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石油工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在钻井、测井和生产过程中,如何降低成本和使用最可靠的技术,即用较低成本和合理的技术通过评价剩余可采储量和油藏管理增加原油产量。从这个意义出发,套管井测井解释技术进行油层评价可以减少作业成本并优化方案。本文介绍了一种套管井测井解释技术-不依赖于岩性的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以下简称LIPS)。该技术适用于钻加密井方案设计和缺乏足够最新资料的老油田动态监测。该技  相似文献   

2.
在由岩心分析实验结果做出的油田开发期岩电相驱图的基础上 ,依据阿尔奇公式建立了利用侧钻井与套管井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剩余油的方法。该方法已在南海东部西江油田生产中得到了应用。侧钻井与套管井电阻率测井资料的有效利用 ,可以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快捷、方便地求出储层剩余油饱和度 ,进而求出油层衰竭指数 ,并据此对油层水淹程度及时作出评价 ,其用于随钻测井评价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几乎每一口油田井在下套管前都用电阻率测井仪进行测井。这种测量能用于找出油气位置并计算含水饱和度,一旦下了钢套管,常规电阻率仪器不再有效。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就需要以中子为基础的测量方法,例如地层中子俘获截面测井或碳/氧比测井。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电阻率测井仪已经出现了,能在套管井眼中测量地层电阻率。新近在北海一个大油田一口关键井成功地进行了这种测量。对这口井,人们关心井眼附近的地层损害会影响油气开采。已进行了俘获截面测量,但这些浅探测读数不能证明由此计算的含油饱和度真实地代表了远离井眼地层的饱和度。这个问题只能使用一种深探测饱和度测井仪来解决,在这口关键井,除了可以和早期的俘获截面测井结果相比较的俘获截面测井外,又进行了套管井地层电阻率仪(CHFR)测量,井场套管井地层电阻率曲线突出受注水影响或未波及范围。然而浅探测区和深探测区饱和度比较表明,真实的情况比初始考虑的更复杂,本文评述这次研究结果及这一新技术对油田未来寿命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准确可靠地测量套管井电阻率一直是油田开发人员面临的一道难题,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套管井电阻率测井终于成为现实。它可以使油田开发人员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了解油藏流体饱和度变化,从而确定剩余油分布,延长油田开发寿命。提高最终采收率。本文着重介绍这项新的测井工艺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相关仪器的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5.
示踪剂技术是一项生产现场测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示踪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问题,主要包括测定水驱残余油饱和度、原始含水饱和度;测量井下设备腐蚀情况;测量生产剖面和吸水剖面;分析油藏非均质性,指导注采调整、堵水调剖等工作;确定压裂后裂缝的状况;测定蒸汽驱平面上蒸汽分布。  相似文献   

6.
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在高含水后期寻找剩余油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参数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含油饱和度。正确确定储层中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对于油田开发方案制定、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先进的油藏监测技术,为进一步认识油藏、改造油藏、利用油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年来,高精度碳氧比(C/O)能谱测井技术的推广,在剩余油挖潜和在新井投产前对产层进行再认识及堵水作业等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地质效果。2002—2003年,在萨中开发区的北一二排三次加密、北一二排二类油层上返和南一区二次加密、南一区聚合物等井上实施了C/O能谱测井51口,应用该技术投产效果好于方案设计。2003年对4口高含水老井进行了C/O能谱测井测试,在其指导下完成堵水补孔方案编制工作,取得降含水5个百分点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开发具有不同渗透率小层的油气田过程中,储量的非均衡采出为突出的问题,许多大油田虽已进入高含水后期,但在井间区域中可能还有未被开采的储量相当大的死油区。地层渗透率和原油粘度都各不相同的多油层开发层系开发中产生的的问题特别复杂,在这种条件下对于地质结构和油气分布都很复杂的油气田开发的关键是要提高开发效率,可以用扩大注水对油层的波及程度,降低含水率,优化注水量以保护地层压力的监测和控制手段,在采油井中利用技术和设备能监督油层的开发情况,例如评价沿套管井剖面当前油层的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8.
罗来军  赵广平 《石油仪器》2011,25(3):59-60,63,102
随着油田的开发,地下情况日趋复杂,剩余油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RMT(ReservoirMonitorT001)和TMD—L是确定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利用好该技术,准确评价剩余油分布,实时地调整开发方案,对油田的开发生产、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简要地介绍了RMT和TMD—L,并通过海拉尔的一口井的实例论述了两个项目在海拉尔油田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含水期注水井周围含水饱和度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油层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存在工作量大、计算周期长等缺点,不利于快速评价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计算方法快速评价注水开发油田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即通过计算注水井周围的含水饱和度平面分布,折算出含油饱和度。利用该方法计算双河油田Ⅷ油组1—1层上部剩余油饱和度,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含水开发期缺乏定量描述井间剩余油分布的现状。介绍了利用井-地电位测量方法获取双河油田H3Ⅵ油组主力油层主体区5口注水井周围。约2.0 km~2范围内的实测电位数据,经数值模拟和储层三维电阻率反演成象技术处理,得到目的层的地下电阻率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经现场实施验证.测量资料与现场实际吻合较好,显示了井-地电位成像技术在注水优势方向、剩余油分布、注水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示踪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示踪剂技术是一项生产现场测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示踪剂技术在油工发中的应用问题,主要包括测定水驱残余油饱和度,原始含水饱和度,测量井下设备腐蚀情况;测量生产剖面和吸水剖面;分析油藏均质性,指导注采调整,堵水调剖等工作,确定压裂后裂缝的状况;测定蒸汽驱平面上蒸汽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前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油层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存在工作量大、计算周期长等缺点,不利于快速评价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计算方法快速评价注水开发油田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即通过计算注水井周围的含水饱和度平面分布,折算出含油饱和度。利用该方法计算双河油田Ⅷ油组1-1层上部剩余油饱和度,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油层润湿性对测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对塔里木盆地某储层岩心样品洗油后及老化后的岩电实验及润湿性测量结果研究表明,老化前后储层岩样的润湿性有明显改变,且反映其电学性质的饱和度指数差别很大。根据L油田某油基泥浆取心井测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和岩心分析的含水饱和度对比,表明油藏润湿性的变化对测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有较大影响,所以,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藏饱和度一定要考虑油层润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套管井测井新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 套管测井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套管井测井可在任何时间获得测井数据, 确定产层产油或产水情况、确定油层的含油饱和度,也可以用于老井评价寻找剩余油、监测油田生产动态变化情况、评价水泥胶结情况、监测油井套损、评价油井使用寿命等。文中不仅介绍了国外套管测井新技术的测量原理, 对于我国当前的科研和生产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而且探讨了我国套管测井技术的现状及差距, 为测井新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油层初期含水率解释图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宝文  周永炳  刘国志 《石油学报》2006,27(Z1):151-154
在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对渗透率资料计算出不同渗透率油层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并在3口密闭取心井岩心分析和试油(采)资料校正下,得到油藏条件下不同渗透率油层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建立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油层初期含水率解释图版。经葡西油田古109试验区11口井单层射孔资料验证,图版解释符合率为82%。该图版为油水同层油藏开发中确定开发井完井下限和界定开发井射孔层位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双频介电测井的相角与中子孔隙度曲线重叠求含水饱和度的方法,适用于不能用电阻率变化求含水饱和度的地层,扩大了介电测井的应用范围。本文结合泌阳油田判断油层、水层实例,评价了这一方法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扶余东区是一个有30多年开发历史的老油田,目前产油量下降较快,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88%。为了寻找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和层位,2002年用油藏监测仪RMT在该区测井30多口。RMT测井资料显示,该区块大部分油井上部主力油层剩余油饱和度较低,水淹严重;油井下部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但动用程度较差;部分油砂体内纵向上剩余油饱和度差异较大,水淹不均匀。针对这些情况制定并实施了调剖、堵水、补孔、压裂等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实践证明,RMT在这类油田过套管测量含油饱和度方面具有较大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藏岩电实验方法改进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军  耿昕  李晓辉 《测井技术》2006,30(5):394-396
低渗透岩心岩电实验周期长、受饱和度分布影响大.通过改变原有仪器的测量方式,实现了模拟地层条件下快速确定阿尔奇参数.实验采用2个电极供电,4个测量电极测量岩心电阻,注-停-注的驱替方式,同时测量4个相邻电极间的电阻,以此评价驱替过程中沿岩心轴向上的饱和度分布均匀程度和末端效应.没有考虑毛管力平衡,提高了实验速度.在大庆油田东部低渗透油层测井解释评价中,使用此方法得到的阿尔奇参数取得了比使用通用参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年,各服务公司攻克了套管井电阻率测井研究中的低信号测量的重大难关。所以,过钢套管电阻率测井已从理论研究进步到进行某些现场应用。过套管电阻率测量的研究是用来在套管井环境中划分含油气地层和含水地层。这种技术能用来进行油藏监测、死油气蛳评价或裸眼井测井不能进行记录的恶劣钻井环境中。我们已经将两个服务公司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实验。我们已经将服务公司的仪器在电阻率范围为1欧姆米到数十个欧姆米的砂岩地层中,以及电阻率高达数百个欧姆米以上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进行了测井。我们将这些测井仪应用到新近钻成的具有“理想”套管的钻井中,以及套管具有几年或几十年历史的老井中。我们观测了可能与套管联接、套管尾端、射孔或水泥有关的各种异常。我们还注意到测井速度(每点的测量持续时间)对测井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高电阻率地层中,情况更是这样。不管某些论文怎么说,套管井电阻率技术的到来是岩石物理学和油藏开发领域中的一件激动人心的发展。套管井电阻率测井曲线一般和裸 井电阻率测井曲线对比非常之好。在套管井测井曲线和裸眼井测井曲线有差别的层段中,常认为这些差别是由于两个测井之间饱和度发生了变化所引起的。套管井电阻率测井具有比其它套管井饱和度评价方法更优越的优点,它不受低孔隙度的限制,并且具有更深的探测深度。另一方面,由套管井电阻率测井进行含水饱和度的评价则需要良好的地层水含盐量的知识。在提高采收率法采油的油田中,由于原生水和注入水的混合,使地层水含盐量产生变化,所以在推算精确的含水饱和度时就必须十分小心。  相似文献   

20.
应用套管井地层电阻率测井监测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管井地层电阻率测井仪是为了满足油田在套管井中测量和评价地层剩余油饱和度而研制的新型仪器。该文介绍了套管井地层电阻率测井原理、解释分析方法及其在老油田垦东6断块的应用,并分析了固井质量和地层水矿化度对测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