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东金召矿业有限公司召口矿采用遥控铲运机进行矿石回采。受采矿方法底部垫沟的影响,铲运机无法深入矿房内部,造成大量存窿矿石损失。为了提高矿石回采率,对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矿块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实现了遥控铲运机可以进入深孔矿房空场作业的目的,有效回收矿房存隆矿石和崩落回收角以下三角柱矿石,房内回采率由90%提高至97%。  相似文献   

2.
<正> (一)国内外概况遥控铲运机是国外七十年代末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出矿设备,也是近二十年来铲运机研制中主要的技术革新之一。在VCR采矿方法中,采用遥控铲运机出矿,可使无底柱采场15~20%的残留矿石获得回收,同时可简化底部结构,减少采准工程量,加快采场投产,确保出矿安全,达到最大限度回收矿石的目的。遥控铲运机除用于VCR法采场出矿外,还可用全面遥控的方式在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中作主要出矿设备,以及用于矿岩不稳定的采场、巷道作为辅助设备,在通风不良或无法通风的地区作临时出矿设备,在空场出矿的无底柱采矿法中作出矿设备等。  相似文献   

3.
详细分析了下盘残留矿石比例以及下盘残留矿石回收的特殊性对矿山矿石回收效果的影响。分析 表明,下盘残留矿量比例主要受矿体赋存条件以及采矿方法主要结构参数影响,矿体厚度越小、 倾角越缓,结构参数越大,下盘残留矿量比例越大,由矿岩混采造成的下盘残留矿石回收效果越 差,改进下盘残留矿石回采工艺是保证下盘残留矿石充分回收以及矿石整体回收效果的关键。最 后针对传统切岩回采下盘残留矿石工艺造成的矿体下盘残留矿石退采不充分及矿石回收效果差问 题,提出了下盘切岩开采+上分段下盘进路间柱辅助回采进路回采下盘残留矿石新工艺以及增大 矿体下盘崩矿步距、矿体下盘边孔角等降低矿石损失贫化技术措施,对目前国内相关矿山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空区残留矿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某铁矿受前期掠夺式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空区,积压了大量矿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老空区进行了人工探测,掌握了该矿空区形态、大小、分布及资源量。根据空间分布及采矿技术参数,将该矿老空区分为3类。为充分利用空区残矿资源,结合相关研究,提出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空区残留矿石方案。根据此方案,954 m中段以上残留矿柱和顶板采取露天开采;924 m中段以下矿体以及露天坑内具有开采条件的边坡挂帮矿体,利用原矿床开采形成的开拓系统采用地下开采方式进行回收;954 m中段至924 m中段矿体,上部20 m由露天坑底自上往下凿岩,下部10 m由924 m中段自下往上凿岩,爆破留下的矿石做下部中段回采的覆盖岩石,在以后逐步回收。该方案既充分回收了采空区残矿资源,又消除了采空区大面积冒落的隐患,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安全、高效、规模化回采西石门铁矿北区深部主矿体复杂空区残留矿体,结合残留矿体赋存条件,利用疏干工程将静水位下降至空区以下,优化掘支工艺,将联巷、进路断面规格(宽×高)分别缩小至3.5 m×3.2 m和3.2 m×3.1 m,使用超前锚杆联合U型钢支架通过巷道围岩蚀变带,采用分段诱导冒落回采方案回收矿石,并制定空区冒落安全防治措施。实践结果表明,采准工程顺利施工,支护二次维护率大幅降低,共计回收矿石20万t,且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对其它类似矿山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分区连续回采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来矿法的采切工程布置、凿岩爆破、技术经济指标的介绍,阐述了尾砂充填老空区及回收空区内残留矿体方法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7.
地下空区存在危及生产安全和影响资源充分回收,如何有效利用和治理空区成为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补偿空间不足作为切入点,将诱导冒落技术与协同利用思想相融合,研究了基于耦合效应的近矿体小空区处理新方法。以双鸭山铁矿北区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典型空区——S3号采场回采过程中形成的约15 m高空区为例,在分析矿岩可冒性的基础上,结合采场结构参数及采空区大小,提出利用现有的上盘绕道,进行空区扩宽爆破的"崩、冒"耦合效应的近矿体小空区处理方法。该矿北区矿体可冒性良好,且遵循拱形冒落形式,采矿方法选用适合矿体条件的进路诱导冒落法,补偿空间高度约为30 m,通过分析回采长度与冒落高度的关系,选定崩矿高度20 m,扩宽后的爆破范围大于空区尺寸11 m×9.6 m(长×宽),采用同次微差爆破方式,控制矿体冒落接近回采高度30 m。试验表明:爆破实施效果较好,冒落块度适中,崩、冒落高度估算值约为29 m。为验证爆破补偿空间是否满足要求,爆破了两排回采炮孔,在出矿过程中对最大矿石块度进行了跟班标定,发现崩落块度整体良好。该方法消除了空区安全隐患,可回收大量矿石,达到利用并有效处理空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宏喜  余剑 《现代矿业》2011,27(1):104-105
分析了马钢桃冲铁矿民采空区特点以及围岩冒落规律,研究并实践了在采空区周围布置采准巷道,利用废石充填采空区既作为下分层的覆盖层,又作为支撑巷道,减少地压出现。确定了废石充填无底柱束状深孔回采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被复杂空区穿插后周围残留矿体以及空区中残留矿的开采技术难题,实现了大量残矿的安全回收、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马钢桃冲铁矿民采空区特点以及围岩冒落规律,研究并实践了在采空区周围布置采准巷道,利用废石充填采空区既作为下分层的覆盖层,又作为支撑巷道,减少地压出现。确定了废石充填无底柱束状深孔回采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被复杂空区穿插后周围残留矿体以及空区中残留矿的开采技术难题,实现了大量残矿的安全回收、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0.
李楼-吴集铁矿采用大结构分段凿岩阶段矿房采矿法,底部结构残留了大量的矿石资源。分别对采场充填前和充填后提出了遥控铲运机出矿无底柱崩落法和浅孔房柱法回收底部结构矿石2种方案,从方案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对2个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可对矿山底部结构回采提供方案支撑。  相似文献   

11.
徐安志 《现代矿业》2019,35(9):103-105
长龙山铁矿和大多数国有矿山一样,在生产后期不得不面对民采破坏性回采后所遗留的空区矿体开采的难题。为了安全高效地回收现有的矿产资源,同时消除民采空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结合采空区实际情况,开展了以现有井巷工程为基础的民采隐患空区转换处置及残矿回收技术研究。首先通过物探与CMS系统分别确定空区边界与三维赋存状况及稳定状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空间重置技术将空区作为爆破补偿空间,或者再造成回采进路。通过这种技术,不仅有效地回采了空区矿石资源100余万t,而且使得覆盖层的下移处于有序可控状态,有效地消除了空区隐患。  相似文献   

12.
复杂残留矿体空区形态未知、环境恶劣、测量人员无法进入,为了回收残留矿体,采用自主研制的BLSS-PE测量空区三维形态,并与英国C-ALS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BLSS-PE可以准确、高效测量采空区,为残矿回采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陕西银矿古采区上盘矿体的开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银矿古采区上盘矿体的矿量较大,且矿石品位较高,为回收古采区的上盘矿体,先将上部的塌落废石充填于古采空区中,并加水让其泥化,自然沉降固结,然后沿矿体走向划分成矿块,用上向分层干式充填法回采古采区的上盘矿体,作者详细介绍了空区处理和回采的各环节工艺。  相似文献   

14.
西石门铁矿北区新探矿体为缓倾斜破碎的厚-中厚矿体,地压显现严重,属于极度难采矿体。矿山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受矿体倾角和厚度限制,开采中损失贫化较大。为制定损失贫化控制措施,在研究矿石散体流动规律、矿岩冒落规律和损失贫化发生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垂直方向上回采分段数量的差异将矿体划分为不同开采区域,分别制定了损失贫化控制措施。针对3个分段的回采区域,因其贫化会较大,主要制定的贫化控制措施是实行当次废石混入率与单一步距总的放出量2项指标控制的低贫化放矿;针对小于3个分段的回采区域,若矿石被崩入空区,由于下部分段无回收条件,损失会较大,需控制损失,可采用双进路同步距回采的方式,促使矿岩快速冒落形成覆岩下放矿条件,减少崩入空区矿石量;另外总结了回采过程中脊部存留矿石问题的处理措施。这些措施在西石门铁矿北区新探矿体开采过程中得以应用,损失率为16.34%,贫化率为22.51%,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罗先伟 《采矿技术》2006,6(4):4-6,9
92#失贫化的重要原因.92#矿体复杂的采、出矿工艺决定了复杂的矿石损失贫化构成,损失贫化指标无法通过简单计算获得.通过计算、归纳、类比等方法综合分析92#矿体回采过程中各步骤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推导了重叠区、非重叠区下回采单元与回采步距的损失贫化计算公式,并提出92#矿体损失与贫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成财 《现代矿业》2020,36(1):107-109
小厂坝矿区残留矿体赋存条件复杂且地压活动剧烈,为残矿的安全回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为了安全回采小厂坝采区65~71线残留矿体,首先对该区域的残留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掌握了残留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模拟对残留矿体回采前后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残矿回收后,空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西石门铁矿北区新探矿体为缓倾斜破碎的厚-中厚矿体,地压显现严重,属于极度难采矿体。矿山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受矿体倾角和厚度限制,开采中损失贫化较大。为制定损失贫化控制措施,在研究矿石散体流动规律、矿岩冒落规律和损失贫化发生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垂直方向上回采分段数量的差异将矿体划分为不同开采区域,分别制定了损失贫化控制措施。针对3个分段的回采区域,因其贫化会较大,主要制定的贫化控制措施是实行当次废石混入率与单一步距总的放出量2项指标控制的低贫化放矿;针对小于3个分段的回采区域,若矿石被崩入空区,由于下部分段无回收条件,损失会较大,需控制损失,可采用双进路同步距回采的方式,促使矿岩快速冒落形成覆岩下放矿条件,减少崩入空区矿石量;另外总结了回采过程中脊部存留矿石问题的处理措施。这些措施在西石门铁矿北区新探矿体开采过程中得以应用,损失率为16.34%,贫化率为22.51%,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花桥金矿残矿回采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德兴市花桥金矿1986年建矿,经过20多年的地下开采,井下遗留大量的低品位矿和矿柱未得到回收.进入21世纪,国际黄金价格处在高位、矿山资源缺乏.使得残留矿量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本文就残留矿体回采工艺、方法,尤其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回收这些地下资源进行总结,供类似矿山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下残矿回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湖鑫  陈何  孙忠铭 《矿冶》2008,17(2):24-26
本文介绍了复杂条件下残矿回收的方法。分布于空区充填体中的散体残矿采用超前注浆固结、构造矿房回采方法加以利用;对多分段难采矿柱群残留矿,利用大直径深孔整体崩落法进行回收;对于分散难采的铜、铀等矿,可以用就地堆浸的方式回收残留矿石。  相似文献   

20.
排土场废弃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钢铁业的持续升温,国内矿产资源紧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矿石价格快速增长.某矿作为老矿山,一方面在采矿生产中减少矿石损失,提高回采率.通过不断的管理和科技创新,多种途径组织回收利用界外边角矿体、隐伏的盲矿体以及挂帮残留矿体等,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积极勘察排土场资源,转变观念,对老排土场重新规划,实施矿石回收工程.为最大限度利用废弃资源,通过对河东排土场重新规划,实施矿石干选回收工程.经过系列设计研究,2007年在河东排土场陆续建成投产四条粗选生产线,对过去混杂在岩石的矿石资源进行干选回收.本文对某矿排土场矿石干选同收工程的研究与成功实践进行介绍,为磁铁矿山企业进行排土场废弃资源回收提供了可借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