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pH=11.0的碱性介质中,以VBL为标准物质建立了荧光光度法定量检测荧光增白剂的方法。该方法的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为350 nm和442 nm,VBL浓度在0~0.8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168.56x+1.26,相关系数R~2=0.9977。纸质样品用水浸泡提取(pH=11.0),提取液离心过滤后,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几种常见的日用纸质材料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实验探索了温度、酸度和提取时间对荧光增白剂迁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纸张,其上面的荧光增白剂在一定条件下会有迁移现象。该文对纸张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测定进行研究,为纸张中荧光增白剂的迁移性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具体方法是桢拟纸厂浆内添加荧光增白剂BBU和抄纸过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纸张中荧光增白剂BBU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种不同测定方法,UV法和HPLC法所得的结果差别不大。这两种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等特点,可用于批量分析纸张中荧光增白剂BBU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包装用纸中的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H为9.0的氢氧化钠为提取剂,对纸样中的荧光增白剂进行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350 nm对提取液中的多种荧光增白剂进行同时测定,以荧光增白剂VBL的含量表示被测试样中荧光增白剂总含量。本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3 g/kg,在此范围内R2=0.9992;方法检出限为0.03 g/kg,定量限为0.1 g/kg。对于标加浓度为0.2 mg/kg、1 mg/kg和3 mg/kg的样品,回收率为95.6%~108%,标准偏差为2.1%~4.3%(n=3)。  相似文献   

4.
荧光增白剂VBL已广泛用于造纸行业。传统上实验室用来检验荧光增白剂在纸上白度 (增白效果 ) ,主要是采用直接添加荧光增白剂于纸浆中 ,然后再制成纸 ,用白度仪 (或计 )测其白度。这种方法费时 ,并且纸浆的供应与保存也比较困难。本文结合造纸用荧光增白剂VBL国家标准的修订 ,对该荧光增白剂白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一种新的简单易行的白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荧光增白剂VBL含量的方法。通过对色谱条件的优化,实现荧光增白剂VBL与其杂质良好分离,并采用外标法对荧光增白剂VBL的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6.
VBL是二苯乙烯三嗪类荧光增白剂的代表产品,造纸和印染行业应用广泛。VBL的测定方法有白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本实验以维达纸巾为样品,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纸中荧光增白剂VBL的含量和各个实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中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几种常用的荧光增白剂分别配入洗衣粉中,通过粉体白度实验、去污实验和循环洗涤实验,考察了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中的效能。实验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中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1%时,不同品种的荧光增白剂可使粉体白度提高3.49%-34.645。荧光增白剂CBS-X、31^#、VBL、CXT对粉体的返黄点分别为0.30%、0.25%、0.15%和0.15%。与空白样相比,洗衣粉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荧光增白剂时,可使去污力比值提高至1.07-1.25。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中的最佳添加量其质量分数分别是:CBX-X为0.05%-0.10%,31^#为0.10%-0.15%,VBL和CXT为0.10%。  相似文献   

8.
以纸质食品外包装中荧光增白剂为检测对象,对其样品前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浸取溶剂种类、用量、提取温度及样品面积等对荧光增白剂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HPLC法对提取的荧光增白剂组分进行对比分析。在样品量一定的情况下,得到了溶剂种类、用量、温度及样品碎片面积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通过荧光快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和质谱联用确证测定化妆品中4种荧光增白剂的方法。样品经荧光快筛,疑似品经乙腈溶液超声提取,以梯度洗脱和C18色谱柱分离,DAD检测器检测计算荧光增白剂28号、71号、85号和351号含量,阳性品用HPLC-MS/MS确证。在5~100μg/m L与1~20μg/m L范围内样品中荧光增白剂质量浓度与350 nm紫外光吸收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对荧光增白剂28号、71号、85号的检出和定量下限分别为10 ng和25 ng,对荧光增白剂351号的检出和定量下限分别为2 ng和5 ng,回收率91.7%~124.5%,相对标准偏差为0.7%~10.0%。该方法适于快速、高效、准确测定大批化妆品中4种荧光增白剂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不同品种的荧光增白剂对洗衣粉白度的加和增效作用,将4种常用的荧光增白剂31#、VBL、CXT、CBS-X分别以二元或三元混合配入洗衣粉中,并与单一的荧光增白剂作对照,用烘干法制作粉样,用白度计测试粉体白度,用增白指数判断增效性。结果表明:二元增白剂复配时,31#与VBL、31#与CXT无增效性;VBL与CBS-X、CXT与CBS-X、VBL与CXT有增效性:31#与CBS-X只在质量比0.06与0.04时,才显示增效性。三元增白剂复配时,31#与VBL和CXT无增效性;31#与CXT和CBS-X、31#与VBL和CBS-X、VBL与CXT和CBS-X有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严瑛 《当代化工》2012,(10):1036-1037
新荧光增白剂BBU广泛用于棉纤维、粘胶纤维的增白,根据现有的条件介绍新荧光增白剂BBU特点性能进行实验,探讨160×80,50×50平纹全棉丝光白布,在使用新荧光增白剂BBU用量与白度、色光、水洗牢度的变化关系,研究与现阶段使用酸、渗透剂的配伍性,为改善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又称为白色染料,对人类健康有害。一次性水杯中常常含有荧光增白剂。通过荧光法测定了绿洁、妙洁、瑞尔康、富利来、洁康、健士、兴燕、迎福、森淼、芳洁10种一次性纸杯样品中荧光增白剂OB-1、WGS、双酚A和芘的含量,实验表明不同品牌一次性纸杯中均含有微量有害物质荧光增白剂。研究结果对食品包装、人类健康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雪山X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与上海染料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新型的雪山荧光增白剂XL(原名#33荧光增白剂)。已正式投产,为我国高档洗衣粉提供了良好的荧米增白剂新品种。雪山XL同雪山#31、VBL荧光增白剂一样,均属双(三嗪氨基)芪二磺酸类。用于洗衣粉中能使粉色洁白悦目,对棉织物的累积洗涤白度、耐氯性是双(三嗪氨基)芪二磺酸类增白剂中最佳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吕楠 《化工文摘》2002,(10):52-53
荧光增白剂VBL是中国较早开发使用的洗涤用荧光增白剂品种,目前国内产量已由最初的几十吨增加到万吨左右,产品已经供过于求。特别是加入WT0后,随着更优秀的新品种的引入,将可能面临淘汰的危险;荧光增白剂CBS是目前所有用于洗涤产品中,性能最好的增白剂品种,特别适合低温增白,广泛应用于多种洗涤剂产品中,而且该化合物易被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被认为是环保型产品,国外汽巴-嘉基公司一直垄断该产品生产近20年,目前尚没有出现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5.
沈阳化工研究院承担的染料“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直接荧光嫩黄7GFF(C.I.直接黄96)、荧光增白剂CBS(C.I.荧光增白剂351)、荧光增白剂CGF(C.I.荧光增白剂127)5月28日在沈阳通过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主持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6.
以VBL为标准物质,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卫生巾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15种卫生巾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VBL进行检测,测定了方法的线性范围、加标回收率、检出限、定量限和精密度。本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0.0 mg/L时,定量标准曲线为y=0.0907x+0.001,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6,加标回收率为98.50%~99.56%,相对标准偏差为0.3%~0.7%,方法的检出限为20.75 mg/kg,定量限为69.16 mg/kg。该法操作简单,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快速检测卫生巾中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巯基替代其中一种氨基化合物,经过三步缩合反应得到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与失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发生开环反应,合成了新型结构的系列两性季铵盐型荧光增白剂。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光致异构化现象及纸上应用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光物理化学性质及增白性能。结果表明此两性季铵盐型荧光增白剂与传统荧光增白剂VBL相比,其耐酸碱性能、紫外吸收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对日光很稳定,对纸张的增白效果好,对纤维吸附性好,使用范围扩大,但荧光发射性能略有降低;同时三嗪环上不同类型取代基对光的吸收和荧光分配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反向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分析面粉中的荧光增白剂VBL和荧光增白剂FBA351的方法。探讨了电泳介质的种类、浓度、添加剂、pH值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在分离电压为-19.0 kV,激发波长为405 nm,发射波长为430 nm,缓冲液为90 mmol·L~(-1) Na_2B_4O_7-0.2mmol·L~(-1) CTAB-15%乙腈(pH=9.2)的条件下,可在7 min内实现两种荧光染料的分离检测。线性范围均为120.0~950.0 ng·mL~(-1),检出限分别为55.4和67.5 ng·mL~(-1),回收率分别为103.4%和97.3%。可用于面粉中两种荧光染料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C.I.荧光增白剂351(荧光增白剂CBS)为例,通过实验讨论了影响荧光增白剂消光系数检测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对各因素的控制方法。通过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分析,确认了荧光增白剂CBS消光系数检测的最佳吸光度范围为1.1以内;通过对环境和滞留时间的考察发现,检测环境应充分避光且检测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完成;通过标准偏差分析,建议标准HG/T3726—2010中检测消光系数的称样量由0.1g更改为0.2g;通过考察溶液温度变化与消光系数的关系发现,检测溶液每升高1℃消光系数降低1.2;建议检测用仪器设备应严格进行定期检查以控制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造纸用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4,4’-二(2-磺酸苯乙烯基)联苯类、吡唑啉类、唑系及香豆素型衍生物等几类主要的荧光增白剂品种。其中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是占主导地位的产品,在国内市场该类增白剂中的VBL产品占荧光增白剂总量的60%以上。前处理、荧光增白剂的用量、介质pH值等是影响增白效果的主要因素。文章还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上荧光增白剂产品存在的众多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