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医院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广 《给水排水》2003,29(4):51-53
利用曝气生物滤池对某医院污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用于医院污水处理具有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的特点。在进水COD <2 30mg/L ,NH3-N <2 5mg/L ,有机负荷小于 8kg/ (m3·d)的条件下 ,出水COD <76mg/L,NH3-N <10mg/L;在有机负荷小于4kg/ (m3·d)时 ,出水COD <5 0mg/L ,NH3-N <5mg/L。  相似文献   

2.
千岛湖现状污染负荷分析与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千岛湖水质现状和水功能区划,确定2015年和2020年千岛湖水质保护目标的污染物浓度,核算现状污染负荷量。将现状CODMn、NH3-N和TP污染负荷量作为千岛湖CODMn、NH3-N和TP的纳污能力,即千岛湖湖区CODMn、NH3-N和TP指标纳污能力分别为16420 t/a、2225 t/a和434 t/a。采用狄龙模型核算千岛湖TN指标的纳污能力,2015年千岛湖TN质量浓度目标值为0.88 mg/L,对应湖区限排总量为3468 t/a;2020年将千岛湖TN质量浓度目标值进一步提高至0.8 mg/L,此时对应湖区TN限排总量为3176 t/a。  相似文献   

3.
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以小试规模研究了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对COD ,NH3-N的去除 ,在最佳工艺条件 (HRT =1 5 9h ,气水比 =7∶1)下 ,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 74 2 % ,出水NH3-N≤ 15mg/L ,COD≤ 6 0mg/L ,BOD≤ 2 0mg/L ,SS≤ 2 0mg/L。探讨了COD负荷、NH3-N负荷、反冲洗和气水比对生物曝气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造纤维板厂废水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可生化性差,难以处理达标.采用ABR-SBR-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某纤维板厂生产废水,工程实践表明,在进水CODCr10 552 mg/L、NH3-N380 mg/L、SS 784 mg/L、pH 4.8时,出水CODCr88 mg/L、NH3-N 5 mg/L、SS 10 mg/L、pH 6.8,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周健  钟于涛  龙腾锐  何强  罗勇 《给水排水》2007,33(5):145-148
针对粪便污水厌氧出水高氨低碳(BOD/TN=1)的特点,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该废水,考察了负荷、NH3-N等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低碳源及低温条件下提高反应器脱氮效能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温≥20℃,挂膜密度为30%,有机负荷为0.8 kg CODCr/(m3·d),NH3-N负荷为0.17 kg NH3-N/(m3·d)时,在SBBR反应器中实现了高效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使进水CODCr为2 600 mg/L,BODs为500~600 mg/L,NH3-N为500~600 mg/L的污水,出水NH3-N为7.2 mg/L,TN为99 mg/L,NH3-N去除率>98%,TN去除率>80%.当反应器中NH3-N≥200 mg/L时,将对自养微生物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SBBR反应器进水中接入8%的粪便污水,解决了脱氮过程碳源不足的问题.在低温条件下,通过将反应器的挂膜密度提高至45%,可使TN去除率由84.3%提高至93.4%.  相似文献   

6.
SBR法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BR法处理制药废水。当进水CODCr为 2 4 0~ 110 0mg/L ,NH3-N为 14~ 55mg/L时 ,出水CODCr≤ 10 0mg/L ,NH3-N≤ 15mg/L ;CODCr的去除率 >90 % ,NH3-N的去除率 >70 %。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陶粒复合滤料的再生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济南某水厂出水,采用混凝沉淀+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城市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臭氧消耗量和反应时间分别为5 mg/L和10 min,空床停留时间(EBCT)为15 min的条件下,臭氧/复合填料生物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NH3-N、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1%、48%、54.6%、83.1%、76.6%,出水水质分别降为:0.56NTU、3.1 mg/L、0.052 cm-1、0.37 mg/L、0.04 mg/L。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床预处理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水生植物床是一种无基质型人工湿地系统 ,利用植物根系吸收、过滤及共生生物的降解作用对水质进行净化。中试研究考察了水生植物床预处理富营养化水源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为NH3-N 0 75~ 1 6 1mg/L ,浊度 15~ 113NTU ,UV2 54 0 0 4 2~ 0 135cm- 1的条件下 ,NH3-N ,浊度及UV2 54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30 % ,90 %和 8 8% ;对藻类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呈季节性变化 ,夏秋季原水藻密度 7 5× 10 5~ 5 14× 10 7个 /L ,CODMn6 4 2~ 15 37mg/L时 ,去除率分别达到90 %和 2 0 %以上 ;冬季原水Chl- a 7~ 2 9 6 μg/L ,CODMn5 35~ 9 2 3mg/L时去除率分别为 85 3%和 11%。  相似文献   

9.
土壤过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 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土壤过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Cr、BOD5、NH3-N、全氮(TN)和全磷(TP)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约为0.05 m3/(m2·d), 水力停留时间为3 d时。该土壤过滤系统对CODCr、BOD5、NH3-N、全氮(TN)和全磷(TP)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6%、83.3%、64.3%、59.8%和70%。出水CODCr约为18.3~42.1 mg/L,BOD5约为8.9~17.3 mg/L,NH3-N约为11.2~17.7 mg/L,TN约为21.2~31.3 mg/L,TP小于2.0 mg/L,出水水质优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气温变化和进水污染物浓度对处理效果影响明显。总体上来讲,温度大于22 ℃时,进水污染物浓度越低处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及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玉龙 《给水排水》2004,30(11):37-38
介绍了采用吹脱 混凝沉淀 低氧生化 SBR为主体工艺 ,处理嵊州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工程实例。包括各个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及设计参数、处理效果。工程实践表明 ,在进水COD为 2 984mg/L ,NH3-N为 36 3 2mg/L时 ,出水COD为 2 4 2mg/L ,NH3-N为 2 1 2mg/L ,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 889— 1997)二级标准。并对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沣河沣峪、沣河口、严家渠、三里桥4个监测断面2001—2009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和沣河秦渡镇的水文资料,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对CODMn、BOD5和NH3-N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上游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趋势不显著,下游断面的CODMn、BOD5和NH3-N均呈显著减小趋势;整条河流的CODMn、BOD5和NH3-N均显著减小,年平均减小速率分别为0.5460、.330、0.031 mg/L;水质变化主要是由入河污染物量的变化引起的,受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袁煦  沈耀良  陈坚 《给水排水》2007,33(5):142-145
分别以瓷粒和陶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载体填料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对CODCr、NH3-N及SS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对生物膜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在进水CODCr为30.8~184.8 mg/L、NH3-N平均值为25 mg/L、SS为61.2~206.9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12 h、10 h、8 h、5 h和3 h时,两种填料处理后出水的CODCr、NH3-N和SS的去除率均分别可达80%、90%和80%以上,表明两种填料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3.
采用O/A/O/A(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工艺的固定化生物流化床处理技术,对尿素厂的氨氮废水(NH3-N50~500mg/L)进行了现场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尿素厂废水效率高,效果好,费用低;当水力停留时间平均为21h时,出水TN平均浓度为26.63mg/L,去除率为90%,出水NH3-N平均浓度为6.51mg/L,去除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4.
富良  沈飚  林涛  周建平 《给水排水》2007,33(3):11-14
古横桥水厂扩建工程经前期调试后,在运行供水88 d内,原水CODMn平均10.55 mg/L,最高15.12 mg/L,NH3-N平均2.68 mg/L,最高5.31 mg/L,色度平均41度,最高55度,通过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 强化常规处理 两级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出厂水中上述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要求.简要介绍了工艺调试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李日强  毕翀宇  王鹏 《给水排水》2006,32(Z1):171-173
采用两级SBR工艺对顺酐和富马酸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污泥浓度、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LSS为5.9 g/L比MLSS为11.2 g/L的处理效果好.当进水CODCr为6 300 mg/L,BOD5为4 715 mg/L,NH3-N为369 mg/L,试验在充水1 h、沉淀2 h、闲置3 h、非限量曝气、一级SBR(MLSS为5.9 g/L)反应时间10 h、二级SBR (MLSS为4.1 g/L)反应18 h条件下时,出水中CODCr为648 mg/L、去除率为89.7%,BOD5为85 mg/L、去除率为98.2%,NH3-N为20 mg/L、去除率为94.6%.pH随CODCr的降低而升高,当CODCr的降低幅度趋缓时,pH的升高幅度也随着趋缓.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1~2002年渭河陕西段水质监测资料,对主要污染因子CODMn、NH3-N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渭河流域CODMn、NH3-N的污染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3个断面中,卧龙寺桥、虢镇和兴平NH3-N污染较为严重,成阳铁桥CODMn污染最严重;1995年之后渭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其中以1995~1997年最为严重;不同水期NH3-N与CODMn平均含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枯水期远高于丰水期.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解酸化-A/02-SMBR工艺处理高浓度含氮合成制药废水,设计处理水量700 m3/d,实际处理水量400 m3/d.在实际进水CODCr约6 000 mg/L,NH3-N约200 mg/L,有机氮150 mg/L的情况下,处理后CODCr<200 mg/L,NH3-N<10 mg/L.介绍了组合工艺的特点、具体设计参数,并对系统调试运行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采用新型悬浮填料KP-peal生物处理市政污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填料投加率为12%时,水力停留时间为6.125 h、5.1 h、4.22 h、3.675 h和3.06 h的条件下,进水平均浓度为CODcr 247.206 mg/L,NH3-N22.086 mg/L时,出水CODcr〈100 mg/L,NH3-N〈5 mg/L,经过3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悬浮填料KP-pearl作为悬浮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适合处理市政污水,且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生活污水,研究气水比、水力负荷、进水COD和NH3-N负荷对BAF去除COD及NH3-N的影响,分析COD及NH3-N沿滤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试验进水COD及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300~370mg/L和20~40mg/L时,最佳气水比为4∶1~5∶1,最佳水力负荷为1.0~2.0 m3/(m2.h)。当进水COD负荷为1.69~6.47 kg/(m3.d)时,COD去除率与进水COD负荷成正相关。BAF的硝化性能与进水NH3-N和COD负荷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溢流堰影响下溶解氧与氨氮及CODMn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河道水体在溢流堰影响下水中溶解氧对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选择一城市河道溢流堰,在堰上和堰下设采集点,定期监测DO、NH3-N和CODMn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堰下DO含量增加,NH3-N含量总体降低;溢流堰上、下水体中DO与CODMn含量大体呈负相关关系,但关系不显著;堰体上、下DO增加值和CODMn降低值呈明显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