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布拉斯铜多金属矿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西南缘、东昆仑山脉西段北缘,即祁漫塔格山东段。总体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一般在4600~5200m之间,属高寒缺氧地区,系2004年化探发现,因常年冻土层及覆盖较厚的影响,导致常规电法难以测深,近年来引进V8大功率电磁法,克服了冻土层难以穿透的问题,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勘探深度大,利用大功率发射机供电,能有效地穿透昆仑山永冻层,对层状地层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且横向分辨力高,能快速发现局部构造及异常,该方法在阿布拉斯南铜多金属矿的应用,结合钻探工程,大致查明了该区地层分布、电阻率范围、含矿层位及矿床成因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维宝铅锌矿位于东昆仑海拔4700m高寒缺氧地区,系2002年化探发现,因常年冻土层及覆盖较厚的影响,导致常规电法难以测深,近年来引进V8大功率电磁法,克服了冻土层难以穿透的问题,瞬变电磁法(TEM)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该区隐伏矿的发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新方法新技术的优越性,同时结合重力,高精度磁测,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沉积改造型铅锌矿矿床行之有效的多种物探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物探方法对于查明地下地质情况,划分地层,查找地质构造具有明显优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纵向分辨能力强,穿透高阻屏蔽作用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其特点,选用其他方法对于异常加以验证,结合测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地热成因及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就能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地球物理依据。该文介绍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瞬变电磁法(TEM)两种方法在济宁某地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及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采用大功率的人工场源,具有信号稳定、信噪比高、穿透能力强、探测深度大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人工源电磁勘探方法。该文对可控源技术的技术效果进行了分析,结合实例说明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CLEM-Ⅴ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法系统由KD30-1整流源、CLEM-T30大功率电磁法发射机、CLEMR5阵列电磁法接收机、磁传感器、处理软件等相关附件组成。1主要功能天然场电磁法与人工场电磁法的阵列式融合探测,可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大功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大功率频率域激发极化法(FDIP)、大功率频谱激发极化法(SIP)及复电阻率法(CR)。  相似文献   

6.
某铁矿为典型的岩浆岩侵蚀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地层破碎形成富水区,积水量大,严重威胁了矿区安全生产。针对该铁矿富水区水量大、范围广、威胁大、探测难、探放水复杂等难题,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金属矿山富水区积水疏放的综合探放水技术。将等效参数法运用于大功率瞬变电磁探测中,用以区分传统瞬变电磁法难以区分的矿体和水体。根据大功率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并与地质资料和实际钻探数据相互验证、补充,确定富水区空间位置及大小,进而进行探放水设计,确定探放水方案。在探放水前,为了查明不同富水区之间的水力联系,优化探放水设计方案,提高探放水治理时的可控性,同时保证矿区生产区域的安全生产,在不同富水区之间进行了连通性试验,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了及时处治,保障了矿山安全生产,为类似金属矿山综合探放水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质装备》2012,(4):42
1主要用途(1)深部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2)地热资源、地下水资源勘查;(3)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勘查;(4)煤炭采空区、岩溶发育区及人防工程勘察;(5)活断层调查、地壳及地震研究;(6)公路、铁路路基,隧道勘查;(7)环境污染监测与检测。2主要功能天然场电磁法与人工场电磁法的阵列式融合探测,可开展:(1)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2)音频大地电磁法(AMT);(3)大功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4)大功率频率域激发极化法(FDIP);(5)大功率频谱激发极化法(SIP);  相似文献   

8.
瞬变电磁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用常规物探方法难以划分地层的结构、确定断裂构造的位置、查明基岩面的起伏形态及判断地下水的赋存状况。通过瞬变电磁法(TEM)勘测并结合钻孔资料分析,对上述地质问题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认识,证明了瞬变电磁法在勘查工作中的有效性。当地下存在电性不均匀体时,通过瞬变电磁法会观测到电性不均匀体的涡流异常场,进而推断矿体、地下水、地质构造等地下盲体的存在和部位。依据此特征成功地将瞬变电法在探测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1主要用途深部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地热资源、地下水资源勘查;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勘查;煤炭采空区、岩溶发育区及人防工程勘察;活断层调查、地壳及地震研究;公路、铁路路基,隧道勘查;环境污染监测与检测。2系统组成CLEM-P30大功率电源,CLEM-T30大功率电磁法发射机,CLEM-R5阵列电磁法接收机,磁传感器,处理软件等相关附件组成。  相似文献   

10.
《煤炭工程》2021,53(6)
为确定瞬变电磁法和大地电磁法探测煤矿积水采空区的有效性,基于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以鸡西矿区庆东煤矿工程实例,应用瞬变电磁法和大地电磁法对该煤矿勘探区进行地面综合物探,通过探测反演成果与已知资料对比分析,进行钻探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探测的反演结果视电阻率变化特征基本相似,都能较好地反映出地层的电性特征,推断勘探区存在1处积水采空区的分布范围也较为吻合,与现场实际资料及钻探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瞬变电磁法和大地电磁法综合物探能够作为寻找煤矿积水采空区的有效方法,可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查涌矿区地层破碎,且多数钻孔钻遇冻土层,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卡钻等事故。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作者研制了冻土层用冲洗液体系,该体系耐低温达-19℃,且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防塌性能强;对冲洗液体系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频率电磁测深法,是通过研究在大地中人工激发的交变电磁场的变化规律,达到勘探目的的一种物探方法。与目前采用的直流电测深法相比,具有劳动强度低,分辨能力高,能穿透高阻屏蔽层找煤等优点。为江南隐伏煤田勘探提供新的物探手段,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阿克塞平达坂煤矿区地层较复杂,岩层破碎,且存在水化膨胀的泥岩及冻土层,易缩径及坍塌,施工难度较大。针对该矿区地层特点,从钻孔结构、钻进参数及冲洗液等方面采取相适应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清  王军  余洪亮 《煤炭技术》2013,(8):133-135
以湖南省西部地区某矿开采中出现的不规则采空区探测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雷达和瞬变电磁法联合勘探技术,对该矿区的15勘探线进行了空区探测分析,得出了采空区的分布特征和地层状况,说明地质雷达和电磁法联合勘测技术对地下采空区的分布特征及灾害的预测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煤矿开采中普遍应用瞬变电磁法对煤层富水区进行探测。研究了瞬变电磁法辅以直流电测深勘探在富水区探测中的应用。瞬变电磁法应用广泛,但是体积效应明显,而直流电测深法的资料处理和解释比较成熟,其测得的视电阻率曲线能够对地层进行较为准确的划分。结合实例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野外施工方法,并结合直流电测深建立符合地层信息的瞬变电磁反演模型,通过资料处理、综合分析提高资料的解释精度。实际证明结合直流电测深应用瞬变电磁法探测煤层顶、底板富水区的分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整体掌握榆横北区巴拉素井田各含水层富水情况及水力联系,通过瞬变电磁法勘探对井田先期开采地段内开采煤层顶板的各主要含水层特征及其水力联系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井未来开采的2#、3#煤层顶板存在白垩系洛河组和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等多个地层,其中部分地层为含水层,且各含水层的富水性不均一。根据数据成果,对各地层进行了若干个低阻异常区的划分及边界圈定,同时发现各异常区主要表现为同层之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但各层之间的垂向水力联系不明显。本次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成果为矿井未来水文地质及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对周边条件类似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试验井取样技术与施工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试验井工程位于羌塘盆地西北部,海拔4998~5100 m。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年平均地温最低、冻土层相对较厚的地区,所处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多年冻土层经反复冻胀融沉,地层破碎。另外,该处地层节理、裂隙、小断层和地下水极其发育,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和困难。从取心钻具结构改进、钻头设计、冲洗液配方以及钻孔结构等方面总结了近年在羌塘盆地实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试验井工程的实践和经验,为未来高海拔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取受水害威胁较严重的闽西南地区煤矿探水效果及物探技术有效参数,采用矿井直流电法、网络并行电法和矿井瞬变电磁法,对福建某煤矿+40 m水平巷道掘进工作面前方进行了联合探测,并对含水低阻异常体探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经后期掘进验证,超前探测结果较为准确。实践表明:网络并行电法比传统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效果更好;矿井瞬变电磁法对低阻含水体响应灵敏,且对高阻体(层)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多种物探技术联合探测,可以相互补充验证,探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激发场源的不同电法勘探分为直流电法及瞬变电磁法,将矿井直流电法与矿井瞬变电磁法同时应用到井下,对巷道底板采空区进行探测。发现直流电法对浅层低阻异常具有极高的横向及纵向分辨能力,瞬变电磁法因其施工效率高、横向分辨率高的特点可快速确定采空区的分布范围。两种方法相互配合相互验证,弥补了单一方法的缺点和不足,提高了探测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冻土层在高寒地区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冻土层的修复与保护在高原高寒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经常被忽略,鲜有研究。以木里矿区聚乎更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实践为例,通过对原始冻土层的平面分布、垂向分布、地层结构、地温变化等特征的分析,针对破坏的土壤层、地表层、冻土层、煤层顶板岩层等不同研究对象的生态地质层剖面,按照模拟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差异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地质功能的思路,在利用构建人造冻土层和回填层二元结构冻土生态地质层剖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冻土概况调查、剖面模型建立、搭接融合、确定回填时间、设计表层保水、布设截排水沟、地貌重塑为流程的人工构建冻土层的修复技术,以实现人造冻土层在物质结构、地下含隔水层结构及水力联系、水源涵养等方面的功能基本达到原始冻土层的水平,同时提供更多对冻土保存有利的条件。采用探坑、钻孔岩心取样和孔内长期地温监测等不同方法手段在以往矿区渣山区和新回填修复采坑内对比实验,证实了原渣山压覆区域多年冻土顶界在稳定抬升,采坑内新回填区已经开始形成新的冻土层;通过对比渣山区自然恢复冻土层和采坑内人工修复冻层形成的时间和厚度,表明人造冻土层构建更有助于该区冻土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