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拟于2015年10月中旬(具体时间、地点待定)召开"全国第十五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为提高会议质量,保证参会代表能得到完整的会议资料,会议将提前征文,统一编印。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1.国内外铝、镁及其合金材料科学与加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铝、镁新合金、新材料的研制成果;3.铝、镁及其合金的熔铸、压铸、轧制、挤压、拉拔、制粉、锻压、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拟于2015年10月中旬(具体时间、地点待定)召开"全国第十五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为提高会议质量,保证参会代表能得到完整的会议资料,会议将提前征文,统一编印。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1.国内外铝、镁及其合金材料科学与加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有色金属合金加工学术会议、形状记忆合金学术交流会及弹性材料学术会议联合于1991年5月8—12日在杭州郊区的富阳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的,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出席会议的代表268人,他们来自全国从事有色金属材料科研、生产、设计、应用及教学的90多个单位。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拟于2015年10月中旬(具体时间、地点待定)召开"全国第十五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为提高会议质量,保证参会代表能得到完整的会议资料,会议将提前征文,统一编印。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1.国内外铝、镁及其合金材料科学与加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铝、镁新合金、新材料的研制成果;3.铝、镁及其合金的熔铸、压铸、轧制、挤压、拉拔、制粉、锻压、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拟于2015年10月中旬(具体时间、地点待定)召开"全国第十五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为提高会议质量,保证参会代表能得到完整的会议资料,会议将提前征文,统一编印。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1.国内外铝、镁及其合金材料科学与加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铝、镁新合金、新材料的研制成果;3.铝、镁及其合金的熔铸、压铸、轧制、挤压、拉拔、制粉、锻压、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基地——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创刊于1964年,当时刊名为《轻合金加工科技情报》,1971年改为现名。1981年改由三大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现名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南铝加工厂、西北铝加工厂联合主办。1982年《轻合金加工技术》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  相似文献   

7.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基地一一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创刊于1964年,当时刊名为《轻合金加工科技情报》,1971年改为现名。1981年改由三大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现名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南铝加工厂、西北铝加工厂联合主办。1982年《轻合金加工技术》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  相似文献   

8.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32(12):1040-1040
合成与加工是材料科学与工程(MES)的基本要素之一。新的或改进的方法常常会导致新材料或优异性能,合成与加工的进步也导致加工企业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在预测21世纪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时,有关科学家建议,在材料的合成与加工中优先研发的领域是:微型化微型化是不久的将来材料合成与加工的主要目标之一。要求采用新的加工工艺生产愈来愈小尺度的各类材料。这项技术能操纵单个的纳米结构单元和原子,并适合于自动化及类似的加工,以致组合的方式能用于发现和优化材料。仿生和生物材料对于有机材料的合成与加工,仿生技术是最富挑战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基地——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创刊于1964年,当时刊名为《轻合金加工科技情报》,1971年改为现名。1981年改由三大厂一一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现名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南铝加工厂、西北铝加工厂联合主办。1982年《轻合金加工技术》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 23-1226/TG,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7235。《轻合金加工技术》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优秀期刊,荣获首届黑龙江省出版精品工程奖提名  相似文献   

10.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基地——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创刊于1964年,当时刊名为《轻合金加工科技情报》,1971年改为现名。1981年改由三大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现名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南铝加工厂、西北铝加工厂联合主办。1982年《轻合金加工技术》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 23-1226/TG,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7235。《轻合金加工技术》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优秀期刊,荣获首届黑龙江省出版精品工程奖提名  相似文献   

11.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基地——东北轻合金  相似文献   

12.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基地一一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创刊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拟于2009年7月中旬在浙江省富阳市富春山庄召开"全国第十四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4.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  相似文献   

15.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基地——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创刊于1964年,当时刊名为《轻合金加工科技情报》,1971年改为现名。1981年改由三大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材料科学与工程、半导体材料、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合金加工学术年会,于1986年6月23日至28日在中南工_业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的在材料方面的第一次空前盛大的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内有色金属材料方面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院、材料生产厂、材料使用单位和专业期刊编辑部等150多个  相似文献   

17.
<正>回顾"十一五"时期到"十二五"时期的前半段不难看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铜、铝两大金属加工材产能、产量已多年雄踞全球第一;在加工技术研发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大大缩小了与有色金属加工发达国家的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缩影,成绩令世人瞩目。然而,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力度的加大,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长时期内高速发  相似文献   

18.
<正>《轻合金加工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轻合金加工技术》由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基地——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创刊于1964年,当时刊名为《轻合金加工科技情报》,1971年改为现名。1981年改由三大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现名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南铝加工厂、西北铝加工  相似文献   

19.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是中国惟一以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工程咨询、工程设计、装备研制及工程总承包为主的科技型专业设计研究院。  相似文献   

20.
《锻造与冲压》2009,(11):18-1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成。学院下设材料科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冶金工程6个系和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非金属矿产及应用、燃料电池材料4个研究所,依托本学院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及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学院现有5个本科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