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高层住宅厨房专用排烟道自然与机械排风方案比较 ,讨论在南方炎热地区综合经济与通风效果因素选取排风方案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层住宅厨房专用排烟道自然与机械排风方案比较,讨论在南方炎热地区综合经济与通风效果因素选取排风方案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黄河上游某水电站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进行模拟试验后整理而成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械送风的情况下,通过自然排风竖井排出的空气由两部分组成:即室内正压排风量和热压差引起的排风量。  相似文献   

4.
刘凯凯 《暖通空调》2023,(12):149-154+172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卫生间通风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分析了排风方式、换气次数、下排风口高度、补风形式对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卫生间采取自然进风、局部机械下排风、下排风口高度0.3 m、换气次数20 h-1可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水平,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卫生间排风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屋的舒适程度和卫生要求。利用建筑通风道自然排风时,受室内外温湿度、大气压、风向、风速等因素影响很大。要搞好卫生间的设计,则应进行合理的通风设计。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更为合理的管廊通风方式,本文在常规的两种管廊通风方式(管舱两侧机械排风中间自然进风。一侧机械进风一侧机械排风)之外,提出了一种新的管廊通风方式:管舱一侧自然进风一侧机械排风。本文结合武汉光谷中心城综合管廊工程实例,利用CFX软件,对三种通风方式下的管廊舱室进行流场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第三种通风方式在相同通风性能的前提下,初投资较低,对地面景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应用流体模拟软件Fluent,对综合管廊燃气舱燃气泄漏扩散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通风方式下对燃气扩散过程的影响。分析得出:管廊日常通风时,综合管廊各舱室应保持负压状态,自然进风、机械排风为合理的通风方式;管廊事故通风时,燃气舱一旦发生泄漏,需尽快排除有害气体,机械进风、机械排风为合理的通风方式;在进行模拟时,不同的通风方式,设置的边界条件不同,模拟结果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青岛某综合管廊200 m长热力舱在3种通风方式(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机械进风+自然排风、机械进风+机械排风)下和不同进风速度(3.0、3.5、4.0、4.5、5.0 m/s)下,冬季温度及夏季相对湿度分布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械进风+自然排风方式下,进口速度为3.0 m/s时,沿综合管廊长度方向温度明显升高。机械进风+机械排风方式下综合管廊内温度最低,机械进风+自然排风稍高,两者温度最大相差1.8 K。机械进风+机械排风方式下,随着进风速度的增大,同一截面上的平均温度降低。进风速度的增大也使综合管廊内壁的表面传热系数增加,综合管廊内的温度降低。机械进风+自然排风方式下,进风速度4.0 m/s时,综合管廊入口段相对湿度较低,中间段及出口段的相对湿度处于较高状态,同一截面竖直方向出现相对湿度分层,下部的相对湿度高于上部。3种通风方式下,进风速度4 m/s时,综合管廊沿长度方向相对湿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在后半段趋于平缓。改变通风方式对除湿效果的影响不大。机械进风+机械排风方式下,不同进风速度下在130 m后综合管廊的相对湿度趋于一致。相同通风方式下,随着进风速度的增加,温度分布越均匀,而相对湿度的均匀性则越差。在进风速度相同时,不同通风方式下温湿度均匀性由优到劣依次是机械进风+机械排风、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机械进风+自然排风。3种通风方式下,温度不均匀系数最大相差为15.6%,相对湿度不均匀系数最大相差为13.9%。  相似文献   

9.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青岛某综合管廊电缆舱室通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传统的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舱室平均温度为31.8℃,但排风口平均温度达到43.6℃,高于设计标准的限值40℃。采用诱导通风系统,舱室内平均温度为31.5℃,排风口平均温度降至37.3℃,保障了舱室顶部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两种通风方式下电缆舱内温度场均匀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舱室内温度场方差分别为6.645和4.667,诱导通风系统空气温度分布均匀性优于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此外,对两种通风方式下电缆舱内速度场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沿舱室高度方向,诱导通风系统的平均风速大于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空气流动死角较少,更有利于舱室内的气流组织。  相似文献   

10.
根据抗火实验室的情况,确定了下部自然进风、屋顶机械排风的全面通风方式;采用CFD模拟的方法确定了机械排风量和屋顶风机位置;通过对污染物浓度的实测,验证了通风改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建筑通风对建筑环境的影响是直接而迅速的,因此对建筑热环境的模拟必须解决建筑通风的模拟问题。建筑的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二者本质相同并且经常是同时发生的,计算时应该一起考虑,而不是分离开来。详细介绍了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中根据多区域网络模型和管道流体网络模型发展出来的建筑通风的统一的网络模型,介绍其求解方法,并给出了建筑中常见的通风支路阻力模型,实现了建筑热环境和自然通风真正的耦合模拟。通过介绍几个利用通风模拟来分析解决设计中问题的实例,指出了建筑通风模拟的应用范围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单纯的自然通风方式在室外高温气候条件下往往难以满足通风降温的要求,此时,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联合运行的复合通风方式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数值模拟,对机械排风口的合理布置位置和最佳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对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工作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在该运行工况下所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以保证最佳运行效果。此研究结果可为解决高温气候条件下变压器室通风降温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市某自然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基于节能效益评价对该博物馆的自然通风节能潜力进行了研究。应用CFD技术对外场风速风向典型工况、不同室外气温条件下建筑内部自然通风除热效果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不利工况下机械辅助通风的建筑除热降温效果进行研究。结合过渡季节空调部分负荷下的建筑能耗模拟数据,对过渡季节自然通风及带有机械辅助通风的混合通风方式下减少使用空调带来的节能量进行了测算,并通过初投资计算,对混合通风在该博物馆中应用的投资回收期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混合通风应用于该建筑的累积天数为98 d/a,节能量为132 587 kW.h/a,静态回收期约为3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适应不同建筑形式聚酯车间的通风方式及其特点,包括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结合机械通风。  相似文献   

15.
李占斌 《山西建筑》2006,32(14):168-169
分析了地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地暖的构造,介绍了地暖的热稳定性好、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提出了地暖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指出地暖的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6.
城市隧道自然通风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是隧道总体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通风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到通风卫生效果、设备投入、运营成本等因素.某城市隧道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在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同时,可以削减隧道建设运营成本.文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评估了三种机械通风方式,重点对比分析了自然通风和全射流纵向通风经济性能,最后得出采用自然通风总投资可以节约30%左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为公路隧道通风工程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新宇  柴永艳 《山西建筑》2011,37(8):124-125
介绍了工业厂房通风的主要形式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并对三种通风形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工业厂房通风的设计,必须结合实际进行综合考虑,正确选择通风方式,达到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住宅的通风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国内几个大城市民用住宅的测试调查,揭示了国内住宅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自然通风已经无法满足住宅的基本新风需求。最后通过总结国内外住宅通风的系统型式,提出了机械通风在解决中国室内住宅通风问题时应该采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回路自然风压理论对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进行了研究 ,提出在有竖井隧道中自然风压的大小和方向均会发生变化 ,并将影响竖井主风机工作 ,在通风设计及运营通风管理中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某冷轧厂散热量大,现有的通风状况无法及时有效地将余热排出室外。对厂房进行合理通风改造能够改善工作平台工作条件。运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在厂房只有单侧自然进风情况下,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不能满足工作平台热环境控制的要求;而采用自然通风和蒸发冷却机械送风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较好地改善工作平台工作条件。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分析,得到了最佳机械送风口布置形式和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