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湖北大冶水南湾村是历经明清数百年保存下来的典型宗族血缘型传统村落,该村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村落空间格局和民居建筑装饰,本文运用艺术学、建筑学、民俗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在实测、文献与口述资料收集与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冶水南湾村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装饰的实勘与田野考察,重点对大冶水南湾村村落的构筑渊源与选址布局、宗族祠堂与居住建筑、民居建筑装饰特色予以剖析,以此对乡村振兴战略中鄂东南地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装饰特色与文化价值进行挖掘及理性的考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房山区水峪村进行调研和测绘,分析水峪村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原创性地分析其人口构成、聚落空间关系及建筑庭院。无论是对于村落资料整理收集还是古村落保护开发,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滨水村落被划入到景区内,越来越多的村落逐渐改造成为景区服务的民宿村。该文以深圳较场尾民宿村为例,探讨由城市边缘村落转变成景区内部的民宿村的改造路径与方法。针对村落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分别从功能更新及空间优化的角度提出发展策略,功能更新策略包括旅游服务功能更新、公共服务功能更新及旅游交通功能更新策略;空间优化策略包括整体空间优化、街巷空间优化、滨水空间优化及建筑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洲村是典型的岭南传统村落,能集中反映岭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风貌特色,其岭南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与空间肌理保存又较完整丰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洲村现存的传统建筑保护面临诸多问题。用法律手段对小洲村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与教育意义。该文结合相关法律,强调保护小洲村传统建筑的重要性,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可行性研究。从法律角度对小洲村进行建筑保护,提升了村落的文化内涵,也对整个城市的文脉延续及品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大化瑶族自治县弄立村的村落概况、村落格局、历史沿革与民居建筑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化瑶族自治县弄立村的主要特征,对研究大化瑶族自治县弄立村以及桂西村落特点、民俗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晋东南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古村内祠庙建筑种类繁多。文章以金代遗留的屯城村东岳庙为代表,试图以点触面,实现对晋东南其他传统村落内村庙建筑认知的触类旁通。文章首先简述东岳庙背景概况,并以碑刻史料和实物为依据,对屯城村东岳庙进行特征研究,总结了屯城村东岳庙在建造过程、历史沿革、选址原因和场所记忆等方面与村落之间存在历时性、共生性、统一性和复杂性的基本特征。由于村庙的修缮营建与村落演变中的人居环境建设、宗族结构演变、心理精神需求等有关,故而在一定范围内村庙的修建发展史可视为村落的变革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闽北建瓯的传统村落大都有着良好的人居环境,其中郑魏传统村落建村历史悠久,村落的空间形态布局在历史的发展中与复杂多变的山水地貌格局相互融合,从村落选址到建筑布局都蕴涵着其村落形态特征的精妙之处。通过对闽北建瓯郑魏村村落空间形态在其整体村落格局、内部空间秩序、建筑形式的特征研究,从宏观到微观视角探究其村落空间要素,解析郑魏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杨定海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09,27(3):224-228
该文从村落选址、布局、道路、建筑、植被等方面对海南石头古村落——荣堂村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分析了荣堂村的景观特点,为进一步的荣堂村古村落景观规划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水窑洼村的石窑洞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绘、问卷和建筑性能分析等方法,学习前人建造智慧的同时,整理发现石窑洞民居普遍存在的通风、采光、潮湿等问题,综合考虑当地石窑洞建造特点、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村民意愿以及改造成本等因素,提出节能改造策略,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2012年国家开始收录传统村落名单以来,传统村落的民居研究与保护更新设计逐渐步入大众视野。本文通过对梨园坝村进行实地调研与测绘,深入挖掘其村落文化与建筑内涵,结合川东北传统建筑案例,对梨园坝村民居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希望为今后国家传统村落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坐落于冀南邯郸涉县的固新村,是清障河孕育,太行山怀抱形成的环境良好的传统聚落。通过对固新村选址、人文背景、村落结构及传统民居建造的分析,探究该聚落在形态布局与乡土营建等方面的规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住宅更新改造的设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志勇  黄炜  林川 《工业建筑》2007,37(6):33-36
以村落更新改造为视角,结合乡村旅游开发的村落更新改造必须保持乡村特色。并以北京昌平区菩萨鹿村、河北迁西新立庄村的设计实践为例,通过构建新农村理念,从村域范围到各类设施等各方面逐层深入的措施来保持、强化村落的乡村特色,以及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提倡“有机更新”和社区参与的方式,从而促进村落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村镇体系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村镇体系与城镇体系相对应。若按城乡的概念划分 ,城镇体系属于城市范畴 ,村镇体系属于乡村范畴。城镇体系规划已有了成熟的经验和模式 ,而村镇体系规划仍属空白。是否有必要进行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是否应纳入城镇体系规划 ,仍是城乡建设系统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结合建设部在河北省迁安市的试点规划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冀东地区的农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向是建造绿色、节能农宅的新理念,主要研究方法是在冀东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宅,进行专门的实地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冀东地区农宅的建造规模、建造设施、农宅设计造型、能源利用这几个方面,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在学习和调查绿色农宅理念的主要技能和技术基础上,针对冀东地区农宅建造需要,提出合理的农宅设计技巧,主要从村镇选址方法、节地技术、建筑院落设计、平面布局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为冀东地区和我国其他农宅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华领  莫鑫  杨辉 《规划师》2004,20(12):80-83
河北省井陉县石头村保护面临着困境。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采取政府主导、专家规划的做法,遵循可持续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小规模开发、区域联合开发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村落形态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吴淞楠 《世界建筑》2010,(1):118-121
本文以"规整形态"的山西梁村和"有机形态"的河北英谈两个古村落为案例,通过对其在选址、轴线、尺度与视域角度4个方面控制的量化研究,探讨了这些因素在村落规划设计与建设上遵循的基本准则。笔者认为,这种准则与我国古代城邑与园林的规划设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设计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武安市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为例,分析了地形地貌特点和资源条件对村庄规模、村庄密度、农村经济和村庄空间布局形态的影响,针对不同地貌类型和区位条件,提出不同的村庄迁并标准、布局调整重点和分类指导方案,探讨了丘陵、山地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丰镇市闫家村金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处在华北陆块北缘大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隶属晋冀蒙EW-NEE向高级变质岩区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通过分析闫家村金矿地质特征,对其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以及成矿远景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具有寻找与酸性岩浆岩侵入活动有关的斑岩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型金银铜钼多金属矿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9.
“点草架”或“定侧样”是《梓人传》《营造法式》 等文献中提及的一种特殊的工匠做法,目前所知实物遗存仅有中华民国初期绘制在青海贵德万寿观山门的六幅画样。 2020 年 8 月,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一行在河北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榆林村威远台内,发现了一幅明代中期绘制的玉皇阁“点草架”画样。本文概括介绍了图样发现的经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调研成果,重点对图像信息进行了识别和分析,初步判定其为明代中期建设威远台台顶的玉皇阁时由工匠绘制,这是目前可见“点草架”或“定侧样”的最早实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以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村庄特色塑造为核心,论述村庄特色的内涵,并以滨海渔村为例讨论在转型发展中的村庄特色保护与塑造。笔者认为村庄特色的保护不仅停留在遗存本身,还应该深入分析村庄的转型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对村庄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认为就村庄特色而言,包含自然特色遗存与文化特色遗存两方面,保护并塑造村庄特色对于面临转型的滨海渔村发展极为重要,在规划建设中应在发展定位、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建设指引以及支撑体系等方面保护村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