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1起典型的GIS设备隔离开关内部安装工艺问题导致的悬浮电位局部放电缺陷诊断,通过射频巡检技术、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六氟化硫气体成分检测技术等多种方法联合,确定缺陷性质并进行精确定位,指导针对性检修处理,阐述局部放电检测应用技术、故障精确定位方法以及缺陷解体检修验证过程的现场实际经验。通过分析,特高频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能够高效、精确地发现GIS设备内部缺陷,这种技术的可操作性强,适宜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利泵站巡检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水利泵站巡检系统。巡检系统基于二维码识别、地图定位以及3G/4G通信等技术,包括泵站控制、设备巡检以及巡检人员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水利泵站巡检的无纸化、智能化、自动化。最后,对巡检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巡检系统能有效满足实际的巡检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解决风电场巡检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风电场智慧化巡检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结合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巡检技术获取风机机组设备状态信息,并利用Hadoop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算法及评估模型对设备的健康度、寿命等进行智能评价,为管理人员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旨在提高风电场巡检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可为风电场智慧化巡检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向状态检修的便携式设备巡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水电厂状态检修的需要,防止巡检工作疏漏和提高设备巡检数据利用率,开发了一种用条码标识电力设备、用便携式数据采集仪采集其参数以及用数据库的方式来管理巡检参数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该系统可接入监控系统或MIS,通过Web查询和发布巡检信息,并分析设备运行趋势,查看任意两参数间的关系曲线,供运行和管理人员决策参考,以便及早发现设备缺陷,确保电力设备运行安全.该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巡检工作量,还可有效提高巡检到位率,从而减少因巡检疏漏所引发的故障,对提高水电厂巡检效率以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新型计算机管理系统TG—02A型变电设备巡检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应用于变电站设备的巡视中,可以对设备缺陷及巡检人员到位情况进行严格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取消纸质的标准化作业巡视卡,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视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高压输变电塔架及通道巡检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按照巡检设备类型,对人工巡检、直升机巡检、机器人巡检和无人机巡检4种不同巡检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无人机巡检存在的技术问题,描述了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巡检作业增强现实应用的关键之一是解决现有图像处理算法检测速度慢、适应性差、难以实现增强现实应用视频流实时处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改进YOLOv3算法,提出了一种变电设备缺陷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YOLOv3目标检测模型,并借鉴DenseNet思想对特征提取网络进行优化;然后,通过对训练样本库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目标候选区域的先验尺寸,通过优化损失函数来加快模型的训练过程,使模型更好地拟合变电设备缺陷特征;最后,通过建立变电设备缺陷样本库并进行训练,实现了变电设备缺陷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YOLOv3的缺陷检测模型的图像处理耗时为21 ms/张,检测精度超过了Faster R-CNN(regions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SSD(single shot multi box detector)等其他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满足变电设备巡检作业增强现实应用对图像缺陷实时识别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技术简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依托其在军用低频应急通信领域取得的相关科技成果,进行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攻克和掌握了电磁波透岩传播理论、噪声研究与处理、低频通信体制、低频发射和接收天线的研究和设计、煤炭等坏境下设备的本质安全设计、设备小型化和低功耗等相关技术,研制出了民用低频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快速地将技术转化成成果。该研究所研制的低频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由主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等设备组成,可利用低频电磁波的穿透能力,实现900m完全无线化的双向透地通信。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套基于RFID物联网及锁控技术的配网设备巡检管理系统。用RFID身份识别的智能化工业锁具替代现有民用锁具,建立一套信息化设备巡检管理系统。智能化锁具可赋予设定巡检范围和对象属性,实现锁控平台与设备巡检管理系统有机融合。实现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以及减少重复投入。  相似文献   

10.
对电厂来说,设备缺陷处理方法与过程十分重要。对于电厂设备缺陷能够正确及时地进行相应信息管理,则会大大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对某电厂为管理设备缺陷处理所开发的一个管理信息专家系统。它是在管理信息系统(MIS)基础上引入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智能化设计和实现的新一代计算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高校危化品仓库的安全检查手段与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系统.首先在差速驱动的四轮移动底盘上集成里程计、单线激光雷达、带云台的彩色夜视与热成像相机、环境监测传感器套件等,构建巡检机器人移动平台.其次,融合里程计与激光雷达数据实现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建图、巡检路径自定义与跟随.在巡检点处,利用图像关联分析对预定义的待观测物品进行定位及热成像测温.在巡检过程中,利用热成像相机与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参数并形成热力图轨迹,同时基于先验知识检测热图像中出现的入侵者.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集成相关算法及使用NodeJS开发远程人机交互Web系统.在真实环境下开展了有光照条件和无光照条件下的自主巡检实验,实验结果证实本文方法与系统可以满足高校危化品仓库安全巡检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企业电网与主网可靠解列,并过渡到稳定的运行状态,采用ETAP电力分析仿真软件,结合典型石化企业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特点及电气设备的性能参数,建立企业电网仿真模型。通过对企业电网解列方式下的频率和电压稳定情况仿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孤网运行方式下发电机组控制策略的改进方案,为同类企业制定内部电网的运行方式、事故预案及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智能巡视检系统为解决巡线人员是否到位巡视和如何做完整、准确的缺陷记录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介绍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思想、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无线定位技术是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RFID射频技术对巡逻人员进行定位,参照巡逻人员路径的特点,结合无线信号检测分析技术,动态规划出当前巡逻人员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减少了实施成本,方便对巡逻人员的安全定位和管理.最后通过实施人员定位系统验证了巡逻人员定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无线射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支持移动终端的配网智能巡检培训系统,创建了电力培训的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配网巡检工作效率,规范配网的巡检作业,提高配网巡检的培训效果和配网管理水平,从而满足配网精益化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Corrosive failure is frequently found in petrochemical pipelines which may lead to the leakage of the pipes and even the shutdown of the system. However,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due to the complex service environment, e.g. the corrosive fluids and the long term operation at higher temperature.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 petrochemical pipe elbow was evaluated via visual examination and microanalysis with optical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ogether with energy dispersive analysis X-ray (EDAX). The corresponding corrosion mechanisms, the combination of grain boundary attach and the crevice attach together with the flow-accelerated corrosion, were proposed consequently.  相似文献   

17.
Corrosive failure is frequently found in petrochemical pipelines which may lead to the leakage of the pipes and even the shutdown of the system. However,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due to the complex service environment, e.g. the corrosive fluids and the long term operation at higher temperature.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 petrochemical pipe elbow was evaluated via visual examination and microanalysis with optical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ogether with energy dispersive analysis X-ray (EDAX). The corresponding corrosion mechanisms, the combination of grain boundary attach and the crevice attach together with the flow-accelerated corrosion, were proposed consequently.  相似文献   

18.
为方便各级河长智能巡河,提升各级“河长办”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能力,运用移动终端跨平台开发技术、精准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河长智能巡河APP系统的设计,并付诸实现。分析了该系统在河南省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庆石化化工一厂乙烯裂解炉(EF-111M和EF-111N炉)平均COT温度波动大的情况,设计和开发一套乙烯裂解炉平均COT温度先进控制系统。首先,根据原有常规控制方案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裂解炉平均COT温度先进控制方案。其次,将非最小状态模型预测控制方法(NMSSMPC)用于平均COT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最后,将所开发的乙烯裂解炉平均COT温度先进控制系统应用到大庆石化M#和N#裂解炉中。与原有常规控制方案进行对比,M#炉和N#炉平均COT温度测量值与设定值间的标准偏差分别由投用前的1.24 ℃和1.84 ℃下降到投用后的0.57 ℃和0.72 ℃,平均COT温度标准偏差分别降低了54.03%和60.87%,达到了标准偏差控制在1 ℃以内的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