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7,33(14):57-57
问:涤纶复丝针织物染整与普通涤纶有何区别? 答:涤纶(PET)丝的细度通常用d/f表示。如普通涤纶丝一般是100d/72f,其72根单丝的每根细度为1.39d(0.15 tex);而涤纶复丝,同样是100d,其单丝超过100根,如目前较常见的品种为100d/120f,这120根单丝每根细度约为0.83d(0.09rex)。目前,利用涤纶复丝加工而成的针织物有厚型和薄型两种,  相似文献   

2.
朱善长 《印染》2007,33(14):57
答:涤纶(PET)丝的细度通常用d/f表示.如普通涤纶丝一般是100 d/72 f,其72根单丝的每根细度为1.39 d(0.15 tex);而涤纶复丝,同样是100 d,其单丝超过100根,如目前较常见的品种为100 d/120 f,这120根单丝每根细度约为0.83 d(0.09 tex).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磷酸锆载银涤纶长丝纬编针织物的性能,文章采用8.33 tex/72 f(75 D/72 f)磷酸锆载银涤纶长丝及14.80 tex精梳棉纱进行添纱平纹针织物的编织。参照国家标准对针织物的胀破强度、透湿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磷酸锆载银涤纶长丝在添纱平纹针织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抗菌涤纶长丝作为地纱、棉纱作为面纱的添纱平纹针织物,其透湿性能远高于普通的涤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两个菌种的抗菌率可以达到99.00%。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针织物嵌织不同比例的镀银长丝,分析镀银长丝含量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指出,当织物达到抗静电要求时,银纤维含量越低越好。在此基础上,以11.1 tex/144 f DTY涤纶复丝和11.1 tex/34 f的X-static镀银长丝为编链纱,8.3 tex/36 f DTY涤纶复丝为衬纬纱,16.7 tex/288 f DTY涤纶复丝和11.1 tex/34 f的X-static镀银长丝为毛绒纱,在GE288型双针床经编机上开发抗静电珊瑚绒毛毯面料,介绍了其编织、剖绒、预定形、上柔、起毛、梳剪摇粒等工序的工艺及注意事项,最后对成品进行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产品经2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效果依然极佳,具有耐久性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针织物嵌织不同比例的镀银长丝,分析镀银长丝含量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指出,当织物达到抗静电要求时,银纤维含量越低越好。在此基础上,以11.1 tex/144 f DTY涤纶复丝和11.1 tex/34 f的X-static镀银长丝为编链纱,8.3 tex/36 f DTY涤纶复丝为衬纬纱,16.7 tex/288 f DTY涤纶复丝和11.1 tex/34 f的X-static镀银长丝为毛绒纱,在GE288型双针床经编机上开发抗静电珊瑚绒毛毯面料,介绍了其编织、剖绒、预定形、上柔、起毛、梳剪摇粒等工序的工艺及注意事项,最后对成品进行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产品经2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效果依然极佳,具有耐久性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6.
总结一款涤纶长丝弹力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要点。经纱选用5.5tex/72FDTY涤纶低弹丝;纬纱选两种,甲纬为5.5tex/36F涤纶高弹丝,乙纬为8.3tex/36FFDY涤纶长丝;介绍了织物的设计思路;对络丝、整经、织造等工艺的生产要点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成品经密820根/10cm,纬密770根/10cm。认为:开发的织物适宜于做休闲运动面料。  相似文献   

7.
竹炭改性涤纶及其针织物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3tex/72f竹炭涤纶长丝编织的单面布和20.8tex竹炭涤纶与羊毛(30/70)混纺纱线编织的罗纹布为测试试样,分析讨论了远红外发射、负离子发射、紫外线屏蔽、抗菌、吸附、导湿、透气等性能指标,说明了竹炭改性涤纶及其针织物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8.
复丝,就其性质来说不同于混纺纤维(普通叫混纺纱),它们是由12~100根“无限长”的长丝组成的。这些长丝具有很低的拈度,大致在0.1~0.2拈/厘米,普通将这种低拈度的复丝就简称为无拈丝。为有利于织造和降低成本,需要对无拈丝进行上浆。经一年多来的生产实践,认为1/68D(西德产)无拈涤纶复丝可以用 K144三锡林浆丝机进行上浆。由于合成纤维大多是疏水性的,因此需要一种浆膜强韧、水溶性好、渗透性好的浆料。丙烯酸是一种用于涤纶上浆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33.3 tex/144 f(300 D/144 f)DTY有光涤纶丝为面纱、11.1 tex/48 f(100 D/48 f)长丝为地纱开发超细涤纶拉舍尔压花、刺绣双面毛毯。介绍了原料选择、设备参数、前处理、印花、后整理以及压花刺绣等工艺,并详细阐述了各工艺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与传统涤纶毛毯相比,该产品手感柔软、滑糯、色彩鲜艳、尺寸稳定性好,且长时间放置无异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0.
选用线密度为9.72 tex(60~S)的优可丝~?安泰贝~?抗菌黏胶、优可丝~?BVR黏胶(85∶15)混纺纱,与涤纶5.56 tex/72 f(50 D/72 f)半光加工丝、涤纶3.33 tex/24 f(30 D/24 f)半光加工丝、2.22 tex(20 D)氨纶进行交织,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三明治卫衣针织面料。阐述该卫衣面料所用原料规格、组织结构、织造工艺等,以及预定形、染色、定形等染整工艺,并对面料基本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针织面料具有良好吸湿、抗菌、抗起球、抗钩丝等服用性能,面料整体厚实、柔软、舒适、亲肤,立体挺括感强,适合做修身款卫衣。  相似文献   

11.
谢沁  江春 《国际纺织导报》2013,41(3):39-40,42
竹炭/铜基抗菌细旦长丝具优良的抗菌、除臭等功能。选用8.33tex/72f竹炭/铜基抗菌细旦长丝和8.33tex/24f常规涤纶长丝,分别制备了纬平针织物和双罗纹织物,测试并比较了其服用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竹炭/铜基抗菌细旦长丝的断裂强力和针织物顶破强力较常规涤纶长丝和针织物低,但其延伸性较好,且竹炭/铜基抗菌细旦长丝针织物具有更好的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抗折皱性和芯吸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8.3 tex/36 f、16.7 tex/36 f、22.2 tex/35 f半光扁平涤纶FDY长丝为面纱,5.6 tex/24 f、11.1tex/48 f涤纶FDY长丝为底纱,开发了一种涤纶经编绒织物。详细介绍了织造、预定形、染色、拔染印花工艺,在改性剂的作用下利用氯化亚锡锡对涤纶经编绒拔染进行拔染印花。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涤纶经编绒印花织物布面清爽,色光纯真,花型轮廓清晰、深浅过渡自然,手感柔滑丰满、富有弹性,极大地丰富了涤纶经编绒面料品种,引领了市场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8.3 tex/36 f(75 D/36 f)半光扁平涤纶FDY长丝为面纱、5.6 tex/24 f(50 D/24 f)涤纶FDY长丝为地纱开发了一种涤纶经编织物,并对织物进行了起绒加工,之后根据涤纶纤维的化学特性,对染色剪烫后涤纶经编织物进行烂花印花处理。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涤纶经编短毛绒烂花织物的印花图案轮廓清晰、深浅过渡自然、色泽艳丽,手感柔滑丰满、有弹性。  相似文献   

14.
PTT混纤针织物风格的主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级评定法对PTT短纤、长丝、PTT/PET的复合丝与常规纤维混纺交织研制的31种针织面料进行了主观评价打分,然后对这些试样的评价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锦纶长丝与PTT长丝交织成的长丝针织物中使用0.11 tex的锦纶能够改善织物的手感;在PTT/PET并列复合丝与细旦涤纶交织制成的针织物中使用0.22~0.33 tex的并列复合丝虽然可提高弹性,但会降低手感,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将其他手感优良的纤维覆盖在织物表面;加入适当细度及含量的涤纶纤维可降低织物成本,提高产品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涤纶复丝能用来织造一种与短纤维纱织物有相同手感和外观的织物。它的截面积呈圆形,为半透明状,细度为330/74分特和167/66分特及110/44分特。  相似文献   

16.
采用11.7 tex/36 f涤纶海岛丝和4.4 tex/24 f高收缩涤纶丝与6.7 tex/48 f高收缩涤纶丝交织,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新型双面格子麂皮绒。详细介绍原料选择,以及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面料参数等编织工艺,分析织造工艺、预缩开纤、预定形、磨绒、染色工艺等关键技术。总结出开发凹凸提花效应双面格子麂皮绒在织物结构、花型设计、纱线选择、磨绒工艺、上染速度等方面的具体参数要求,为采用纬编方法开发新型麂皮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保暖涤纶割圈绒织物的服用性能,以保暖涤纶与吸湿快干型超细涤纶丝进行交织,开发出轻柔舒适的保暖涤纶割圈绒针织物。通过试验测试了保暖涤纶割圈绒织物和普通纯涤纶产品的透气量、芯吸高度、保温率、传热系数、克罗值等热湿舒适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保暖涤纶纬编割圈绒织物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其透湿性能、导湿性能以及保温性能均优于普通吸湿快干型涤纶产品,服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福建轻纺》2003,(1):31-31
英国杜邦SA研制成一系列新型涤纶纤维,其中Dacronhexsa首次于今年初在法兰克福Heimtextil展览会上推出,主要用于割绒家具布和汽车内丝绒织物。这种长丝截面分布有六个通道,有独特弯曲挠性,可改善织物柔软度、回弹性、悬垂性和复盖性能,尤其适用于割绒织物,既耐用又美观,且可用一般涤纶丝加工方法处理。英国一家丝绒厂已用该涤纶丝制成织物,其弯曲模量为普通圆截面丝的三倍,因此织物手感特别柔软,而且割绒织物绒面丝不易倒伏,弹性优良,形成致密美观绒面。六通道涤纶纤维  相似文献   

19.
《毛纺科技》2021,49(2)
为开发具有暖感的化纤仿毛面料,选用DVKARE、WL-503SG 2种整理剂处理4种不同规格涤纶长丝仿毛织物,测定织物clo值,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整理工艺。测试优化工艺整理织物的悬垂性能、透气性能、表面摩擦因数、弯曲刚度、压缩比功,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整理对织物仿毛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VKARE整理剂优化工艺为30 g/L、160℃、120 s,WL-503SG整理剂优化工艺为50 g/L、180℃、120 s。经纱188.9 dtex阳离子涤纶复合网络丝/纬纱166.7 dtex/(144 f)涤纶低弹丝织物(经密510根/(10 cm)、纬密280根/(10 cm))经DVKARE整理后的暖感和仿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选用16.7 tex/288 f(150 D/288 f)的全消光涤纶DTY为面纱,8.3 tex/36 f(75 D/36 f)的全消光涤纶FDY和7.8 tex/39 f(70 D/39 f)的导电丝FDY为地纱,在经编机上编织全消光绒类织物,并对织物进行高温染色及吸湿排汗整理,制备抗静电仿棉全消光绒类织物。详细介绍原料、设备、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并对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电丝比例为3%、织造湿度为50%~70%、吸湿排汗助剂用量为5 g/L、定形温度为180~190℃,所制织物手感柔软蓬松、光泽柔和、不易褶皱变形、抗静电、吸湿排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