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垃圾准好氧填埋消除酸积累现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垃圾厌氧填埋渗滤液在直接回灌初期会出现严重的酸积累现象,分析研究了垃圾准好氧填埋与厌氧填埋的渗滤液直接回灌后的出水水质,发现采用准好氧垃圾填埋的体系内所含挥发性脂肪酸量和COD量比厌氧填埋柱低得多,不存在酸积累现象;从整个降解过程看,准好氧填埋加快了COD的降解速率,加速了垃圾体的稳定化进程;另外,环境温度对垃圾体的降解速率影响很大,较高的温度能够加速垃圾体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2.
填埋方式对污泥填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垃圾填埋场经验,采用模拟填埋场,对污泥分别进行准好氧填埋和厌氧填埋,并定期监测渗滤液水质,利用指数法对两种填埋场的稳定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厌氧填埋相比,准好氧填埋方式下污泥容重、密度和孔隙度的增长速度更快;并且准好氧填埋方式更有利于填埋体中污染物的降解,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更低;准好氧填埋场的稳定化速率要大于厌氧填埋场:准好氧填埋场在封场10周后即可达到二级稳定、渗滤液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而厌氧填埋场在封场30周后才能达到此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翔  姜文超 《山西建筑》2007,33(30):349-350
依据准好氧填埋原理,设计了准好氧垃圾填埋模拟柱,按照L4(2^3)正交实验表安排了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准好氧填埋模拟柱氨氮的去除有显著的影响,回灌频率次之;准好氧填埋可显著缩短垃圾体稳定的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垃圾最终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填埋场气压分布是填埋气灾害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提出了分层垃圾填埋体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可分析含有给定抽气压力或给定抽气流量水平导气层的填埋体气压分布。采用该模型探讨了垃圾分层特征、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的高渗透性水平导气层、填埋体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体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填埋体垃圾不考虑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随垃圾埋深增加而减小(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按埋深平均)会高估填埋体内气压;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设置水平导气层可有效降低填埋体内气压;填埋体底部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气气压较大的深部垃圾降压效果较明显。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指导填埋气收集系统设计,如水平导气层位置和间距布置及抽气功率选择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沉降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无论在填埋过程中还是封顶后都会产生显著的沉降.填埋场的沉降一方面可以增加场区的垃圾消纳量,另一方面将对填埋场的维护和场地再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垃圾填埋体的沉降受垃圾土的自重压缩和有机质降解的综合影响.本文从分析填埋场沉降机理人手,提出填埋体的沉降由主沉降、次沉降和有机物分解沉降三部分组成,并给出了沉降估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填埋体的沉降过程,计算表明,一座设计容量为472万m3,设计填埋高度73m的填埋场的扩容率可达97%;封顶后的最终沉降约为填埋高度的10%.文中提出了实行分区填埋、分层压实和加速有机物分解等控制填埋场沉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某已封场非规范垃圾填埋场为例,分析了在该填埋场地上进行防渗和稳定化处理的工程措施效果。通过分析不同深度填埋垃圾中的生物可降解物质(BDM)含量及填埋气中的CH4含量,评判垃圾填埋场的稳定化程度,据此采用帷幕灌浆技术对该场地进行处理,以达到气体防渗和地基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该填埋场表层13 m深度以内的垃圾体稳定化程度较低,而填埋深度超过13 m的垃圾体基本稳定。实施帷幕灌浆后,可切断垃圾填埋场与周边建筑工程间填埋气的横向通道,填埋气中的CH4含量1%,可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GB/T 25179—2010)中高度利用的要求;另外,地基承载力为240~320 kPa,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由此说明,帷幕灌浆技术可以实现对已封场非规范垃圾填埋场地进行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堆存量最大的国家,垃圾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手段主要有填埋、焚烧与堆肥.在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研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有机垃圾的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与好氧堆肥相比,它具有过程可控制、降解快、能量再利用等优点.欧洲近十年来积极开发这一新的垃圾处理技术,并已取得生产试验成功,每年大约有106t的垃圾通过厌氧消化得到处理.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存在两大问题:①填埋气;②渗滤液.填埋气热值很高,20000kJ/m3,是很好的气态燃料,可用于发电.本课题中主要研究填埋气产量和产气速率,影响产沼气因素,如何提高填埋气产气速率.我国近些年在城市有机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气方面也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如垃圾填埋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垃圾填埋场气体产生和模型研究,高温厌氧消化处理城市有机垃圾的正交试验研究,城市有机垃圾厌氧消化痕量激活剂的促进作用及产能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8.
陈腐生活垃圾固化体的路用性能及其重金属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仍以填埋为主,而填埋处理技术又面临着选址、年处理垃圾量增加和很多填埋场填埋年限到期的问题。受循环经济启发,将陈腐5年以上的填埋场生活垃圾,加入固化剂及工业废渣进行固化处理,可以解决填埋场内陈腐垃圾的出路问题,而制成的固化体强度及耐久性还可达到路用地基材料的技术要求,同时符合环境排放要求,不会带来二次污染,文章探讨了陈腐垃圾固化体重金属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层填埋垃圾体中气体一维稳态运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垃圾填埋场分层填埋特点,提出了填埋垃圾产气率和导气系数分层计算方法,建立了分层填埋垃圾体中气体一维稳态运移分析模型,分析了垃圾的产气率、导气系数和封顶覆盖层的气密性对气压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垃圾填埋龄期对气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均质垃圾体,产气率与导气系数的比值越大,则填埋气压力越大;对于含封顶覆盖层的垃圾体,产气率主要控制气压力大小,导气系数控制气压力沿填埋深度分布梯度。封顶覆盖层厚度的增加或其导气系数的降低将使填埋气释放量减少,则气压力整体提高。垃圾填埋龄期越大,则垃圾体中气压力越小。  相似文献   

10.
邵文忠 《工程质量》2013,31(7):60-62
卫生填埋是现阶段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的最终处理手段。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就湿陷性黄土山区准好氧垃圾填埋场库区开挖锚固、防渗系统、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气体收集处理系统等提出了一系列施工方法,可为其它同类型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