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时尚有将一切非审美的事物转化为美的野心。与此相反,在时尚化文学创作中,"美女作家"们以另类、前卫、个性张扬、生命狂欢的姿态在拒绝深度、价值和经典,极力回避"美"。解决这个现实"矛盾"和学术"悖论",有待于对赶潮者和领潮者双方的审美提升。"时尚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时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所著的<时尚的美学经济>的前言,是关于时尚领域的两个方面:"时装模特"和"时尚买手"的研究和论述.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时尚,也是关于市场,尤其是常常被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忽视的审美市场的专业书籍.  相似文献   

3.
宋炀 《饰》2014,(2):107-112
首先,这篇读书札记尝试从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等角度解析《时尚的历程》一书对时尚研究的方法与视角。其次,这篇札记简要梳理和提炼了书籍中对时尚四个发展历史阶段的主要论点与论据。此外,作者从一直关注的女性主义研究视角出发,结合书中对时尚历程各个发展阶段的研究,从女性的身体、身份与性别关系角度探讨了女性与时尚的关系。再次,通过总结著者在该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时尚传播的论述,文章简要梳理了时尚传播发展的历史与结构特点。最后,这篇读书札记尝试从文献调研、研究方法、历史阶段细分、学术归纳与整合等方面总结该书的写作与研究特点。由于《时尚的历程》研究的领域也是作者曾重点研究的学术内容,因此,行文至末,文章特别强调了该书带给时尚研究者的帮助与启迪。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研究初中阶段中学生对现有校服的认知和生理、心理特点,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款式、色彩、细节设计等角度探讨中学生校服的优化设计要点。指出中学生校服设计应以中学生生理、心理及活动特征为基点,款式应适度宽松、舒适,合理引导性别认知;色彩要自然、协调;工艺手法要简单、牢固;装饰手法要有时尚性,能引导审美追求,以适应中学生生长发育以及活动需要。  相似文献   

5.
杨向荣  雷云茜 《饰》2013,(1):10-15
齐美尔的时尚理论建构揭示了时尚的二重性特点:既树异于人,又求同于人。循着齐美尔的思想轨迹,凡勃伦、恩特维斯特尔、塞拉贝格和本雅明等人从社会理论的视域完善了时尚的理论谱系建构。时尚的理论谱系建构绝非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社会学意义建构,同时也是关于现代生活的审美意义建构,即通过与生活拉开距离来实现个体对平庸生活的颠覆,从而实现现代个体的审美救赎。  相似文献   

6.
在文艺学研究中,文艺审美论者强调文艺审美的超功利性,而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则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待文艺作品,甚至直接放弃对审美性文艺作品的关注,去研究功利性的大众文化现象,所以文化研究、文化批评被文艺审美论者们批评为忽视了文艺审美性。然而,审美与功利两者既有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文化研究、文化批评不能因此被认为忽视了文艺审美性。  相似文献   

7.
椅子是人类生活的伴侣, 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优秀的椅子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 反映了工业技术、材料、工艺及社会思潮、审美时尚的变化。本文对现代椅子的创造性设计风格作了归纳并对其形成的因素, 诸如工业技术、审美时尚、设计思想、形式特征等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美国电视剧(简称美剧)为代表的原版电视剧近年来在我国大行其道,美剧的流行和传播对英语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本文从文化传播的元素、审美取向的变迁、时尚潮流的选择和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的演变等角度,剖析了通过美剧来学习英语这一新型方式对英语学习的推进作用,并提出了看美剧学英语需遵循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9.
杜冰冰 《饰》2006,(2):37-39
具有快速时尚特征的服装设计与传统意义的服装设计在对美的认识和表达上是有差别的。以前该工作主要由服装设计师本人完成,而快速时尚冲击下的服装创作队伍在扩大,有消费者、生产零售商以及服装设计策划人员,本文就服装设计的审美原则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物资获取方式的角度对时尚结构和时尚的历史性变迁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时尚在用隐蔽的语言维护物资获取方式导致的社会群体阶层分化;时尚必须对部落需求和本阶层遇到的威胁作出反应,这导致了时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法国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世界级香水品牌,成为世界香水大国,与其香水包装设计理念是分不开的.法国设计师善于运用各种材料,敢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来设计香水包装;以时尚和创新为设计基点,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审美心理;擅长从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吸收营养;注意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根据他们各方面的感知来进行设计,以增强香水包装的吸引力,兼顾香水包装的视觉形象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法国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世界级香水品牌,成为世界香水大国,与其香水包装设计理念是分不开的。法国设计师善于运用各种材料,敢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来设计香水包装;以时尚和创新为设计基点,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审美心理;擅长从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吸收营养;注意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根据他们各方面的感知来进行设计,以增强香水包装的吸引力,兼顾香水包装的视觉形象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3.
广告是商战成功的法宝。广告撰写人和英语广告的翻译者总是匠心独运,特别注意遣词用字,注重句法和修辞艺术。本文从审美角度探讨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并研究它们各自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中外优秀动画片作品的艺术特点,针对国内动画片发展现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从动画片的艺术审美角度阐述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应当在继承历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国产动画片的审美趋向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朗诵根植于文学作品,拥有艺术的土壤。文章从艺术传达角度研究朗诵言语的建构材料和生成策略。在朗诵艺术中要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在于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朗诵主体只有把审美认知、独特体味融入有声语言,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审美超越,获得有声语言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广告英译中的修辞特点及审美感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是商战成功的法宝。广告撰写人和英语广告的翻译者总是匠心独运,特别注意遣词用字,注重句法和修辞艺术。本文从审美角度探讨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并研究它们各自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丹托的美学思想进行解读可以得知,当代的服饰时尚能够阐释为两种形态的嬗变,即器具化的服饰是作为符码的服饰,面料化的服饰是功用化的服饰。其实,经过分析二者都是不完整的服饰时尚。其次,为了回归到完整的服饰时尚,进行架构的重建,完整的服饰时尚的生成是经由购置、穿扮、抛离三者情态而统一的。最后,经由架构的重建,服饰时尚的审美超越是在创制中的游戏性,以及超越时间性而得到完整地体现与阐释的。  相似文献   

18.
明代时尚的形成,得益于时尚人物的大量涌现,而苏州更是从整体上引领着当时的生活时尚。就服饰时尚而言,南曲名姬的服饰取向,与代表苏州生活样本的"苏意"、"苏样"相合,成为被大众所模仿的时尚范本。明代服饰时尚有其内在的演变理路,诸如服饰从淳朴转向好美;服饰厌常斗奇,服务新巧;发髻式样随时风而变,出现流行假髻的现象;崇尚奇装异服,进而形成一种"服妖"现象。服饰时尚的流行,最终导致民众的审美心理实现了两大转变,即从秾丽齐整到淡薄素雅的转变,以及从时尚转而复古。  相似文献   

19.
现代家居越来越追求舒适性与创意时尚性,人们紧跟着欧美设计风格的动向,追随着时尚的潮流。然而潮起又潮落,注定时尚的生命力只能是短暂的,它嬉弄于潮头,又会被潮流带去。在盲目的追随之后,一部分人开始悄悄地回眸,他们对家具的审美,呈现以文化内涵为主要的趋势,他们追逐着彰显人文气息、个  相似文献   

20.
叶锦添影视人物造型设计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叶锦添影视人物造型设计进行赏析,挖掘其设计作品中的审美思想和设计内涵,具体阐述了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融合中西方审美思想;二是古典美学时尚化;三是对面料美学的充分运用;四是结合演员气质进行人物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