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输电配网地理接线图数据管理滞后、数据异动大、图件更新慢等问题,采用Arc GIS Engine组件技术,以及C/S结构来构建设计配电网地理接线图绘制系统,并介绍了系统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以及数据库的结构体系。通过Arc SDE实现配网空间数据库的调用,基于C/S架构的地理接线图桌面绘制系统以Com GIS技术进行组建,实现对配网数据的空间数据查询、更新、与维护等应用,从而提高配网地理接线图管理的运维效率,不仅能保证配网地理接线图的时效性,同时图件还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空间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般意义上,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信息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从大数据的特征出发,一般具有"5V"特征。根据电力行业特征,数据挖掘应用可从设备状态管控、配网缺陷管控、配网停运状态、配网负载状态、配网电压质量、配网三相不平衡、配电线路负荷转移风险评估、配网同期线损、配网接地(断线)分析、配网设备健康状态评估、配网设备实时状态评价、配网风险预警、配网重过载预警、配网雷害风险评估预警、配电网季节特征电压风险预判、配电网季节特征过载风险预判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3.
分析农村配电网实行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贺兰县为例,从配网网架结构、设备水平、运行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智能电网建设,阐述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内容以及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配网防误系统的一次接线图庞大复杂、设备种类繁多、接线变化多端,给配网防误系统图形的绘制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妨碍微机防误系统在配网的推广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地理GIS系统的自动成图技术,为配网防误系统的普及使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5.
针对配网设备台账管理不规范、业务流程繁琐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基于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 Server Page,ASP)编程,采用Access数据库,研发了配网业务管理系统。应用结果表明:配网业务管理系统规范了配网设备台账和业务流程管理,确保了配网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及数据源端唯一性,提高了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为配网基础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6.
于海平 《电气技术》2016,(9):147-149
为提升配网运营管控穿透力,实现配网信息"全网、全程、实时"管理,全面深化专业间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推进营配调贯通数据采录和治理,构建以可靠性为导向的配网建设模式和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配网管理模式,提升配网协同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运营监控系统,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实现配网精益化管理,通过纵向穿透和分层分级管理,将原来点多面广、错综复杂的配电网透明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基于配网电气主接线的配调管理功能及其、在配调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包括配网图管理、申请管理、现场勘察管理、设备异动管理、指令票管理、配调运行管理等,着重介绍其依托配网接线图实现停电范围分析、图形开票、状态变更.故障处理等智能配网调度管理功能,为进一步提升配网安全、经济、高效和智能化运行水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一种区域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申请人为中国农业大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配网控制层、微电网控制层和过程层;过程层包括一次设备的测控终端;微电网控制层包括微网协调控制器;配网控制层包括:主动配电网运行调度模块和微电网调度与评估模块;微电网调度与评估模块用于根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传统配电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山东省电力公司针对智能配网运营关键技术进行大量研究,开发了智能配网运营监控平台,整合调度、生产、营销各个环节配网信息资源。将"全景、透明、实时"的配网展示,实现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管控,是对传统配电网系统运行管理模式的挑战。主要对智能配网运营监控系统,包括关键技术的研究、平台研发、技术优势、特色功效、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GIS技术在金华电业局配网管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现有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已无法适应配网管理的要求,以GIS为平台的“配电网GIS”成为配网管理系统的主流。用于金华电业局配网管理的GIS系统采用smallwrold数据库,可实现设备管理、图形操作、基于拓扑分析的功能,从而可以配合配网体制的改革,建立统一的配网生产调度平台,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前配电网自动化的站端设备种类繁多,对应的监控主站各式各样,数据通道相对繁杂,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智能终端.文中介绍了一种集DTU,TTU、数据转发、数据存储、数据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配网终端设备,提出了一种以站点为管理单位的配网数据处理方法,特别是以数据存储方式解决信道拥塞所造成的实时性问题,为配网自动化智能监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信息化管理、设备巡视、设备检修和故障抢修4个方面对配网运维业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配电网智能化运维整体思路,并设计了配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配网线路智能化巡检、配网设备主动运维及配网故障智能化诊断4个具体方案,为全面实现配网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图纸、数据和元件一体化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利用AutoCAD的VBA二次开发技术,基于变电站主接线图,建立将地理接线图与一次二次电气接线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图形化平台,将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相关联完成地理图到接线图到元件资料数据的立体查询,以及变电各项检修生产业务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城市配网自动化发展分析及其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城市配电自动化技术和运行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运行管理模式.提出了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设计思路,讨论了调配一体化或调配独立运行等系统建设方案和配网运行管理模式,力求促进新形势下配电网自动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气主接线图的变电检修管理图形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图纸、数据和元件一体化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利用AutoCAD的VBA二次开发技术,基于变电站主接线图,建立将地理接线图与一次二次电气接线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图形化平台,将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相关联完成地理图到接线图到元件资料数据的立体查询,以及变电各项检修生产业务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潍坊供电公司建设了面向配网调度和配网运行的配电网数字化仿真与网络拓扑系统。系统采用虚设备建模方案和虚拟机技术,将设备基础数据、系统单线图与GIS地理图融为一体,以图形化的流程管理为核心,结合网络拓扑分析功能,实现了配电网调度、生产、运行、检修的全过程管理,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了配电网数字化仿真平台和辅助决策平台,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为同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配网网络结构复杂、设备繁多,图模变化频率高,导致配电自动化运维的图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当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维护和管理的方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变化量的图模多版本分层订阅机制。通过源端唯一的配电网设备异动管理,分层次订阅数据、拓扑结构的变化量,采用数据库多版本管理机制构建设备数据结构。通过快速构建设备间的层次结构和拓扑结构,按版本对配网图模进行对比和更新,全面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的正确性,提高配网图模的维护效率,保证了基于配电网模型开展研究分析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巡着一张图,便能摸清一条配网线路的所有家底,这件事你信吗?在普洱,此事确凿,用普洱供电局副局长杨堂华的话说,这叫按图索骥,100%错不了。普洱局编制的配网地理接线图,已成为普洱配网的"作战地图",为配网的规划、运维以及应急抢险提供坚实保障。看图更直观"若配网数据核查不清,服务广大群众的根基就弱",讲起配网"战略地图"的来历,杨堂华滔滔不绝。设备大修技改和运维策略都以家底清单为基础,家底不清,设备安全运维就得不到保障。加上农网升级改造、城市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配电网生产类计划停送电信息报送不准确,故障抢修类工单处理混乱,故障研判信息不完善、故障点定位缓慢问题,通过分析配网应急抢修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实际运行的配电网设备信息和地理信息等数据,提出了配电网故障研判搜索定位系统整体设计架构和实施技术路线,利用JSP语言和My SQL数据库编制了应用程序。该系统实现了对故障变压器、线路、开关、用户配变的快速检索和定位;能够实现设备数据的分类统计;配网线路的图形在线显示;故障情况下对故障范围和原因的快速研判。系统各项功能均通过了测试,在某市配网应急抢修指挥班组的试运行5个月,运行情况良好,极大提高了工作配电网的故障抢修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对电力可靠性的需求日渐增加,过去济南地区配电网停电多、供电质量有待完善,客户满意度有待提升。通过分析原有配电网管理模式弊端,从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主动抢修等各个流程采取措施,实现了配网全过程动态管控,变"被动配网"为"主动配网",减少故障处理时间,降低电量损失,提升客户满意度,全面提升济南地区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企业品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