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基于射孔人工校深过程,在分析测井自然伽玛曲线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式和方法,进而给出射孔自动化校深的系统设计。经对不同地区井段射孔校深的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稳定,精度达到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射孔弹的孔道清洁效果,采用双层药型罩结构方案及整弹设计方案,制备出102型和127型自清洁射孔弹.分别采用自清洁型射孔弹和深穿透射孔弹进行了地面条件下侵彻钢靶和混凝土靶试验,以及在应力条件下侵彻砂岩靶试验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侵彻钢靶时,自清洁射孔弹与深穿透射孔弹入孔孔径相当,穿深相当.侵彻混凝土靶时,自清洁射孔弹比深穿透射孔弹模拟套管入孔孔径稍大,穿深相当;自清洁射孔弹裂缝多且宽,孔道后段烧蚀痕迹宽度是深穿透射孔弹的两倍.在应力条件下侵彻砂岩靶,自清洁射孔弹比深穿透射孔弹模拟套管入孔孔径稍大,穿深相当;自清洁射孔弹孔道光滑、干净,无岩石、粉末碎屑,清洁率100%,靶裂缝多、宽,破碎严重.这种自清洁射孔弹为射孔防堵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油田开采中射孔效果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孔径深穿透,另一种是大孔径但穿透很浅。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具有独立传爆部件的射孔弹及其射孔工艺,较好的解决了大孔径、深穿透这个问题,通过其独特的二次子弹复合射孔工艺,达到了射孔和压裂两大目的,通过在辽河油田某采油厂四口井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油田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西北油田分公司为了提高塔河油田非均质油层最终采收率,进行了6口井的多级复合深穿透射孔技术试验,在4口井中收到明显效果。通过技术的适应性和试验实例研究发现,塔河油田中孔、中高渗和低孔渗油层适合采用多级复合深穿透射孔技术增产,准确掌握油层岩性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的关键,油层重复射孔需要加大预定方向的射孔孔密和火药装药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认为,中高渗油藏和低渗气藏中纵向裂缝有利于产能提高,低渗油藏中多条横向裂缝有利于产能提高。深穿透射孔能减少射孔孔眼应力集中,降低裂缝的复杂程度。低渗储层射孔方案是将生产射孔变为压裂射孔,缩短射孔段长度,避免多裂缝产生,从而提高施工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射孔测试联作技术作为油气勘探的一项重要技术,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塔河油田,特别是一、九区三叠系中油组储层都是敏感储层,完井需要进行深穿透负压射孔测试联作完井工艺。针对目前深穿透射孔测试联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提出改进方案,解决了当前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现场试验成功率100%。该工艺的改进为进行下一步措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针对连续油管自有深度计量设备在井下作业中难以精确定位的问题,介绍深度误差的产生来源和国内外目前常用的理论,计算校深、人工井底校深、机械套管接箍定位器校深及无线套管接箍定位器校深4种连续油管井下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8.
SH10-P21井是松滋油田红花套组底水油藏开发的一口水平井,射孔段垂深距油水界面仅20m,为了延缓底水锥进,延长无水采油期,采用了变密度射孔、均匀酸化、中心油管控压控水完井技术,开创了江汉油田底水油藏完井新模式,对今后底水油藏开采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使电化学射孔和切割技术在水平井完井中得到工程化应用,根据电化学加工原理并结合井下环境特点,研究了井下电化学射孔和切割加工中电解液及其流速的选择、加工区供液流速的控制方案和电解液总需要量的估计方法。研究表明,应选用KCl电解液并采用开放式供给方式;可用平行板电极下的界限电流作为电解液的界限电流;可通过控制压力和流量的方法来控制电解液的流速;对1000m深的水平进进行电化学射孔和切割时所需的电解液总量约为3.46和3.19m^3。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油层套管射孔开裂问题,除应对射孔弹、射孔工艺以及油层套管的材质进行研究外,还应建立油层套管射孔开裂的安全韧性判据。本文分析了油层套管射孔开裂时的受力状况,运用金属动态形变原理,结合薄壁管失稳断裂的力学理论,从理论上充分论证了Akv/σY作为套管射孔开裂安全韧性判据的可行性;同时,在实验室试验及油层套管实弹模拟射孔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油层套管射孔开裂倾向与管材力学性能间的相关性判据,即对于不同  相似文献   

11.
低压、低渗、低丰度油藏勘探开发难度较大,产油井一般需射孔后压裂投产,笔者结合红河油田延长组储层物性等地质参数,进行射孔参数敏感性分析,对射孔枪弹、射孔方式和射孔参数等进行优化设计,在红河油田几十口井的应用中初见效果,同时在油田增储上产、储层改造中达到了射孔增产的目的,扩展了射孔优化技术在致密砂岩型油田中提高产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贝雷砂岩进行射孔试验,并分别对射孔后的靶体进行酸化、压裂工艺处理,利用核磁共振和工业X-CT技术分别对未射孔的靶体、射孔后的靶体、射孔后酸化的靶体、射孔后压裂的靶体进行测试.定量分析了射孔对砂岩靶体的损害及酸化、压裂对射孔损害的解除作用,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对合理有效地规划油田采油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是一套含膏盐地层,其油层伤害问题一直处于争议之中。从该区钻遇地层岩性入手,分析钻井泥浆滤液成分变化,发现钻遇咸化期沉积的无水芒硝层时,钻井液硫酸根含量大幅度增加,泥浆滤液侵入油层会形成硫酸钙沉淀,降低油层物性;进一步开展泥浆滤液浸入深度研究,发现泥浆滤液侵入深度超过了射孔深度,存在油层伤害。为避免钻井液伤害油层,建议采用更换泥浆或采取近平衡、屏蔽暂堵、快速完井和深穿透射孔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多级点火装置被广泛用于非常规油气井的多级射孔施工中,与射孔枪连接,逐级向上引爆射孔枪。下级射孔枪起爆后,巨大的爆轰波进入多级点火装置,会损坏开关杆,造成上级射孔枪线路断路,无法射孔。为满足非常规油气田电缆多级射孔生产现场防爆轰冲击的需要,开发设计了多级点火装置用防爆轰冲击安全保护罩。多级点火装置用防爆轰冲击安全保护罩由防脱护帽和保护筒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防爆性能好等特点。目前,已有1 120个保护罩被应用于页岩气井桥塞与多级射孔联作,井下射孔枪内雷管引爆成功率为100%,效果良好,实现了页岩气井多级射孔器材"中国造"。  相似文献   

15.
多级射孔作业标准化是页岩气安全开发的一项重要保证。为加强涪陵页岩气田多级射孔作业标准化,以推进生产设备、射孔器材、射孔工艺标准化为立足点,分析推进多级射孔作业标准化工作方法,形成了一套可供页岩气井施工单位参考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射孔工艺——长夹层多射孔层段多级脉冲携砂延缝复合射孔,阐述了该工艺中的特点与技术难点,该射孔工艺的实施能为老井的挖潜改造提供一种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电缆射孔作业被广泛用于常规油井及非常规油气井开发中。电缆射孔中,当射孔枪爆燃时,枪管内产生大量气体且无法释放,将导致炸枪、枪串落井的工程事故或枪串起出地面后枪内高压气体泄出伤人的安全事故。为满足电缆射孔枪管内高压气体自动泄出的安全需要,研究设计了一种电缆射孔用自动安全泄压阀。在射孔枪管内产生大量气体,压力急剧增大状态下,它能自动释放掉枪管内气体,避免了未正常射孔造成的炸枪事故,也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8.
使油井产能最高的射孔参数优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射孔完井电模拟及有限元数学模型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孔深、孔密、布孔相位角等射孔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射孔井产能的诸因素相对重要性排列顺序。介绍了以计算软件、回归方程、诺模图三仲形式表达的射孔井产能与诸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最后给出了华北油田应用优选射孔参数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力压裂过程中射孔冲蚀效应使得射孔簇处射孔数目难以确定的问题,使用FrackOptima全三维水力压裂软件和前期研究建立的射孔冲蚀模型建立算例。通过边界元进行网格离散,使用时间步长算法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定量研究射孔冲蚀效应对裂缝最终形态、压裂液流量分布、射孔摩阻、射孔直径、流量系数、井底压力这6个压裂结果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非限流压裂过程中射孔摩阻的值和射孔冲蚀导致的摩阻瞬时动态变化较小,因此可以忽略射孔冲蚀效应;而在使用同时多簇限流压裂方法开发非常规油气的过程中,射孔摩阻的值较大且射孔冲蚀导致的摩阻瞬时动态变化较明显,所以必须考虑射孔冲蚀效应。在算例参数条件下,选取8孔/簇可以获得较合适的射孔摩阻,从而较好地平衡应力阴影效应,获得较均匀的多条裂缝发育;同时,确保井底压力在实际压裂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认识和定量分析复合射孔的井下动态过程,研究了复合射孔器井下射孔/压裂机理,进行了大量的井下测试.采用高速井下多参数存储测试仪实时实况地获取了内置式、外套式、爆燃压裂三种射孔/压裂完井工艺的井下动态实测数据,并结合施工工艺参数对其作用过程进行了分析.实测结果表明:所测复合射孔及高能气体压裂典型峰值压力在30~140MPa之间,压力脉冲持续时间因工作机理不同相差很大:爆燃压裂时间可达到305ms,而内置式射孔为10ms左右.大量测试数据显示,复合火药装药量和起爆方式是射孔器和压裂弹的井下动压作用特性的关键参量.外套式和爆燃压裂井下数据为国内首次测试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