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溪湖上乡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及易发区划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安溪县湖上乡岩溶的塌陷现状、危害和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依据岩溶塌陷形成规模和强度等,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对岩溶塌陷易发性进行分区,划分出程度不同的危险区,并提出了岩溶塌陷防治对策和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庆铜矿地面岩溶塌陷成因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是南方可溶性岩石地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安庆铜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及井下疏干排水,地面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从安庆铜矿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岩溶塌陷特征、形成的基本条件、动力条件及诱发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岩溶塌陷的成因,根据矿山实际,采用以井下堵水为主、地面防治为辅、监测配合的岩溶塌陷防治方法,通过安庆铜矿岩溶塌陷治理工程的实践,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为同类矿山岩溶塌陷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3.
钟祥市斑竹垱岩溶地面塌陷是典型的采矿降水疏干影响区地面塌陷。该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与岩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构造破碎带(断裂)促使地下水富集带发育岩溶,岩溶管道和溶洞为塌陷提供空间条件,采矿降水改变疏干区地下水径流途径诱发塌陷形成。采用注浆加固、回填、河床整治、绿化等工程对斑竹垱岩溶地面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取得预期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4.
北方岩溶地面塌陷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阐述北方岩溶地面塌陷分布范围、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及其机理,并相应提出了防治岩溶地面塌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岩溶塌陷是岩溶环境灾害之一,它破坏了土地资源,破坏了原地面上的工程建筑设施,或影响了地面下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只有正确地研究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并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防治岩溶塌陷。  相似文献   

6.
岩溶水文水井钻探中地面塌陷的防治贵州煤田地质局水源队黄福龙岩溶地面塌陷已成为一大地质灾害。多年来,我队在贵州西部裸露型岩溶地层的水文水井钻探过程中,井口附近多次塌陷,危及正常生产。本文主要对钻探过程中塌陷的原因和防治谈一些浅见。1塌陷原因区内主要取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大湖岩溶盆地岩溶塌陷形成机制及塌陷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实测地质剖面,采用野外钻探、取样、室内试验分析,对研究区的岩溶塌陷成因及机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区内岩溶塌陷机制模型。研究表明,大湖镇坑源村塌陷主要是因区内矿坑涌排水,使塌陷区的地下水水位降低和改变流向,地下水原有的浮托作用减弱直至产生失托,并产生冲蚀及土体流变,在有地下溶洞发育且上覆土层较薄处发生地面岩溶塌陷。在对大湖镇坑源村发生的多起地面塌陷成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失托—土体流变效应"的致塌模式。  相似文献   

8.
浅埋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注浆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 《采矿技术》2005,5(1):33-35
分析了浅埋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及各种可能的致塌因素,并介绍了钻孔注浆法治理地面塌陷的工艺流程.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治理后塌陷复活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路基岩溶塌陷注浆整治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路基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岩溶塌陷整治原理,并结合内(江)昆(明)铁路梅花山至昭通段路基岩溶注浆施工,给出了铁路路基岩溶塌陷注浆整治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过程,强调了实际生产中的可操作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福建省安溪县剑斗镇湖丘角落的岩溶地面塌陷,具有典型的多因素致塌的特点。基于塌陷区环境地质条件和成灾机理的分析,地下水强排疏干形成较大的降落漏斗、岩溶矿井突泥诱发盖层生成大量土洞、大气突发性强降水降低盖层土体的抗剪强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该处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古蔺县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1561.8km^(2),占全区面积的49%,岩溶发育中等,岩溶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共计50处,占全区地质灾害总数(133处)的38%。通过对岩溶区地质灾害的详细调查,在阐述了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与岩溶的关系及其成因机理。分析表明:区内岩溶发育较为强烈的区域,地质灾害发育也较强烈;滑坡类型以岩溶风化形成的残积土层滑坡为主;危岩破坏模式多为由溶蚀裂隙控制的倾倒式崩塌;岩溶塌陷为土洞塌陷和冒顶塌陷,是在地下水侵蚀、自重、气团压缩、水流潜蚀等作用下形成。提出了地面防渗和加固支挡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多因素诱发矿区岩溶地面塌陷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福建省安溪县剑斗镇湖丘角落的岩溶地面塌陷,具有典型的多因素致塌的特点。基于塌陷区环境地质条件和成灾机理的分析,认为地下水强排疏干形成较大的降落漏斗、岩溶矿井突泥诱发盖层生成大量土洞、大气突发性强降水降低盖层土体的抗剪强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该处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收集资料,结合物探、钻探等手段,对武汉白沙洲大道张家湾段岩溶塌陷产生的地质环境、形成条件、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武汉地区岩溶塌陷的成因机制,指导其地面塌陷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资料、结合物探、钻探等手段,对李家湾岩溶地面塌陷产生的地质环境、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李家湾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面塌陷是矿山地下井巷开采经常遇到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尤其是在隐伏岩溶地区,井巷开采过程中的疏干排水往往会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介绍了莫罗石膏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塌陷过程及特征和井巷施工中的排水、突水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地面塌陷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覆盖层厚度薄、下伏灰岩浅层溶洞发育及断层贯通了岩溶裂隙含水层等是其内因,而井巷掘进过程中的井巷突水是地面塌陷的外因。  相似文献   

16.
以岩溶塌陷的产生机理为理论基础,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角度出发,分别从地下水位变化、岩溶发育程度、地层结构、降雨等多方面分析了凡口铅锌矿在生产建设中地面塌陷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塌陷区灰岩裂隙发育和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的砂、砾石黏土互层结构为区内塌陷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是地表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主要建(构)筑物的布置方式进行了讨论,供类似矿山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碳酸盐岩地区形成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新  余革淼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8):191-191,193
通过阐述广东碳酸盐岩地区具备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三个要素,说明近年来广东省境内发生的多起地陷、地裂的地质背景。唤起人们对广东碳酸盐岩地区岩溶灾害的重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张凡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5):290-290,293
通过阐述广州地区碳酸盐岩地区具备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三个要素,说明近年来广州地区发生的多起地陷、地裂的地质背景。唤起人们对广州地区碳酸盐岩地区岩溶灾害的重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构成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因子具有层次性,如可溶岩、松散土盖层及水是岩溶地面塌陷的基本条件,其构成了条件层影响因子,而岩性、断层带部位、益层结构类型等可构成低层次影响因子。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环境角度,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敏感性预测的层次评判法。该方法基于层次分析原理将各层次上的影响因子赋于相应的权重,结合研究区条件建立层次评判指标体系并计算各剖分单元的综合评判指标,进而实现对研究区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敏感程度进行预测分区。  相似文献   

20.
陈文林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4):285-286,288
我国南方某石灰岩矿区已有多年的开矿历史,形成上下两个水平开采区,上水平停止开采已经两年时间。2004年年底,下水平在开拓过程中揭露了溶洞,而后通过导水断层疏干了上水平老窑水,引起地面塌陷。从分析塌陷的时间、空间、岩溶突泥物及水文条件等证据入手,论述了该矿区地面塌陷是由于老窑水突发性强排疏干诱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