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漏斗及涡管排沙技术是经过多年系列模型试验及原型观测获得成功的,199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委组织的国内专家鉴定,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对粒径大于1mm的粗颗粒泥沙排除率可达100%,捧沙耗水量平均低于引水量的5%。本文应用实测的水文资料,对金沟河渠首漏斗及涡管排沙排沙率和耗水率等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以此来科学合理的论证涡管和漏斗对本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的排沙效果,为枢纽工程的合理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金沟河是山溪性多泥沙河流,根据多沙河流特点,采取渠首、涡管、漏斗分级处理的综合措施,解决了泥沙淤积和泥沙入渠问题。本文总结金沟河泥沙处理上采取的工程和管理措施及取得效果,供山溪性多泥沙河流处理泥沙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于金沟河水泥沙含量大,对引水工程造成严重磨损破坏并降低了灌区灌溉水质和用水量的需求,经实践总结,采取在总干渠上新建涡管和漏斗泥沙处理工程,实施与渠首冲沙闸联合运用的措施,有效处理了泥沙,经多年运行效果较好,通过对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评价,认为泥沙处理系统建设是科学的,改善了水环境,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满足了灌区用水需求,为金沟河和灌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收益,也为多泥沙河流泥沙处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金沟河渠首泥沙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金沟河渠首泥沙淤积现状和引水防沙体系存在的问题,采取改造上游整治段、缩窄闸前引水弯道、抬高进水闸底板高度、改固定式溢流堰为自溃坝、延长输沙廊道、调整进水闸前拦石栅角度、增设涡管和漏斗等干渠排沙设施以及下游回收水设施,建立"费尔干式渠首-排沙涡管-排沙漏斗"三级防沙排沙集成体系及运行管理模式等措施,很好地处理了引水、防洪、排沙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排沙效果.  相似文献   

5.
简述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设计思路 ,结合新疆金沟河渠首电站 ,介绍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原型观测结果 ,并对沉沙池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工程实践表明 ,涡管排沙式沉沙池构造简单 ,运行可靠 ,造价低廉 ,有较好的沉沙及排沙作用 ,可用于排除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悬移质泥沙  相似文献   

6.
简述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设计思路,结合新疆金沟河渠首电站,介绍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原型观测结果。并对沉沙地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工程实践表明,涡管排沙式沉沙池构造简单,运行可靠,造价低廉,有较好的沉沙及排沙作用,可用于排除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悬移质泥沙。  相似文献   

7.
金沟河引水防沙体系的改建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金沟河引水防沙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改造上游段,抬高进水闸底板高度,改固定式溢流堰为自溃坝,延长输沙道,调整进水闸前拦石栅角度,建立"费尔干式渠首-排沙涡管-排沙漏斗"三级防沙排沙集成体系及运行管理模式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排沙效果,且对多泥沙河流的引水防沙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沟河流域管理处渠首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安集海元新宫上游9km处,始建于1960年,是典型的费尔干式引水枢纽,兼具防洪、引水、排沙等多重功能。因河道泥沙淤积等问题工程历经多次改扩建。  相似文献   

9.
彭涛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7):48-49,58
金沟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泥沙问题是流域管理单位工程运行的主要问题。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金沟河流域泥沙量逐年增加,河道下垫面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独石化再从金沟河流域引水,无疑改变了流域内现有水资源配置格局,打破了现有用水结构,改变了泥沙运移条件,增加了泥沙沉积量,加大了泥沙处理压力,增加了运行管理成本,降低了水利工程运行寿命。通过分析金沟河红山头渠首及以上河段的泥沙量、泥沙构成、泥沙的输移规律、金沟河红山头渠首以上流域的产沙特性,对金沟河红山头渠首及上游泥沙沉积进行分析估算,并给予相应的结论与意见。  相似文献   

10.
金沟河流域因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升,导致渠首排沙系统作用难以发挥,下游引水问题严重.针对此类矛盾,金沟河流域渠首采用引水排沙三级处理体系.文章主要介绍该体系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金沟河水利枢纽泥沙淤堵的问题,解决农业供水的需求矛盾.  相似文献   

11.
金沟河引水渠三级排沙系统泥沙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金沟河泥沙含量大,由于排沙不力,由泥沙危害造成的水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采用三级排沙系统(大闸—排沙涡管—排沙漏斗)取代了以前的“全引全排”定期间歇性引水排沙模式。经排沙测验,采用该系统,既可有效排沙,又可发挥引水工程的最大效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给灌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金沟河引水渠渠首排沙系统运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沙处理是多泥沙河流引水渠渠首工程安全运行的难点,解决河渠泥沙灾害,是水利工作者多年的攻关目标。在对金沟河引水渠渠首排沙系统运行管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为发挥金沟河渠首排沙系统的整体效能,对泥沙分级处理,采用1级为主,2、3级为辅,4级拦截的处理方式,能有效处理入渠泥沙,减轻渠道磨损、淤积,实现多引水少进沙,能较好控制渠道淤积,协调引水、排沙、防洪矛盾。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沟河渠首工程受泥沙淤积、磨损严重且遭受破坏的现状,指出了渠首枢纽布置型式存在的问题,从北疆渠首枢纽常用的多种布置型式中,选择了3种适合金沟河渠首枢纽的布置型式。从技术可行、施工导流和运行管理方便以及经济合理的角度,对3种布置型式进行了方案比选,论证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根据比选结果,最终选择出了闸坝结合式的内外库布置型式。分析结果可为多泥沙河流的枢纽布置型式的设计选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洋 《小水电》2022,(5):76-80
泥沙作为渠道淤泥的主要原因,每年一到汛期便涌入水渠,造成各级渠道淤积、磨损,不得不进行停水排沙、清淤等相关疏浚工作,这不仅影响灌区正常灌溉流量调配,也导致总干渠水电站有效水头降低,不能正常发挥工程经济效益。因此,提出了水电站引水渠道上的涡管排沙工程施工。以东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分析该区域实测泥沙数据,确定来沙量与来水量关系。通过设置涡管,使推移质和泥沙在水中旋转,随着水体作螺旋运动。通过确定渠道流量、涡管平均流速、涡管开角、涡管管径、水槽底坡坡度,设计引水枢纽涡管,满足大颗粒泥沙排出需求。引入排沙明渠,调整涡管开口长度,确定涡管铺设段水力要素。对不同颗粒泥沙进行分级处理,将落入涡管推移质排回原来河道并排出。设计涡管排沙式沉沙池,排出悬移质泥沙,渠首的排沙量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出不同调度方式对渠首排沙量的影响规律。图4幅,表3个。  相似文献   

15.
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红山咀引水枢纽,是新疆修建较早最大的弯道式引水枢纽.因玛河属山溪性多沙河流,所以,泥沙危害成为红山咀引水枢纽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在廿多年与泥沙危害作斗争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闸前形成稳定较强的环流,和将推移质泥沙输往较远的下游,是保证弯道式渠首正常运行的关键.从红山咀渠首的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闸门操作规程和排沙措施.并将渠首排沙和沉沙池排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处理了推移质泥沙,保证了渠首工程的正常引水,使净引水率达到71.5%,年净引水量达到9.0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由工程修建前的7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06万亩. 本文还根据红山咀弯道式引水枢纽的运行情况,对几个设计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对新建金沟河引水枢纽工程进行水工模型造床平衡试验,通过对工程过流能力、闸前泥沙淤积平衡状态和运动规律进行模拟,优化了工程冲沙布置.试验研究证明工程总体布置基本合理,达到了引水闸进口的"门前清",可避免河道大量粗颗粒泥沙进入引水系统带来的磨蚀和淤积问题,保持引水枢纽长期有效.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枢纽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7.
金沟河引水枢纽是金沟河流域关键性综合利用枢纽工程,在金沟河流域防洪体系中作用十分重要,金沟河引水枢纽设计防洪库容12.1×10~8m~3,调节库容140.16×10~8m~3,随着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流域防洪要求不断上升,为发挥水利枢纽防洪蓄泄的积极作用,减少洪水灾害,文章对金沟河引水枢纽防洪库容的扩大及防洪功能的提升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沙湾县防洪标准为1000a一遇洪水,出于安全考虑,金沟河引水枢纽防洪库容应为285×10~8m~3。  相似文献   

18.
涡管排沙技术研究的发展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涡管排推移质泥沙机理的分析及试验研究 ,提出涡管排沙的三个参数 :涡管分流比、截沙率及挟沙能力 .对涡管与渠道水流方向的夹角、渠中水流的佛劳德数及涡管开口宽度等参数与排沙效率的关系也分别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悬移质分选沉降的理论研究 ,提出了悬移质涡管排沙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沙湾县金沟河渠首水电站沉沙池的设计上 .文中还提出了涡管排沙技术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山溪性河流,迪那河具有洪枯流量悬殊,携带泥沙颗粒大、数量多的特点。多种原因,包括自然来水来沙条件、引用与冲沙用水的矛盾等,使迪那河引水枢纽面临严重的泥沙淤积和渠系进沙问题。本文对枢纽运行的方式进行优化研究,以减少进入干渠泥沙总量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保持引水枢纽附近稳定的河床形态。实施河道调整和重点部位清淤等工程措施,并计划重新启用漏斗沉沙池;作为主要手段,对枢纽的调度运行方案进行优化。试运行表明,少量的工程措施和运用方式的优化减少了闸下及坝前淤积,降低了进入总干渠水流的泥沙含量,取得了良好的引水和排沙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金沟河泥沙淤积和运动规律以及排沙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金沟河泥沙的处理措施,提出采用工程措施与日常的人力保护相结合的方法,以有效缓解金沟河泥沙防治与用水之间的矛盾。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引水、防洪、排沙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排沙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