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将高压静电雾化技术引入湿钙法烟气脱硫中,通过不同方案和不同工况下的脱硫试验比较,得到雾滴与烟气接触方式、烟气中SO2质量浓度、荷电电压以及钙与硫的物质的量比(nca/ns)等对烟气脱硫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高压静电引起脱硫增益的机理.结果表明:石灰浆液荷电能够使雾滴细化、均匀化,增加传质面积和接触机会,同时改变雾滴表面特性,增大传质速率,使脱硫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脱硫率随荷电电压的增加而提高;脱硫效果与气液接触方式有关,在试验设定的nca/ns范围内,浆液流量较大时同向并流的脱硫率增幅明显高于逆向流动时,而浆液流量较低时采用逆向流动荷电脱硫更有利.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半干法烟气脱硫的机理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分析了钙硫比、近绝热饱和温差、增湿水及烟气湿度、石灰浆液雾化粒径、进口SO2浓度、灰料再循环等主要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介绍了布袋除尘器的辅助脱硫。针对半干法脱硫剂利用率低、Ca/S高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提高脱硫剂利用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含有大量Ca2+、Mg2+、S042-、Cl-与重金属等离子.脱硫废水中加入Ca(OH)2干粉制成吸收剂浆液,经雾化器雾化喷射而出的浆液粒径约10~60μm的细雾滴,在雾化干燥吸收塔内与高温烟气充分接触,烟气中的酸性成份(HCl、HF、SO2、SO3)被反应吸收,同时反应产物水份被蒸发,水蒸汽进入烟气中,干燥后反应产物部分落入干燥塔底端被收集外排,其余干燥产物随烟气中的飞灰一起被除尘器收集外排,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和对烟气中酸性气体的协同减排治理目的 .  相似文献   

4.
采用环形电极、机械雾化喷嘴等组成的荷电雾化装置,通过测试石灰浆液的荷质比、喷浆脱硫前后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变化,探讨和分析了不同流量时的荷质比变化规律,首次对不同荷电电压、荷质比与脱硫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雾滴的荷电效果与浆液流量有关,且对于同一喷嘴存在荷电效果最佳的流量值;在相同钙硫比条件下,浆液荷电相对于非荷电时脱硫率明显提高;在不同钙硫比情况下,浆液荷电与非荷电的脱硫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石灰浆液雾化喷嘴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双流体石灰浆液雾化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雾化角、 雾滴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得到了预测雾滴平均粒径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喷嘴能耗低,雾化效果好,非常适用于半干法烟气脱硫。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内蒙古1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脱硫试验,根据现场数据分析了温度、粒度、升温速率及摩尔比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小Ca/S摩尔比下,脱硫效率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脱硫效率上升趋势减缓,且存在一个最佳的Ca/S摩尔比;加入石灰石脱硫时,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节石灰石给料机的出力,以协调脱硫效率和锅炉效率之间的平衡.研究结果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中SO2的排放和脱除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惰性粒子流化床的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了Ca/S、入口SO2浓度、静止床高、惰性粒子粒径、近绝热饱和温度和床层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近绝热饱和温度和Ca/S对脱硫效率影响较大,惰性粒子粒径和静止床高对脱硫效率也有一定影响;近绝热饱和温度越低、Ca/S越大、流化床床层温度越低、烟气表观速度越小、惰性粒子粒径越小以及静止床层越高,则烟气脱硫效率越高;当烟气入口SO2浓度小于7×10-4时,随着入口SO2浓度的增大,脱硫效率相应提高;当烟气入口SO2浓度增加到7×10-4以上时,随着入口SO2浓度的增大,脱硫效率反而降低;在基本试验工况下,惰性粒子流化床的烟气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8.
管道喷射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研究了钙硫化、趋近饱和温度、SO2入口浓度、喷嘴雾化风量、分层喷浆及加压消化等因素对烟气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钙硫比,降低△T,采用分层喷水及加压消化等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在Ca/S比为2.5的情况下,加压消化喷浆脱硫的脱效率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一台燃烧福建无烟煤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的工业热态试验,测试了Ca/S摩尔比变化对燃烧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果以及SO2、NOx、CO等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燃烧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脱硫效率较高,并且脱硫效率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而呈"S"型曲线变化,在Ca/S摩尔比...  相似文献   

10.
为测试和分析Ca/S摩尔比变化对燃烧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果以及SO2、NOx等污染物排放和电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在1台燃烧福建无烟煤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的工业热态试验。试验表明:(1)燃烧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脱硫效率较高,并且脱硫效率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而呈"S"型曲线变化,在Ca/S摩尔比较低(<2.02)或较高(>2.82)时,脱硫效率随着Ca/S增加而迅速提高;当Ca/S摩尔比在一定范围内(2.02~2.82),脱硫效率缓慢提高;(2)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对NOx和CO排放的影响不明显,均随着Ca/S摩尔比增加而轻微上升;(3)飞灰含碳量随着Ca/S摩尔比增加而有所下降,但当Ca/S摩尔比达到较高值以后(本例Ca/S>2.02),飞灰含碳量不再明显变化,并有上升的趋势;(4)随着Ca/S摩尔比增加,飞灰比电阻增加,电除尘器进口、出口浓度同步增长,但除尘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