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CSTR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案.该方案将预测思想引入自适应逆控制中,采用Elman网络作为模型辩识器,利用它建立CSTR系统输出的预测模型;采用模糊神经网络作为自适应逆控制器,由预测误差进行参数的在线自适应寻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CSTR系统具有很好的跟踪效果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和图像融合原理的自适应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混沌映射将水印图像进行置乱预处理,求出载体图像的噪声可见性函数NVF,然后将载体图像的NVF函数作为乘法因子,使载体图像和水印图像融合,可自适应地调节水印信息的强度,并将其隐藏在载体图像中.从信息论的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隐藏的视觉效果,既保证了水印的安全性,又提高了水印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镇定一类不确定分数阶混沌系统.首先设计一个含分数阶积分的滑模切换函数,并通过分数阶稳定理论,证明滑模动态方程的稳定性.然后利用对不确定项上界的估计,构造参数自适应的滑模控制器,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同时,消弱系统中存在的抖振.最后以分数阶Genesio系统和分数阶Chen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有较好的鲁棒性,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抖振.  相似文献   

4.
王爱其  陈科 《中国造纸》2021,40(8):70-74
基于污水处理国际基准仿真平台,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污水处理过程智能控制优化仿真实验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国际基准仿真平台BSM1的结构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基于BSM1的仿真工况,以出水水质达标且能耗最低为目标,构造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基于时变参数策略,构造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基于BSM1污水处理仿真流程,对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控制优化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相关实验研究及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智能控制优化策略能够在保证水质达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能耗,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实际控制优化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节点系统有参数失配的动力学网络的同步,以节点状态的加权平均为控制目标轨道设计实现网络同步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利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对该同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以节点系统的解为控制目标轨道的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可用于结构未知的带有参数失配的动力学网络的同步,并且最终的同步轨道可以不是节点系统的解.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修正线性单元(ReLU)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导致分类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ReLU激活函数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滚动轴承故障模型。该网络模型首先在CNN网络使用bReLU激活函数完成自适应特征提取,并在卷积层和激活函数之间加入批量标准化层(BN),最后叠加LSTM网络对时序特征进行学习。该模型在凯斯西储大学的故障数据集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以上,较于其它类型的CNN-LSTM故障模型准确率更高,训练时长减少66.7%。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更加适用于工业设备轴承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特定于网络多媒体应用的改进的QoS控制机制,在确定的带宽资源条件下,该控制机制可以以有限的网络多媒体业务服务质量为代价满足更多用户的网络多媒体应用需求.其核心算法——增强型指数平滑预测算法(EEWMA)是以指数平滑预测算法(EWMA)为基础优化而来,可以在预测精度和带宽资源占用量两者之间取舍,适用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对标准数据库进行测试的实例证明,EEWMA对处于网络应用有效连接建立时间范围内的不同的采样间隔,均可以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包装机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算法的原理,通过对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算法的包装机温度控制子系统的调试,成功将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温控算法移植到包装机控制器中,试验测试表明用该方法进行参数整定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和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
对两个参数不同、初值也不同的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李雅谱诺夫稳定性理论,采用试凑法给出了一个自适应同步的控制思想,并以陈氏混沌系统和R(o)ssler超混沌系统为例进行了设计.理论证明,即使在有较大参数误差的情况下,只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函数和参数自适应律,也能保证同步系统的全局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3G网络发展至今,3G网络优化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3G网络优化的目的,具体分析了3G网络优化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并着重分析了3G网络优化中的可调参数,以此总结出如何实现3G网络的优化,以达到与已有网络之间的切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