统的结构允许按自然方式进行并行计算。针对我们的系统已开发出了60多个地震处理模块,专用接口能为其它处理系统开发的老模块兼容。系统用c程序语言编写,某些模块则使用FORTRAN  相似文献   

18.
刘景彦 《海洋石油》2013,33(2):33-36
目标测区虽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目的完成了两次常规的两个采集方向近乎正交的三维地震勘探,但是由于地下地质条件异常复杂,诸如浅层碳酸岩、盐丘刺穿、储层的反射系数较低、多次波发育等等,所以引入非传统海上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多方位角地震数据处理,对两块三维勘探数据,执行了面元网格归一、地震数据匹配以及建立斜方晶体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基于同先导试验叠加道进行互相关处理,利用多方位角叠加处理模块计算加权叠加值。多方位角处理数据较好地丰富了处理频率成分和频带宽度,改善了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地质成像效果,优化了断层成像。同时,基于工作实践指出进一步强化在地堑下方的低反射系数层的成像问题,仍然是未来地震处理技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研究目前三维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低速带静校正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几年来低速带静校正处理情况,研制出一种计算三维地震勘探低速带的静校正系统,简述了这种处理系统的原理,并对吉林油田某三维地震工区的低速带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实用性强,对改善地震剖面质量和提高信噪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长期存在着用纵波地震勘探难以解决的地震模糊带和岩性假亮点等问题。近几年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我国近海相继进行了 3次较大规模的二维、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 ,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商业化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OMS ,并对南海两次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 ,其结果表明 :这套自主研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比较成熟 ,转换波处理效果很好。此后 ,在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基础上 ,又自主开发了部分三维转换波处理功能 ,并对渤海采集的部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试验性处理。目前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 ,三维转换波处理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此 ,提出了下一步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