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微裂缝性油气层的钻井完井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钻井完井液对裂缝性油气层的损害特点,建立了评价钻井完井液对裂缝性油气层损害程度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建立了保护微裂缝性油气层的钻井完井液体系的设计准则和新型屏蔽暂堵技术。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裂缝性油气层的特点,并能对裂缝性油气层的损害程度进行系统评价。新型屏蔽暂堵技术对微裂缝性油气层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暂堵剂种类在两种以上,暂堵剂颗粒粒径为平均裂缝宽度的0.9—1.0,分布范围较宽,加量一般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2.
由于鄂西渝东哈拉哈塘组气井飞三段储层对渗透率有贡献的裂缝宽度区间为20~78μm,为了实现对整个储层井段气层的保护等,列出了对3块储层岩心进行的原浆的暂堵试验,从暂堵剂的选择、暂堵强度、暂堵能力、暂堵剂加入后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现场应用的效果分析,根据钻井、完井方式及复合暂堵方案,研究应用了表面活性剂洗井、防腐洗井预解堵及氧化剂解堵液浸泡解堵的复合解堵工艺,研究设计了适合鄂西渝东气井飞三段裂缝储层的复合暂堵钻井完井液的配方。  相似文献   

3.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保护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主要伤害因素是滤液侵入和固相颗粒堵塞、应力敏感和裂缝滞后损害。在储层条件下,当裂缝宽度小于10 μm时,采用常规的屏蔽暂堵技术并减小水锁损害;当裂缝宽度在10μm以上时,采用纤维状暂堵剂 颗粒状暂堵剂 油溶性暂堵剂复配的暂堵技术。如果发生地层漏失,除考虑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外,还应该考虑:①钻井液及其滤液与地层岩石和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②解决裂缝性储层的应力敏感问题。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钻探及开发过程中,必须使有效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以免引起裂缝滞后损害。  相似文献   

4.
保护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害裂缝性炭酸盐岩油气藏的主要因素是固相颗粒堵塞、应力敏感和裂缝滞后损害。这时保护油气层的技术思路是:在储层条件下,当裂缝宽度小于10lm时,采用常规泊屏蔽暂堵并减小锁损害;当裂缝宽度介于10lm和1.0mm之间时,采用纤维状暂堵剂和颗粒状暂堵剂及油溶性暂堵剂复配的暂堵技术;当裂缝宽度大于1.0mm时,应使钻井液及其滤液与地层岩石和地层水配伍并解决应力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5.
扎纳若尔油气田位于西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东缘扎纳卡梅斯水下隆起带上,储层为石炭系浅海碳酸盐岩,储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夹少量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微裂缝发育.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孔隙压力系数低,储层水敏程度低.极易受到钻井液污染.根据储层特点及钻井液对油气层污染的因素分析,选用了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屏蔽暂堵油气层保护技术以及配套钻井液技术措施.经现场100口井应用表明,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与屏蔽暂堵技术的结合,提高了钻井速度,缩短了钻井周期,减轻了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污染,较好地保护了油气层,提高了原油产量,单井平均产量和采油指数分别提高了46.3%和64.7%.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钻井油气层保护常采用屏蔽暂堵技术配合防水锁剂的方法,但准噶尔盆地滴西、石南、莫北等气田钻井过程中采用的架桥粒子和可变形填充粒子颗粒粒径偏粗,在气层钻进过程中只有较少的超细颗粒能嵌入储层的井壁表面,致使屏蔽暂堵效果不理想。为此,通过分析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结合目前气层保护技术及气层主要伤害因素研究成果,优选出了适合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目标区块气藏保护的架桥粒子、变形粒子及其粒子级配;同时,基于对气层储层岩石的润湿性、自吸现象,以及储层水锁效应伤害及抑制的研究成果,还开发出表面活性更高,适合该区现场常用的4种钻井液体系的防水锁助排剂,可使清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2 mN/m,钻井完井液滤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35 mN/m以下。上述组合在滴西12井区的滴204、滴205、滴206等7口井的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储层岩心污染后渗透率恢复值均超过80%。  相似文献   

7.
广谱暂堵技术在轮古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轮古地区作为勘探开发的重要地区,油气层保护技术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轮古地区是典型的裂缝型碳酸盐岩油气藏,裂缝发育,缝洞间的连通较好。采用屏蔽暂堵技术进行油气层保护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只注重暂堵剂粒子的平均粒径与裂缝宽度的平均值之间的匹配,不能达到最好的保护油气层效果。通过对暂堵剂粒子的粒径分布与裂缝分布特征之间的匹配,将达到很好的保护油气层效果。针对轮古地区裂缝性地层的特点,总结该类地层的损害因素,从理论上研究得出了适合于该地区的暂堵剂,通过室内实验证明了该类暂堵剂在轮古地区的适应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现场应用工艺技术,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油气层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屏蔽暂堵技术保护油气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钻井过程中,为了减少钻井液对油层造成的损害,在宋芳屯油田芳407区块选择了50口井采用屏蔽暂堵技术保护油气层钻井。储层孔喉尺寸特征是涉及屏蔽式暂堵技术成败的关键,只有采用粒级分布与储层孔喉尺寸相匹配的暂堵剂才能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因此通过取心井岩心室内实验研究,分析孔喉分布区间,确定油层保护重点对象。选择合适储层特征的暂堵剂,并对其屏蔽效果进行室内评价。完钻井后,通过加测表皮系数对其进行试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组合裂缝储层保护暂堵评价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常规岩心流动仪的技术改造,新组建了一种裂缝岩样应力敏感性及其暂堵评价实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组合裂缝岩样进行暂堵评价,形成一套裂缝储层保护广谱暂堵型工作液评价新技术,该技术同样可用于深探井广谱型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保护裂缝性储层的钻井完井液设计以裂缝的静态宽度为依据,极少关注由应力敏感性引发的裂缝动态宽度变化行为,导致暂堵材料粒径小于储层动态缝宽,无法有效控制漏失而严重损害储层。以泌阳凹陷深层典型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获取静态缝宽,并开展应力敏感实验,研究应力变化对静态缝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法模拟确定应力扰动下动态缝宽变化,进而优选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配方。实验表明,根据动态缝宽优选的屏蔽暂堵完井液封堵时间不超过5 min,返排恢复率达80%,滤饼承压能力达15 MPa,高质量滤饼可以快速封堵裂缝,有效预防井漏发生。钻井作业过程中储层保护试验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说明,强应力敏感裂缝性储层保护必须考虑动态缝宽参数,且暂堵粒子粒径上限应随着钻井完井液密度的增加而适度放大,才能覆盖最大动态缝宽范围。   相似文献   

11.
集成超低渗透与屏蔽暂堵优势的新型钻井完井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低渗透钻井完井液缺乏架桥的刚性粒子,形成的滤饼强度值低,在裂缝宽度大于50 μm时,滤饼强度不足5 MPa,且返排恢复率低,对裂缝性储层的保护具有一定局限性.选取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岩心,开展了集成超低渗透与屏蔽暂堵优势的钻井完井液保护裂缝性储层能力的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在3.5 MPa正压差下,该钻井完井液对500 μm以内不同宽度级别的裂缝均有很好的封堵效果,且滤饼强度均可承受15 MPa的压差,返排恢复率也有所提高,特别是酸洗后返排恢复率在80%以上.该钻井完井液充分利用超低渗透钻井液动态降滤失剂的降滤失性和较宽的封堵范围,并具有屏蔽暂堵技术的高强度、高返排恢复率的优点,拓展了利用固相颗粒保护裂缝性储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裂缝性储层保护技术与钻井完井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裂缝性储层保护技术与钻井完井液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论题包括裂缝性油气藏分类,应力敏感性评价、裂缝宽度预测、损害机理、暂堵机理、钻井完井液。指出许多问题有待探索:①应力敏感性和闭合滞后效应评价方法;②有效应力条件下裂缝宽度的实用性预测模型;③损害机理和保护机理;④保护裂缝性储层的切实可行的钻井完井液体系。参51。  相似文献   

13.
刘静  康毅力  刘大伟  游利军  高波 《钻采工艺》2006,29(2):97-98,101
孔隙型储层的屏蔽暂堵技术研究应用较成熟,而裂缝一孔隙型储层的研究不够深入,未充分考虑裂缝宽度及正压差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缝宽及压差条件下的屏蔽环暂堵效果。对川东北区改性后的钻井液进行评价,以碳酸盐岩为实验岩心,进行了裂缝宽度分别为10m、20m、50m的岩样的屏蔽暂堵实验及同一岩样在正压差为1MPa、2MPa、3MPa和4MPa的屏蔽暂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浆对裂缝宽度在10~50m的岩样暂堵和返排效果好,强度高,并且和该钻井液粒度峰值相匹配的裂缝宽度为50m左右的岩样,暂堵和返排效果最好。裂缝宽度在10m左右的岩样,合理的正压差为2MPa。  相似文献   

14.
大牛地气田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牛地气田为低孔低渗砂岩气藏,自产能力低,如不采取全面系统的油气层保护技术,完井后气层基本无自然产能,压裂改造后,单井产气量也普遍较低.通过对储层特征和钻井过程中造成地层伤害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针对大牛地气田的钻井液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屏暂暂堵技术、钾铵基钻井液、两性离子钻井液、聚醚多元醇钻井液、改性天然高分子钻井液等.保护气层钻井液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机械钻速和井身质量,减少了钻井液对气层的浸泡时间,解决了井壁失稳、气层伤害问题,提高了气产量.其中,屏蔽暂堵技术对于裂缝性气层具有较好的保护能力;钾铵基钻井液对基质渗透率损害非常小,适合于裂缝不发育的开发井施工,在裂缝发育的区块应结合屏蔽暂堵技术对气层进行全面的保护;聚醚多元醇和改性天然高分子钻井液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裂缝性油藏屏蔽暂堵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中的固相和液相沿裂缝侵入储层,造成储层渗透率损害。介绍了裂缝性油藏屏蔽暂堵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屏蔽暂堵方法对裂缝宽度为1mm的油藏是切实可行的,试验数据重复性好。对其它裂缝宽度油藏的屏蔽暂堵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裂缝漏失性碳酸盐岩气藏钻井完井损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油气藏一直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然而漏失造成的储层损害极大地阻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及时发现、准确评价和高效开发。以川东北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 对工区储层钻井完井液漏失储层损害模式进行了详尽探讨。工区碳酸盐岩储层多产层多压力系统、裂缝发育、高含硫化氢与二氧化碳,漏失时有发生,储层损害严重。漏失对储层的损害宏观上包括层内损害模式和层间损害模式,层内及层间损害模式可进一步细分为独立裂缝、裂缝网络、裂缝溶洞、溶洞裂缝复合等四种基本模式。针对储层地质特征及漏失损害模式,提出了屏蔽暂堵技术预防储层漏失和保护储层技术,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油气层保护技术的新发展(Ⅱ)--工程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除选用合适的钻井完井液体系外,采取相应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措施是发现和保护油气层、提高油气井产量及油气层采收率的重要途径。系统介绍了粘土稳定剂及储层稳定剂、暂堵技术、解堵技术、防垢及溶垢技术、缓冲溶液防止碱敏等保护油气层的关键工程技术措施的原理及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屏蔽暂堵技术保护油气层的原理、屏蔽暂堵颗粒的作用、屏蔽暂堵技术的优势以及通过实例运用分析屏蔽暂堵技术的现场使用效果,指出了屏蔽暂堵技术在油气层保护方面的重用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集岩,但是对其储层损害机理的认识及深入程度与碎屑岩的研究相比差距较大。笔者系统地介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损害机理及屏蔽暂堵和酸化技术等碳酸盐岩储层的保护措施,认为碳酸盐岩油气层损害机理主要包括流体敏感性、应力敏感和水相圈闭;采用屏蔽暂堵技术时,应注意确保固相颗粒大小与裂缝宽度相匹配,这样才能形成致密的屏蔽层,达到保护油气层的目的;酸化技术成本低、效果好,酸液对碳酸盐岩缓速作用越强,酸化效果就越好,乳化酸是较优的缓速酸。同时指出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用岩心流动实验方法优选飞仙关鲕滩储层暂堵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岷雪 《钻采工艺》2004,27(1):87-88
屏蔽暂堵技术是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应用屏蔽暂堵技术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暂堵剂。用岩心流动实验的方法,针对飞仙关鲕滩储层,从暂堵剂的堵塞性及酸化解堵性方面对暂堵剂优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暂堵剂岩心流动实验评价结果与粒子架桥原理相符性较好;粒径小于7μm的暂堵剂应用于渡口河飞仙关储层效果最佳EP—Ⅰ及CXB5—1、QHD32—6等暂堵剂的暂堵效果明显;现用几种暂堵剂暂堵后均能被酸化解堵,解堵后岩心渗透率可增大十几倍至上百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