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矿区内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Au、Ag、Cu、Pb、Zn、As、Sb、Bi、W、Mo、Sn共11项元素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共圈定80个单元素异常(Au元素异常7处)和5个综合异常区,异常全部分布在塔斯阔腊岩体内,金元素异常与硅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关系密切。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圈定了找矿靶区,确定了矿区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科尔巴依—野马井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中,对一些成矿元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根据元素的浓集系数(K1)的大小可以将调查区各元素的富集变化序列排序为:Au、Ni、Cr、As、Sb、Mo、Co、Bi、W、Ag、Cu、Pb、Zn、Sn。科尔巴依—野马井地区的地质背景和蚀变矿化特征与西准噶尔区域特征很相似;元素的浓集系数(K1)值中,Au、As、Sb等元素组合与已知调查区金矿化蚀变基本一致,Ni、Cr等元素则反映了本区分布的超基性岩成矿的特征。根据科尔巴依—野马井地区1∶5万化探异常下限圈定单元素异常2073个。经综合研究,共圈定各类综合异常69处。其中,以Au、As为主的综合异常26处,以Cu、Zn为主的综合异常26处,以Mo为主的综合异常3处。  相似文献   

3.
繁昌县小紫山地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区内铜多金属矿处于安徽沿江成矿带中段,繁昌成矿区东南缘。结合该区1∶5 000地质测量、1∶5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对Cu、Pb、Zn、Mo、As、Sb、Bi、Au等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如下分析:首先运用迭代法计算出了测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并圈定了区内单元素的异常范围;然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厘定了区内成矿元素组合,圈定了3处综合异常带作为找矿靶区,即位于测区东北端以Cu、Pb、Zn、Mo为主的Ⅰ#综合异常带和以Cu、Pb、Zn、As、Sb、Bi为主的Ⅱ#综合异常带以及位于测区中部以Cu、Pb、Zn、Mo为主的Ⅲ#综合异常带。研究表明:区内Cu、Pb、Zn、Mo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套合程度高,主要沿NE向呈带状展布,异常强度东高西低,与区内构造蚀变带和地表矿化体对应较好,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了丰富完整的地球化学找矿信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区内成矿物质来源条件、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类比邻近同类型铜多金属矿床,认为区内形成中—低温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安徽驼背坑地区位于石台—青阳成矿区南段。在该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异常较好的地段进行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分析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圈定了Au异常6处,W异常4处,Mo异常6处,Bi异常5处、Sb异常8处、Ag异常11处,据此在驼背坑以北一带进一步圈定了以W、Mo、Au、Bi为主的组合异常带。经分析认为,该异常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西阳山组,有多处花岗斑岩岩脉出露,推测异常与斑岩成矿有关,为寻找钨钼(金)异常的重要成矿区。针对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套合较好的地段开展了岩石剖面测量和槽探工程,验证异常的矿质来源,分析表明:(1)W、Mo、Au、As、Bi、Cu、Pb、Zn原生晕异常和次生晕异常在空间上与区内地层分布一致;(2)原生晕异常自脉岩至围岩总体呈低温至高温的分带特征,斑岩岩脉为W、Mo(Au)成矿提供了热液动力和物质来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1)区内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较明显,经异常验证,发现W-Mo矿化体,但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强度和规模有一定的出入;(2)石台地区位于下扬子地层分区与江南地层分区的过渡带,岩浆活动频繁,该区中酸性—酸性侵入岩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东庄地区属于低缓丘陵地带、第四系覆盖严重、厚度较大等问题,提出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行金矿勘查工作。通过对测区的Au、Ag、Cu、Pb、Zn、W、Mo、Bi、As、Sb、Hg、Sn等12种元素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数据处理,共圈定单元素异常231处。对AP3异常和AP6异常两个典型异常进行了分析解译和工程验证,显示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南东庄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间接反映了元素矿化富集及空间变化的规律,弄清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规律,可为下步地质找矿提供有用的找矿信息。本次通过对工作区内开展1/2.5万土壤测量,发现测区以Mo、Rb、Cu、Pb、Zn等元素异常为主,而W、Sn等高温元素和Au、Ag等低元素则表现出较高的背景值,并将异常划分了4个综合异常区,最终结合矿区的地质背景,对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异常特征显示:目前已圈定的元素组合不仅表现了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了某些矿床的类型、成矿期,甚至成矿温度的分带特征。区内W、Sn、Mo、Rb、Bi等高温元素主要分布在晚侏罗世花岗岩和次火山岩中或接触带附近,Cu、Pb、Zn、Ag、Au等中低温元素分布在岩体的外接触带上震旦统楼子坝组(Z2lz)地层中,并明显受构造控制。通过地质工作,在AP1综合异常区贵人峰一带发现一中型钼矿,同时,在AP2、AP3综合异常区高南畲一带也发现了铜铅锌、钼矿点。综合异常与矿床(点)吻合,证实了化探在该区找矿是相当有效的。因此,进一步对区内的异常进行查证,有望实现找矿突破或扩大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呼伦贝尔市大门德力林场一带找矿依据,在该区开展了1∶5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采集的8 740件土壤样品首先进行了元素相关特征参数统计分析;然后根据不同地质背景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地质子区,并对各子区内的土壤样品分别开展元素相关特征参数统计;最后根据单元素特征圈定了单元素异常及组合异常。结果表明:(1)研究区为Cu、Pb、Zn、Mo、Bi、W等金属的重要成矿区域,上侏罗统玛尼吐组、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为Mo、Sb的重要成矿单元,古元古界兴华渡口岩群为Pb、Cu、Bi、Mo的重要成矿单元,晚石炭世及晚侏罗世侵入岩为Pb、Bi的重要成矿单元;(2)Cu、Pb、Zn、Mo、Sb、W、Bi在各地质单元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是研究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相应的地质单元则为该元素的成矿有利找矿靶区;(3)研究区内圈定的14种1∶50 000土壤单元素异常分别为Au 19处、Ag 31处、Cu 35处、Pb 29处、Zn 19处、W 20处、Sn 27处、Mo 24处、As25处、Sb 23处、Bi 25处、Hg 26处、Co 16处、Ni 20处;(4)对研究区内圈定的各单元素异常按套合程度确定为组合异常,共圈定了1∶50 000土壤组合异常30处,其中,位于大门德力林场东北部的Ht-6组合异常由Sb、Bi、As、Ag、Cu、Pb、Mo、Sn、W等单元素异常组成,为研究区内钼矿最有利的找矿靶区。上述分析对于该区进一步开展多金属矿找矿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稀有、稀土金属成含矿蚀变带,成矿条件良好。区域内地球化学背景以Ag、Au、Pb、Zn为主,研究区内1∶〖KG-*2〗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表现为强富集状态,通过开展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查证,圈出GA14、GA15、GA18号3处Ag、Au(Pb、Zn)综合异常。其中GA15、GA18号综合异常为矿致异常,共圈出5条近南北向含矿化蚀变带,矿化带长220~1 500 m,宽30~180 m,控制斜深160~320 m。圈定31条银多金属矿体,18条矿化体,矿体长68~150 m,厚0.65~5.69 m,控制斜深40~125 m,Au品位0.86~3.19 g/t,Ag品位45.3~2 300.0 g/t,Pb品位0.30%~3.52%,Zn品位0.53%~2.12%,Cu品位0.21%~1.30%。综合分析,研究区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是寻找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银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
钦杭成矿带是我国东部一条极其重要的以钨、钼、铜、锡、铁为主的成矿带,安徽省泾县潘村地区属于该成矿带内。在潘村地区主要开展了地质填图和1∶1万土壤化探测量:初步查明区内构造、地层、岩浆岩分布及岩石学特征;圈定找矿靶区,化探异常划分出北部(Au、Ag)、中部(Au、Ag、Pb、Zn)、南部(Cu、Mo、Pb、Zn)三个异常靶区;在靶区内进行钻探验证,发现了矿(化)体;初步划分出蚀变带的垂向分带:浅部泥化带→中深部的绿泥石化带→深部的硅化、钾化、云英岩化带,矿化现象在浅部以金、银矿化为主,随着岩石蚀变的变化,矿化有铜、锌、铅、钼,云英岩化阶段,以铜钼矿化为主。对其赋存的地质特征进行客观研究与分析评价,提出在安徽省泾县潘村一带同样也具有钼多金属矿良好的成矿与找矿前景,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粒七湾钨矿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异常二级查证,证实了该矿床地球化学异常以W、Mo、Cu、Bi为主,伴有Zn、Ag、Pb异常,异常形态规整,与出露岩体基本吻合,浓集中心明显;矿化伴随硅化、钾化、绢云母化、云英岩化蚀变出现,且随蚀变的增强而增强,尤与硅化的强弱成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峪耳崖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矿区基底地层为太古界迁西群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矿体受NNE—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花岗岩。在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利用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采取传统统计法和累计频率法圈定了金矿12个元素的异常范围;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出了Sb Hg Pb As元素组合、Au Ag Bi元素组合、Zn Cu Sn元素组合和W Mo元素组合;再对因子得分进行趋势面分析,较为有效地突出了深层次的找矿信息,更准确地圈出成矿靶区。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Au Ag Bi元素组合和Sb Hg Pb As元素组合为研究区最佳地球化学标志元素组合,下一步地质工作重点应放在矿区中矿带矿体深部及其南部异常高值区,同时布置少量工程在北矿带,以追索与唐杖子金矿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对于西藏地堡那木岗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表明,该地区存在Cu、Au、Ag、Pb、Mo单元素异常和Cu-Pb-Mo综合异常。推断测区北东位置存在NW-SE走向的断裂,南东位置第四系和曲色组地层中富含隐伏的岩浆岩体,矿体遭受较深剥蚀,是典型的Cu—Au—Mo矿化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芦椒山地区内,地处江南隆起带北侧的石台—泾县褶皱带内、青阳—泾县成矿带的铜山—子孙堂矿带。该区所处成矿区带位置有利,周边铁、铜、铅、锌、钼、金等矿点众多,圈定的Cu、Pb、Zn、Ag、Mo异常套合较好,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找矿前提。基于研究区相关地质普查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研究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就找矿潜力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1)区内矿体主要受控于NE向断裂构造,赋矿部位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为含矿热液提供了容矿空间;(2)研究区志留系唐家坞组砂岩中的构造裂隙为铜、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层位,区内岩石孔隙度大、可透性好,可形成有利于矿液运移的剥离破碎空间,有利于集中成矿;(3)研究区岩石矿化蚀变较强,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分布较普遍且与金属矿化关系密切,是区内重要的直接找矿标;(4)1∶10 000土壤测量工作圈出的以Cu、Pb、Ag、W为主的4个重点多金属综合异常区(编号分别为AP_1~#、AP_2~#、AP_3~#、AP_4~#)中,元素异常浓集区域与岩体出露部位关系较密切,找矿潜力较大。上述分析进一步表明,该区具有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低温热液裂隙充填硫化型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锡铁山北西铅锌矿区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古生代裂谷带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中,成矿和改造的地质过程与柴达木地块周边地质演化有密切关系。全区地层(Pt1dk-O3tn-D-C)总体富集Cu、Pb、Zn、Ag、Au、As、Sn、Bi、Mn,反映该区是一个Cu、Pb、Zn、Ag、Au高背景区。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显示出本区Au、Ba元素贫化,As、Hg强富集,Cu、Ag富集,为高背景区。Zn、Pb、Mn、Sb略富集,Pb、As元素变化数系大,Ba、Sb、Ag变化较大,存在较强分异性,矿化活动较强烈。元素组合异常自北东依次可划分为六个组合异常,显示出该区紧邻锡铁山主矿区较好的找矿前景,远离主矿带的西部区域,成矿环境和异常显示较弱。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青海省西藏大沟南金矿区进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区内Au、As、Sb、Cu、Pb、Zn等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含量及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圈定了以Au为主的综合异常4处(ZY_1#、ZY_2~#、ZY_3~#、ZY_4~#),并对该类异常进行了槽探和钻孔等工程验证。结果显示:1区内Au、As、Sb含量高、分布范围较广、变化系数较大,易参与次生富集成晕作用形成地球化学异常;2主成矿元素Au与As、Sb、Cu伴生作用明显,可作为该区金矿找矿的重要指示元素;3经验证明,3个异常区(ZY_1#、ZY_2~#、ZY_3~#)内共发现了破碎蚀变带12条,圈定金矿化带4条,金矿体25个,证实上述3个异常为矿致异常。上述分析表明: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可客观有效地反映测区地球化学场特征,找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紫金县布心矿区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圈定了主要成矿元素Ag、Pb、Zn、Sn、Sb等的地球化学异常,着重分析异常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规律和圈定元素组合异常,同时与已知矿化蚀带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为矿区的下步找矿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区内Sn、Pb、Zn是主要成矿元素,Ag、Sb是主要指示元素,Ag、Pb、Zn、Sn、Sb等元素异常具多重叠产出、成带分布、突显综合异常特征。本次圈定了As-Ag-Pb-Sb-Sn综合异常带(AP1)、Ag-Pb-Sb-Zn-Sn综合异常带(AP2)和Ag-As-Sn综合异常带(AP3)3个综合异常带,其中AP1和AP2分别与区内已发现的Ⅰ和Ⅱ两条硅化黄铁矿化带相吻合,并在Ⅰ号硅化黄铁矿化带中圈出了V1和V2两条铅锌锡矿体,找矿效果明显。因此,加强对该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研究分析,对下步找矿突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慧  张伟  ' target='_blank'> 《中州煤炭》2023,(4):166-173,181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扬子板块西南缘,属三江成矿带。区内构造发育,显示出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是我国重要的Au、Ag、Cu、Pb、Zn、Mo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目前该区由于缺少找矿方向,导致区内找矿工作一直未有重大进展,制约了下一步探矿工程的部署。基于此,通过对研究区开展激电中梯地球物理及土壤地球化学等相关研究,结合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控矿特征,对矿区进行综合找矿前景的分析研究,指明矿区找矿方向。激电中梯地球物理特征结果显示,矿化异常多表现为低电阻率与高视极化率的球物理异常特征,因此低电阻率与高极化率的异常特征可作为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研究发现,Au、Ag、Cu、Pb、Zn、Mo等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因而这些元素可作为矿化的指示元素。此次研究在矿区范围内共圈定了3个成矿预测区和3个远景预测区,为矿床的勘探和开采等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几内亚基西杜古省迪拉卡拉金矿大地构造位于西非克拉通南段,太古宇地层和岩浆岩广泛分布,变质作用以中部的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构造主要为北北西向韧性剪切构造。通过迪拉卡拉1∶5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迪拉卡拉1-乙3Au、Sb、As、Pb综合异常,迪拉卡拉2-乙3Au、W、Pb、As、Ag、Cu综合异常和迪拉卡拉3-乙1Au、W、As、Sb、Hg、Zn、Pb综合异常。结合区域地质、矿物地质等特征,认为2-乙3Au、W、Pb、As、Ag、Cu综合异常条件最好,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位于亚贵拉-龙玛拉断拗铜铅锌多金属矿带内,通过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掌握了本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圈定了2处Cu、Pb、Zn、Ag综合异常区;进一步使用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行异常查证,圈定了4处Cu、Pb、Zn、Ag综合异常区;结合地质特征研究A1、A2及A4与矽卡岩带关系密切,主攻矿种为铅锌多金属。后期经钻探、剥土验证效果良好,共发现7处铅锌多金属矿体,为同类地区地球化学测量起到类比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彭强  张峰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8):140-145
当顺地区属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之青海南山冒地槽带,通过对矿区实施化探测量,圈定了Au、As、Sb、Mo、Cu、Pb、Zn等元素异常区,并探讨各元素化探异常特征;通过元素组合异常特征评价发现Cu-Pb-Zn-Mo元素组合异常套合性较差,而Au-As-Sb元素组合异常套合性较好,并圈定2处综合异常区。化探测量结果的综合研究确定了找矿靶区并指出了矿区具Au、Cu、Mo矿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