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溶剂萃取法从低含量金浸出液中提取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万艮  罗春艳 《黄金》1995,16(1):35-37
本文研究了用二丁基卡必醇对盐酸体系中低含量金、高含量铁的萃取分离。在适当条件下,采用逆流萃取、划酸反萃的方法,得到海锦金的直收率为82.4%,金的含量达99.97%;并用饱和容量法、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二丁基卡必醇对盐酸体系中金的萃取机理和萃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2.
自1971年加拿大国际镍公司阿克统精炼厂用二丁基卡必醇溶剂萃取法从贵金属精矿溶液中提取金的新工艺问世后,溶剂萃取法用于提取和分离金的研究相当活跃.1974年我国引进并生产了一种名为碳酸丙烯酯的有机溶剂,它向以脱碳能力强而著称,能用于天然气和合成气中脱除CO_2.由于价  相似文献   

3.
从高酸低浓度尾液中萃取金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二丁基卡必醇(DBC)从含金约20 mg/L的HCl-HAuCl4溶液中萃取金的方法。通过分析有机相组成、萃取时间、温度、相比对萃取金的影响,获得萃取金的基本规律,实际生产含金19 mg/L的料液,萃取回收率为97.01%。试验结果显示DBC能有效萃取低浓度金。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黄金冶炼厂高纯金生产效率低、金积压严重、作业环境差等问题,提出利用氯酸钠分金+离心萃取工艺制备高纯金。主要考察了相比、离心转速、萃取级数及洗涤级数等因素对金萃取率的影响,以及离心萃取制备高纯金工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金质量分数为95.31%的粗金,经氯酸钠分金获得金质量浓度为16.79 g/L的含金贵液,采用二丁基卡必醇进行离心萃取,在萃取相比1∶1.5,转速3 000 r/min,四级萃取、四级洗涤的条件下,金萃取率可达到99%以上,高纯金合格率达到94%。  相似文献   

5.
<正> 二丁基卡必醇[双(2-乙氧乙基)醚(C_2H_5OCH_2CH_2)_2O],已应用于工业规模提取纯金。但它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0.3%),加上机械损失等,提金过程总损失约为4%。为考察烷氧基碳数对卡必醇类萃取剂萃取效果的影响,我们试验了双(2-辛氧乙基)醚萃取盐酸介质中的金(Ⅲ),得出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6.
某黄金冶炼渣经过高温氯化焙烧处理,金以氯化物的形式挥发到烟尘中,后续被冷却塔喷淋收集,获得金含量1.21mg/L的酸性淋洗液。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回收酸液中的金,研究了萃取剂种类、萃取剂浓度、相比、温度、时间对金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90%的二丁基卡必醇为萃取剂,在常温、相比O/A=1/4、1 600r/min振荡10min后金的萃取率可达到99.01%,再用草酸进行反萃可制得海绵金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定矿石中微量银的新方法,在1.5mol/L的盐酸介质中,有碘化钾存在时(0.2%),银被二丁基卡必醇定量萃取,可在有机相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银。  相似文献   

8.
金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已越来越多的使用萃取法,作者为此曾作过介绍.世界上第一套用溶剂萃取法生产金的装置是1971年在加拿大国际镍公司阿克统精炼厂用二丁基卡必醇于600升反应器中实现的.嗣后,我国复旦大学和上海冶炼厂、厦门大学和邵武钢冶炼厂,以及贵金属研究所等均相继做过溶剂萃取提金的试验,但未能实现工业规模的应用.1980年9月在比利时列日大学举行的有39个国家参加的第四次国际溶剂萃取会议以及近年的文献上,有关金的萃取分离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石油工业的进步和催化剂研制工作的成就,为金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9.
根据几年来金川公司冶炼厂贵金属车间应用DBC萃取法提金的生产情况,对该工艺的萃金性能、生产实践和优缺点进行了较详尽的综述。对于该萃取工艺在同类型原料的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坚 《黄金》1997,18(2):38-42
论三台山金矿提金工艺王坚(长沙矿山研究院)1引言三台山金矿矿石为石英脉型中硫含砷金矿石,原采用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液电解提金工艺。该工艺不够完善,对浮选富集的能给金的浸出和电解带来困难的有害元素和化合物未采取有效措施,金的回收率低。后改用全泥氰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新的萃金体系即:磷酸作介质、铋试剂Ⅱ络合、氯仿萃取分离富集金,确定了萃取的最佳条件。该法能实现金与大量的铁、铅、砷等的分离;还确定了反应类型和反应产物的组成,并从实验得到反应的本质是形成了硫—金键。  相似文献   

12.
黄宗耀 《云南冶金》2014,43(4):32-38
金电解是传统的铜铅阳极泥火法处理工艺中金精炼提纯的关键工序.该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金直收率低、金属占用量大、资金积压严重等弊端.采用氯化浸出-萃取提金的方法取代金电解工艺,可缩短金的生产周期,减少金属占用,加快资金周转.采用选择性极佳的二异辛基硫醚(S219)作为金的萃取剂,并添加2#添加剂,抑制钯的萃取动力学速率,控制适当的平衡时间,使金钯实现分离,满意地从银电解阳极泥中提取金,金粉质量稳定达到国家标准Au-1的指标要求.金的生产周期大为缩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优于传统工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祥云飞龙公司采用萃取方法从银电解阳极泥中提取黄金的生产实践。当金氯酸溶液酸度控制在2.0mol/L时,萃余液含金可控制在5 mg/L以下。该工艺操作简单,投资费用低,金回收率在99%以上,产品质量优异,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新型的醚类有机相GA108为萃取剂,从废旧CPU中萃取金的过程;辅助一些热力学计算,考察分析了萃取时间t、相比O/A、母液氢离子浓度CH+、金离子浓度CAu3+、萃取温度T、萃取级数等萃取条件对GA108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A108萃取性能优良,具有快速、高效的萃取特点,3 min即可达到萃取平衡;相比和氢离子浓度分别在O/A=1∶3~1∶2,CH+=0.5~1.5 mol·L-1区间时,萃取性能恶化,应尽量避免该区间;萃取金离子浓度在700~1200 mg·L-1范围内萃取效果最好,实验结果说明,该萃取剂GA108适合高品位金的萃取;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ΔH=-17.11 kJ·mol-1<0),萃取过程宜在室温下进行;随萃取级数增加,萃取率增大。其最佳萃取条件为:T=25℃,t=3 min,CH+=4 mol·L-1,CAu3+=700~1200 mg·L-1,O/A=2∶1,二级萃取,在此萃取条件下,金萃取率可达到99.7%以上。  相似文献   

15.
李卫锋  刘玉兰  翟爱平 《黄金》2002,23(6):36-38
阐述了湿法处理铝阳极泥工艺过程,指出了采用氯化-萃取工艺回收金的生产过程中影响金锭质量的因素,介绍了提高金锭品位,生产国标Au-I的工艺改进措施及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金的应用日益增多,对其纯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开发提纯金的工艺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与必和必拓公司长期合作,将必和必拓公司生产的金布巴粉矿在其2×265 m2烧结机上进行了工业生产实践。其结果表明,烧结配加30%金布巴粉,通过采取低碳厚料烧结技术、调整水分控制标准、适当压料等措施,烧结矿各项成分、转鼓指数及冶金性能均能满足该公司生产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技术从原生资源中回收金的方法已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目前,从这些资源中回收金的其他方法已引起注意。最近,通过精心制订的炭吸附和锌置换工艺,从稀释的碱性氰化液中回收金的方法已经完成,溶液萃取作为一种回收金的方案已引起关注。从电子工业废料和氰化电镀废液之类次生资源回收金是一门重要工艺。在工业上通常会碰到多种载金氰化液,包括浸出液,活性炭的洗出液和电镀废液,含金浓度为1~2000PPm。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可以采用金的溶液萃取法,从这些碱性氰化液中回收金。此时,金以碱性阳离子—金氰化物离子对出现。烷基磷脂,诸如三—n—J基磷酸盐(TBP)和双—n—J基n—J基磷酸(DBBP),已用于酸性溶液中进行溶液萃取。TBP和DBBP二者对金的溶液萃取是有效的,并显示出较高的荷载能力。人们还注意到,这些萃取剂不仅有相当高的载金能力,而且有良好的选择特性。当反应不取决于PH值时,用酸或碱来脱除加入的有机萃取剂似乎是不可行的。因此,直接电解有机溶液以回收金,而省去传统的脱除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从铜电解阳极泥中提取金、银萃取工艺 .本发明所属领域为贵金属提取 .铜阳极泥是获取金、银的重要原料 ,目前不论是火法还是水法处理流程所得金、银产品 ,大多需要用电解法精炼 ,限制了金、银收率的提高 .本发明提出了用二 ( 2 -乙基己基 )硫醚萃取金、银的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流程 ,可革除电解工序 ,简化流程 ,提高收率 .本发明适用从各种铜、铅阳极泥以及含金银的物料中提取金、银 .流程包括如下主要工序 :预处理 ,硝酸浸银 ,萃取提银 ,硝酸不溶渣用王水浸金 ,萃取提金从铜电解阳极泥中提取金银的萃取工艺@华亭亭$清华大学 @席德立$清华…  相似文献   

20.
某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金品位5.08 g/t,金矿物以包裹金为主,且粒度分布不均匀。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重选、浮选、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工艺,金回收指标不理想;采用重选—重选尾矿浮选工艺,金综合回收率为86.45%;对重选—重选尾矿浮选得到的尾矿进行氰化浸出,金综合回收率可提高至94.55%;采用联合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是可行的,可获得较好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