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施工若干难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挺 《施工技术》2001,30(9):16-17
1 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施工中主要难点( 1)穿越软弱土层 挖孔施工中 ,穿越软塑粘土~亚粘土、软~流塑亚粘土、流塑~淤泥质亚粘土层时 ,常遇到开挖坍塌现象 ,造成砖护壁砌筑困难 ,特别是在层厚 2~ 7m段 ,使用钢筒护壁不经济 ,且影响工期 ;采用混凝土护壁 ,立模困难 ,混凝土强度形成较慢 ,也影响工期。( 2 )施工中的排水 施工排水不当往往会造成地面下沉开裂 ,严重的会影响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3)持力层及嵌岩深度确认 岩面一般呈倾斜状态 ,若基岩起伏大 ,桩位与实际情况会有出入 ,有的差别还较大。岩面落差大时如何确认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地表超载对软、硬地层中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通过隧道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对地表超载作用下隧道变形、土压力及土体沉降进行了量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相同的地表超载作用下,软土地层中的隧道横椭圆变形要大于硬土地层中的隧道横椭圆变形。当隧道穿越土层的土体压缩模量较小时,地表超载作用下隧道上覆土层表现为被动土拱土压力;当隧道穿越土层的土体压缩模量较大时则为主动土拱土压力。隧道竖向收敛变形与其穿越土层竖向压缩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隧道横断面变形刚度与穿越土层的土体压缩模量共同决定隧道上覆土层的沉降状态,从而决定了地表超载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研究成果定性地揭示了软土地区既有盾构隧道在地表超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变形超限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铁工程修建越来越多,盾构难免穿越复杂地质,衍伸出泥水、土压、复合式不同类型盾构机,北京地铁16号线大部分地层为土层,多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本工程区间局部穿越为岩层,岩层强度很高,土压式盾构法无法顺利通过,需采取钻爆法施工硬岩段区间,借鉴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盾构拼管片通过矿山法段区间。通过对本工程的技术应用与总结,供以后类似的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选取宁波地区有代表性的典型土层,运用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各土层沉降曲线形态。提出了初始敏感因子和深度敏感因子的概念,推导得出了各典型土层的敏感因子的初步建议值,详细阐述了地面沉降与盾构埋深的线形相关性。为盾构近距离穿越重大管线或建、构筑物等风险点时穿越土层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对地铁线路平、纵断面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磊 《建筑施工》2009,31(6):484-486
为解决道路穿越铁路、地铁平交口的交通堵塞问题,上海莘朱路改建为下穿立交,穿越铁路采用了顶进法施工。穿越地铁采用明挖现浇施工,介绍复杂条件下顶进三孔箱涵及穿越地铁明挖中围护桩、土层加固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用砂土液化的观点研究盾构穿越饱和砂质粉土引起的地表沉降机理进而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以迎宾三路超大型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证明了超大型土压平衡盾构穿越砂性土层会引起砂土液化的观点,且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解决了超大型土压平衡盾构穿越砂性土层中遇到的开挖面失稳、注浆量失准、地表沉降失控的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7.
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商务中心位于平面上软土与硬岩交叉分布,竖向碎散细粒土与胶结岩体交替互层的非均匀分布复杂地基上,结构基桩穿越其间,而现场设备能力受限。采用改进反循环成孔工艺,可满足土岩互层地基中桩基成孔进度与质量要求,即基桩成孔设备选用大功率反循环钻机,穿过一般土层时采用加强型钻头,穿过硬质岩体时采用牙轮钻头。  相似文献   

8.
秦榛 《安徽建筑》2014,21(5):177-178
合肥轨道交通1、2号线长距离下穿高架桥,近距离下穿高铁路基、下穿河流,穿越土层以膨胀土为主,部分区域岩层分部不均匀,入岩深度高差起伏较大,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对合肥轨道交通1、2号线开展施工风险研究及评估,得到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应用该理论成果展开对合肥轨道交通施工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进而摸索一条适应合肥轨道交通创新监管模式,对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平稳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盾构推进过程中引起土层移动的原因,讨论了减小土层移动的各种工程措施.结合实例,对盾构穿越复杂地段的工程难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各个施工控制方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介绍.最后,就盾构穿越复杂地段的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挥旋挖钻机自动化集成度高的技术优势,确保旋挖钻机顺利穿越软土复合地层成孔,首先用高压旋喷钻机对钻孔灌注桩桩周软弱土层进行加固,然后用旋挖钻机在钻孔灌注桩桩位处穿越软弱土层后进入岩层成孔。此项技术已成功被应用于工程地质条件类似的某基坑支护桩成孔施工中。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块石护坡温度场及路基冷却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通过非正线实体工程试验段块石护坡层内热量传递过程监测,对块石护坡结构冷却路基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块石护坡结构具有隔热保温和空气自然对流效应。随着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和季节性温度变化,块石护坡层内隔热保温和自然对流效应表现出了昼夜、季节性交替组合过程,这一交替组合过程引起了块石护坡层内热量传递过程变化,从而影响块石护坡下部多年冻土热状态。路基下部土体热状态分析表明,块石护坡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基下部土体温度。  相似文献   

12.
陈冬泉 《建筑施工》2020,42(1):24-26
某项目桩基设计为有扩大头的钻孔灌注桩,且在深度范围内涉及的土层大部分为中风化岩层。以此为例,通过对土层特性、机械成孔、扩底及干作业施工的技术可行性分析,选择了适用于不同土层的钻头和扩孔用钻头。实践证明,在中风化岩层中的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并扩底施工的方法可行。总结的分析结论可为类似项目在中风化砂岩土层地区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加筋软岩粗粒土路堤填料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加筋粗粒土填料的强度变形特性及加筋效果,进行加筋强风化软岩粗粒土固结不排水和固结排水大三轴试验。试验表明:加筋填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应变硬化型;轴向应变较小(ea<1%)时,加筋填料效果不明显,随着轴向应变的逐渐增大加筋效果逐渐发挥。加筋填料的孔隙水压力均高于素填料,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加筋效果系数均>1.0,一层加筋填料加筋效果系数为1.09~1.21,二层加筋填料加筋效果系数为1.30~1.71,三层加筋填料加筋效果系数为1.31~1.72。加筋前后填料的内摩擦角j基本不变,填料的黏聚力增大。加筋填料的本构关系可以用Duncan-Chang模型来描述,依据试验结果求得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4.
PHC管桩基础设计与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瑾瑜  周清 《建筑科学》2005,21(3):51-53
根据PHC管桩强度高、穿越土层的能力强等特点,针对PHC管桩进入岩层后,经过强烈的挤压,岩土承载力提高的现象,通过对多根试桩试验结果和有关PHC管桩应力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岩土的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标准值的参考值,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南京德基广场穿土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南京德基广场二期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阐述了超深逆作法穿土嵌岩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和关键质量控制技术。结合场地地层特点与逆作法施工特点,从穿软土嵌硬岩的成槽方法、超长钢筋笼及逆作预埋件制作与吊装、槽段接头防渗措施、成槽垂直度与槽底沉渣控制等多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施工实践表明,针对性选用土层和岩层成槽设备解决了超深穿软土嵌硬岩的成槽难题;采用逆作预埋件定位、成槽超声波仪垂直度检测、柔性圆形锁口管接头与旋喷结合、电阻仪槽底沉渣厚度检测与后压浆等措施,既保证了墙体质量,又满足了逆作法施工要求,起到了防水、挡土作用与地下室外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差异性风化岩石作为桩基持力层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岩中存在软弱夹层为岩石的差异性风化的主要特征。在不均匀性地基土上选用该类地层作为钻孔灌注桩持力层时 ,它的存在将对桩长、单桩承载力、桩体沉降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黄石电厂为例 ,指出在选用差异性风化岩石作为桩基持力层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计算分析了基岩地震动经水平成层的土壤传播后所发生的变化,考虑了冻土层的存在和地基辐射阻尼的影响,并按一维波动理论进行了反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季节的变化、地基辐射阻尼和场地区域地震动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ers reported recently that the bending moments generated at the fixed base of a pile, or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wo soil layers being stiffer than the bottom one, by the passage of seismic waves through the soil can exceed the moment at the head of the pile due to the seismic waves and the forces induced by the vibrations of the supported structu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xplore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is could happen.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the bending moments with frequency, a harmonic motion at the base rock was considered modelling a fixed pile on a single soil layer and on a soil deposit with two soil layers with different stiffness. This work also illustrates how the results under an earthquake motion would depend on the frequency content of the motion and the system's frequency content.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researchers' premise if the ratio between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of the layers is large enough.  相似文献   

19.
通过温州鹿城区某工程进行的桩身埋设钢筋应力计静载试验,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提供的预制桩、钻孔灌注桩及实测注浆桩的桩侧各土层单位侧摩阻力与桩端土单位端阻力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估算注浆桩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脉动在福州市区地基土层场地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实际观测资料研究了福州市区的地脉动特征以及地脉动频谱特性与场地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脉动的频谱特性能够反映覆盖层厚度和地基土刚度的变化:可以通过研究场地地脉动的特性来评价研究区岩土的动力特性:可以通过建立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与地脉动卓越周期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它们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